【雲溪山人遊記】福州三日(一):三坊七巷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23 08:57:53 熱度:15

導讀: 本圖文爲作者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文/圖:溫州旅遊體驗師鄭明曉,字愚之,號雲溪山人,喜歡山水與旅行,自雲“心與山俱寂,鳥與林同歡。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國慶、春節長假我一般是不出門旅...

本圖文爲作者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文/圖:溫州旅遊體驗師鄭明曉,字愚之,號雲溪山人,喜歡山水與旅行,自雲“心與山俱寂,鳥與林同歡。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國慶、春節長假我一般是不出門旅遊的,如一定要去,也要錯开時間,避开人群。中國人多假少,每到節假日,熱門景區更是人滿爲患,酒店住宿、飛機票價格暴漲,旅遊體驗不如人意,性價比差,不是我這么小氣的人所能接受的。

今年的春節有半個月多的假期,等法定假期結束,我還剩有四天的假,恰好內弟一家也去旅遊,兩家一合計,就去了福州。

選擇福州,一是出行方便,動車兩小時路程,二是福州三坊七巷,說白了,此行主要是奔着三坊七巷去的,至於其他,到了之後再說,我旅行一般隨心所欲,很少花心思做旅遊攻略之類的。

展开全文

從福州火車站下動車,坐四站地鐵到東街口,步行幾百米就到了三坊七巷。我們下榻吉庇巷如家酒店,吉庇巷是三坊七巷中的一巷。三坊七巷是指南後街兩側坊和巷,三坊是南後街左側從南自北的光祿、文儒、衣錦,七巷則是另一側的吉庇巷、宮巷、安民巷、黃巷、塔巷、郎官巷、楊橋巷,兩頭的吉庇巷、楊橋巷說是巷,其實已拓寬成街了,兩巷外一側拓寬,已不是名符其實的巷了,嚴格的說三坊七巷完整的只有三坊五巷了,這是三坊七巷的缺撼,不過話說回來,能保護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下榻酒店,稍作洗漱,喫了個午餐,便去逛街串巷了。

南後街長二裏,寬約12米,是三坊七巷的中軸线,舊時這裏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每逢年節,更是熱鬧。“上元燈市中元塔,車馬如潮湧後街",像元宵的燈市,中秋節的排塔,更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走在街上,“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帶草堂”“藏古堂”“醉經閣”“古香齋”“葉氏魚丸”“同利肉燕”、花燈等百年老字號,“星巴克”咖啡、酒吧等頂尖奢侈品等“新面孔”交替出現,特色小喫、工藝品店更是一家接着一家。

南後街、三坊、七巷,是先有七巷,而後才有南後街和三坊的。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三坊七巷的坊巷之名宋代時已定,於明清時形成今天建築格局,也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築。三坊七巷的民居布局結構與衆不同,其圍牆、門框雕飾、門面特色別具一格。

圍牆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馬鞍牆,牆體隨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翹角伸出宅外,牆頭和翹角多泥塑彩繪,獨具特色;門窗扇雕種類花樣繁多,有卡榫式圖案漏花,有純木雕式窗扇,也有兩者相間使用。在卡榫式漏花中,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動感,混合型變化多端。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題材有飛禽走獸,人物花卉,整個窗扇雕飾有對稱式有不對稱式。滌環板上是淺浮雕的花开富貴......這些用卡榫鬥拼或木材鏤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飾,制作精致,鑲嵌華美,工藝高超,令人嘆服。

建築門約有四種。一種是在前院牆正中,由石框構成,與牆同一平面的矩形師門,另一種則是兩側馬鞍牆延伸作飛起的牌堵,馬鞍牆夾着兩面坡的屋蓋形成大的門樓。

三坊七巷有古民居270座,159座列爲保護單位,其中楊橋巷林覺民故居,郎官巷嚴復故居,衣錦坊水榭戲台、歐陽氏民居,文儒坊陳氏民居,宮巷沈葆楨故居、二梅書屋、林聰彝(徐則徐三子)故居、劉冠雄故居,黃巷小黃樓、郭氏民居,南後街葉氏民居、安民巷鄢家花廳,光祿坊劉氏民居,塔巷王麒故居爲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此外知名古民居還有:吉庇巷上有狀元第、謝家祠;宮巷的劉齊故居,光祿巷人劉家民居,黃巷郭柏蔭故居,文儒坊陳氏民居、林則徐母家故居、蒙學堂(盧氏祠堂)。這些古民居,但凡是不买門票的,我們都進去看看。

楊橋巷林覺民、冰心故居免門票。林覺民故居原三進,現存兩進,爲林覺民祖上福州鳳池一支七房人家的聚居大宅。林覺民殉難後,林家被迫遷離,房屋廉價賣給冰心祖父謝鑾恩。冰心十一二歲時曾居此,因此這裏也是冰心的故居。關於故居,林覺民在《與妻書》寫道:“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爲吾與汝雙棲之所。”冰心在《我的故鄉》一文中回憶:“我們這所房子,有好幾個院子,但不像北方的“四合院”的院子,只是在一排或一進屋子的前面,有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每個“天井”裏都有一口井,這幾乎是福州房子的特點。這所房子,除了住人的以外,就是客室和書房。”故居入門即見林覺民塑像,林覺民夫婦居住小院有林覺民夫婦塑像,他們伉儷情深,但爲了拯救國家於危亡,林覺民毅然舍生取義,他的《與妻書》鼓勵着一代代的革命志士。陳意映在生下林覺民遺腹子後兩年,也隨丈夫而去了。

書生赴死不尋常,血灑他鄉別故鄉。

小院幽深春寂寞,黃花崗上月茫茫。

這是我寫的《林覺民故居傷懷》,林覺民夫婦愛情感天動地!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福州有十人,世稱“福建十傑”,他們都在“蒙學堂”學習,其中,林覺民和林尹民是族兄弟,蒙學堂是福建最早的一所新式學校,由近代民主革命家、報界先驅、教育家林白冰創立,林白冰也在黃花崗起義十五年後的1926年被北洋軍閥殺害。

林覺民生父林孝凱,從小過繼給叔叔林孝穎,是林徽因父親林長民的堂弟,林長民父親林孝恂是林覺民的伯父,林長民作過北洋政府的司法總長,五四運動前後任徐世昌總統顧問,反對親日外交,主張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籤字,揭露喪權辱國的外交政策,引發了“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後,林長民被推爲出席世界國聯總會中國首席代表,1925年參加反對張作霖的战爭,中流彈身亡,其三子林恆,放棄清華學業,考入中央航空學校第十期,並以第二名成績結業,1941年在對日空战中犧牲。林家可謂滿門忠烈!長女林徽因民國才女,著名建築學家、詩人作家,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

從三坊七巷有關系的名人,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四百多人,其中近代佔了很大一部分。這些名人大致分四類:第一類是在中國歷史進程有過重大貢獻和重大影響的,堪稱歷史名人,如民族英雄林則徐、黃花崗烈士林覺民,著名思想家、翻譯家、北大首任校長嚴復,明抗倭名將張經、船政大臣沈葆楨等。第二類是歷史上擔任過重要軍政官職的人物,如宋太宰余深、國子祭酒鄭穆、御史中丞陸蕴,明禮部侍郎薩琦、戶部尚書林津、應天府尹陳一元、巡撫梁章鉅,清台灣掛印總兵甘國寶,民國海軍總長劉冠雄、海軍總司令藍建樞、海軍部副部長陳季良等;第三類是名門望族,如住在宮巷的林則徐次子林聰彝、大女婿劉齊銜,住在黃巷的清道光進士、湖北巡撫郭柏蔭,五兄弟皆中舉,在福州傳爲佳話,世稱“五子登科”,开國中將郭化若爲其後裔。住在文儒坊的陳承裘世家更爲著名,六子皆中進士或舉人,其祖父陳若霖,其父陳景亮,其子陳寶琛爲末代帝師;第四類是著名的學者、詩人,如唐代學者黃璞,宋嘉定狀元鄭性之,著名詩人黃任、楊慶琛、張際亮、林昌彝,何振岱,《福建通志》總纂、“同光詩派”代表人物陳衍,當代建築學家詩人作家林徽因、當代著名女作家謝冰心,以及住在文儒坊中科院院士吳孟超等。

一些故居闢爲展館,如南後街的茉莉花茶文化館、三坊七巷美術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郎官巷的畲族館、蕳尚藝術館、林祥謙文化站、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文儒坊的中國商印展館、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吉疪巷謝家祠的坊巷講習所,這些地方走走看看,了解一些福州民俗文化,還是大有裨益的。

晚上的三坊七巷比白天更熱鬧,現在元宵將至,更是如此。南後街遊人如潮,花燈如晝,兩側街鋪的屋檐下、街上樹枝上掛滿了紅燈籠,龍燈活龍活現,已漸有元宵的喜慶味了。街上有人彈唱,遊人太多,我們常在流動人群中走散,感受與白天不一般的氛圍。白天开放的展館,晚上大都照舊开放。

相比於南後街,夜晚三坊七巷則稍顯得冷清,如果從南後街轉到小巷,則另有一番“夢裏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情景。

南後街三坊七巷,南後街我們白天、晚上各走一次,三坊七巷只選擇走了文儒坊、郎官巷、宮巷,因爲這幾處名人名氣最大。文儒坊口有鄉約碑,碑文:“坊牆之內,不得私行开門,並奉祀神佛、塔蓋遮蔽、寄頓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宮街,禁排列木料等。光緒辛巳年文儒坊公約。”字跡清晰,透露出當時這一帶井然有序坊巷管理。

晚飯後,去白馬河公園,夜色下,一路榕樹,白馬河兩岸,古榕尤多。

作者其他遊記:《雲溪山人遊記合集《永昌堡懷古》



標題:【雲溪山人遊記】福州三日(一):三坊七巷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251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