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80年!敦煌學研究邁向新高地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24 01:00:10 熱度:1

導讀: 敦煌文化延續近兩千年,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地處大漠戈壁中的敦煌研究院,管理着地跨1500余公裏的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3處世界文化遺產(點),成爲我國管理世界文化遺產最多、跨區...

敦煌文化延續近兩千年,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地處大漠戈壁中的敦煌研究院,管理着地跨1500余公裏的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3處世界文化遺產(點),成爲我國管理世界文化遺產最多、跨區域範圍最廣的文博機構。

23日,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活動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行。新老學者齊聚一堂,共憶該院在抗战烽火中誕生、在新中國建設中成長、在改革开放進程中壯大、在新徵程中騰飛的發展歷程,共同探討加強敦煌學研究,努力把研究院建設成爲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範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

這是2023年4月25日拍攝的甘肅敦煌莫高窟窟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敦煌爲何價值獨具?

公元4世紀至14世紀,莫高窟營建不絕。史書古籍可能散佚,但莫高窟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卻是千年歷史的真實反映。這裏集建築藝術、彩塑藝術、壁畫藝術、佛教文化於一身,歷史底蕴雄渾厚重,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藝術形象美輪美奐。

更重要的是,敦煌作爲中國通向西域的重要門戶,古代中國文明同來自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想、宗教、藝術、文化在這裏匯聚交融。

以史爲鑑,更能感受到文化隨國運起伏。

漢王朝經營西域,“鑿空”絲路,大國夢起,“敦煌郡”便設於此時。隋唐盛世,敦煌成爲“絲路咽喉”,商賈雲集、文化繁盛。明清時期,家國飄搖,莫高窟近400年無人管理、任憑損毀。

此後,敦煌文物事業又何以快速發展?

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說,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一批仁人志士來到大漠、初創基業。1950年,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下,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甘肅省將敦煌文物研究所擴建爲敦煌研究院。進入21世紀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敦煌文化遺產事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展开全文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對莫高窟部分洞窟進行加固施工(1964年7月8日攝)。(敦煌研究院供圖)

目前,在壁畫彩塑保護、巖體加固、夯土建築保護等文物保護領域,敦煌研究院的理念技術已處於全國最高、全球領先水平。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遺書研究、古代少數民族研究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敦煌學是當今一門國際性顯學,世界上許多國家如英國、法國等國不少學者都在從事敦煌學研究。研究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不僅开展多種形式的國際性展陳活動和文化交流對話,努力掌握敦煌學研究的話語權。而且借助新技術,讓敦煌文化走進千家萬戶、世界各地,僅“雲遊敦煌”小程序的累計訪問量就超10億人次,訪客覆蓋120個國家和地區。

經過80載不懈奮鬥,敦煌研究院已成爲全球最大的敦煌學研究實體、在國內外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遺址博物館,也是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台的依托單位。

這是2023年5月31日拍攝的煙雨籠罩下的麥積山石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面對國家重視,一代代莫高窟人扎根大漠、潛心治學,沒有辜負重托。

住土屋土炕、用土桌土凳、爬“蜈蚣梯”進入洞窟、靠鏡面折射借光臨摹壁畫……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回憶起1962年初到敦煌的情景。“我觀察到,前輩們安靜樂觀地工作,沒有一人愁眉苦臉。我很不理解,但又欽佩之至。前輩雖身居大漠,但志存高遠,因此板凳能坐十年冷,這是一種以艱苦求卓絕的精神。”

樊錦詩表示,敦煌文物保護和敦煌學研究博大精深,需要畢生精力才能見成效、出成果。

除了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3處世界文化遺產(點),敦煌研究院還管理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千佛洞、榆林窟、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弘揚、管理等方面的“敦煌經驗”經復制推廣,正在讓絲路沿线更多文化遺產受益。

納入敦煌研究院管理後,麥積山石窟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展。如出版了《麥積山石窟內容總錄》等成果、加快了文物數字化步伐。

“潛心爲國護寶,我們永遠在路上。”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所長李天銘說。

敦煌文化屬於中國,但敦煌學是屬於世界的。展望未來,敦煌研究院繼續向着敦煌學研究的高地邁進。(記者張玉潔、何問)



標題:新華鮮報|80年!敦煌學研究邁向新高地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961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