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如何映射在股市中?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3-06 16:52:28 熱度:12

導讀: 新質生產力的細分產業特徵梳理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科創企業是發展布局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因此股市中新質生產力板塊呈現出較爲鮮明的科創屬性。而股票池的具體構成又是以各战略新興產業爲...

新質生產力的細分產業特徵梳理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科創企業是發展布局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因此股市中新質生產力板塊呈現出較爲鮮明的科創屬性。而股票池的具體構成又是以各战略新興產業爲分類標准,因此不同战略新興產業往往因各自發展階段、稟賦優勢、產業布局方向等存在差異,使產業特徵有所分化。下面我們將具體來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布局企業衆多,研發支出強度顯著

A 股新質生產力板塊中共有312 家上市公司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數量較多,涉獵業務較爲廣泛。在當前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的技術和產業革命的背景下,以ChatGPT 爲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爲抓手,憑借AI 大模型良好的通用性和泛化性,產業整體研發意愿和創新效應更強,研發支出強度更爲顯著,其13-22 年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的中樞值(下同)爲7.4%,高於新質生產力整體情況(6.7%)。24 年2 月OpenAI 發布全新文生視頻模型Sora,同期蘋果正式發售首款頭戴式空間計算設備Vision Pro,可見伴隨AI 的進一步發展,近期信息技術產業新的技術突破不斷湧現。人工智能核心要素中,我國算力規模持續壯大,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22 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達178.5EFlops,較21 年增長72%,佔全球比重上升至40%。未來有望促使人工智能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依托雄厚產業基礎,有望逐漸成長。

A 股新質生產力板塊中共有173家上市公司布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目前在儀器儀表、金屬制品、機器人、醫療器械等領域多元化發展。源於其战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於一身的特殊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依托自身工業制造業的產業基礎稟賦優勢,往往具備較爲優質的固定資產裝備制造資源,相較於其他战略新興產業,其13年-23Q3固定資產周轉率中樞(下同)爲5.8次,高於布局新質生產力的整體水平(3.1次),可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或可以借助其先進制造資源的稟賦優勢,通過高效利用固定資產以進一步深化發展。當前各企業已在智能制造等領域佔據領先地位,根據前瞻經濟學人網的數據,22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規模爲4萬億,疊加國家領導層對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予以重點關注和支持,23年12月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重點強調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未來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政策的引導支持,有望使技術進一步趨於成熟。

展开全文

新材料產業:處於向中高端產品自主研發的過渡階段。

A股新質生產力板塊中共有173家上市公司布局新材料產業,在化學制品、金屬材料等領域穩步推進。但我國當前新材料產業仍存在基礎材料品質不高、關鍵战略材料保障不力、前沿新材料創新不足等問題,13-22年其研發支出佔營收比重的中樞值爲3.9%,同時2022年板塊內研發人員數量佔比的均值爲16%,相較其他產業研發創新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例如根據華經情報網,我國在高端專用芯片(5%)、制造及檢測設備(5%)、智能終端處理器(30%)等關鍵基礎材料領域國產化率仍較低,整體仍處於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升級的過渡階段,伴隨各地加快新材料產業集群的布局,未來相關布局企業有望迎來新的機遇。

生物產業:研究領域持續實現突破,加速邁入成長期。

A股新質生產力板塊中共有171家上市公司布局生物產業,在醫療器械、化學制藥、生物制品均衡布局。當前我國生物產業還處在技術推動產業發展的起步上升階段,未來生物產業在經濟佔比中有望持續擴大。從業績來看,生物產業正步入快速成長期,各生物企業底層核心技術加速產業化,13-23Q3生物產業ROE和歸母淨利潤增速的中樞值(下同)分別爲15.6%、27.7%,均高於其他战略新興產業。近期生物領域的研究成果已取得積極進展,23年11月首款CRISPR基因編輯療法於英國獲批上市,23年12月減肥藥GLP-1受體激動劑入選《Science》十大年度科技突破之一,24年2月馬斯克宣布首個植入Neuralink大腦芯片的人類患者或已完全康復。未來借助生物技術加速演進、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長的關鍵機遇,有望進一步推動生物產業成爲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相關產業:光伏、風電、新能車等領域已具備先發優勢。

A股新質生產力板塊中分別共有60家、99家上市公司布局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光伏設備、電網設備、電子元器件產業鏈上下遊等領域已大量布局。在電氣化和智能化時代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相關產業已逐漸形成領先優勢。一方面,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其發電量佔我國發電量的比重從11年的17%上升至22年的31%;另一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正揚帆出海走向世界,電動載人汽車出口金額23年累計同比增長73.4%。從收入增速上來看,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13-23Q3營收增速中樞值分別爲24%、22%,較其他战略新興產業更高。當前,我國新能源領域持續取得技術突破,23年11月中國科學院實驗室制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將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26.1%,未來伴隨相關政策扶持,疊加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相關新能源企業有望持續發展。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新技術發展和應用速度低於預期。

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標題:“新質生產力”如何映射在股市中?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316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