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消金甩賣百億不良資產,“吸金王”變“虧損王”,發債85億“補血”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20 16:53:17 熱度:1

導讀: 文 丨 費冬 出品丨鰲頭財經 曾經的行業頭部企業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消金”)出現了首次虧損。 今年上半年,中銀消金實現的淨利潤爲-3.06億元,同比下降208.51%。這是公司公开經...

文 丨 費冬

出品丨鰲頭財經

曾經的行業頭部企業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消金”)出現了首次虧損。

今年上半年,中銀消金實現的淨利潤爲-3.06億元,同比下降208.51%。這是公司公开經營數據以來的首次中期虧損。

截至目前,已有20家消費金融公司披露了經營業績,中銀消金是唯一虧損的公司。

爲何是中銀消金“唯一虧損”?

銀登網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9月5日,年初以來,中銀消金轉讓60期個人不良貸款(個人消費貸)本息合計高達100.46億元。

自身“造血”能力不佳,中銀消金頻頻“補血”。年內,公司已發行85億金融債券。

“吸金王”淪落成“虧損王”

“老四家”之一的中銀消金經營業績淪陷。

根據公开披露的信息,今年上半年,中銀消金實現營業收入35.81億元,同比下降3.84%、淨利潤爲-3.06億元,同比下降208.51%。

目前,31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已有20家公司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中銀消金是唯一一家虧損的公司。

與自身相比,今年上半年,中銀消金的經營業績也可以稱得上是不合格的。

從中期業績來看,2016年至2023年同期,公司持續盈利。2016年、2017年中期的淨利潤分別爲2.21億元、6.45億元。

展开全文

2020年至2023年,公司盡管受到外界影響,但仍然保持了盈利。2023年上半年,中銀消金實現營業收入37.24億元,同比增長18.62%;淨利潤爲2.82億元,同比增長107.73%。而2020年上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爲1.01億元、5.32億元、1.36億元,均爲正數。

天眼查app顯示,中銀消金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中國第三家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由中國銀行、百聯集團、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公司(簡稱“陸金發”)共同發起設立,初始注冊資本5億元,中國銀行出資比例爲51%。2015年,中銀消金引入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北京紅杉盛遠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股東,公司注冊資本增至8.89億元。2019年,中國銀行、百聯集團、陸金發以及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對中銀消金增資,注冊資本變爲15.14億元。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直接持股比例42.80%,並通過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間接持股13.23%,爲中銀消金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中銀消金曾一度被稱爲“吸金王”。

2015年,中銀消金實現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10.11億元、2億元,同比增長193.16%、121%,2016年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23.51億元、5.37億元,同比增長132.69%、168.02%。到2017年,營收淨利繼續高速增長,分別爲40.05億元、13.75億元,同比增長70.65%、157.75%。

營收淨利連續3年高歌猛進式增長,中銀消金成爲當之無愧的“吸金王”。2017年,中銀消金的淨利潤明顯高於捷信的10.21億元,穩居行業第一。

然而,2018年,中銀消金掉頭向下。當年的營業收入雖然增長至50.59億元,但淨利潤卻下降至5.59億元,同比降幅達59.32%。當年,捷信淨利潤13.96億元。

隨後的2019年至2023年,中銀消金的淨利潤分別爲6.59億元、4.62億元、8.53億元、6.32億元、5.37億元,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淪落成行業“虧損王”。

逾七成營收被不良吞噬

中銀消金的淨利潤淪落,與信貸資產質量直接相關。

中銀消金的營業收入保持了增長趨勢。2020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43.10億元、53.45億元、67.58億元、78.56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爲-0.12%、24.03%、26.42%、16.26%。

營業收入呈增長趨勢,爲何淨利潤與之背道而馳?核心因素就是資產減值。2020年至2023年,中銀消金的資產減值損失(包括信用減值損失)分別爲28.86億元、31.92億元、48.76億元、59.29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爲66.96%、59.72%、72.15%、75.47%。

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的資產減值損失超過營業收入的70%,這意味着公司超過七成的營業收入被不良吞噬。

中銀消金的不良貸款率(簡稱“不良率”)在攀升。

2013年至2015年,中銀消金的不良率分別爲1.48%、1.59%、2.51%;2016年至2018年,不良率分別爲3.06%、2.82%、3.15%。2019年、2020年,公司沒有披露不良率,2021年至2023年,其不良率分別爲2.94%、2.80%、3.47%。2023年,不良率創出新高。

2023年末,公司不良貸款余額爲24.95億元,較2022年末增加7.67億元,增幅爲25.29%。

中銀消金加大不良貸款核銷、清收處置力度,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別核銷不良貸款26.07億元、54.94億元、58.62億元。

2022年底,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以下簡稱“銀登中心”)發布通知,將持牌消金公司納入爲第二批試點業務機構範疇。

這給消金公司處置不良資產打开了一條通道。過去一年,已有捷信、中銀消金等消金公司對外掛牌轉讓不良資產,11家消金公司共發起了18個不良資產轉讓項目,涉及債權金額共計約214.68億元。

根據銀登網披露的信息,截至9月5日,中銀消金共計推出了60期個人不良資產(個人消費貸款)轉讓項目。鰲頭財經統計發現,債權本息合計達100.46億元。

近期,中銀消金沒有披露有關不良資產轉讓的相關情況。

今年2月,中銀消金第九期不良資產轉讓公告顯示,債權本息約1.191億元,轉讓競拍的起始價爲1115萬元,僅佔債權本息的5.85%。第五期不良資產債權本息爲2.78億元,轉讓競拍價起始價1140萬元,僅約佔債權本息的4.10%。

密集“補血”緩解資本壓力

“造血”能力持續減弱的中銀消金,資本壓力加大。

聯合資信評估公司發布信用評級報告認爲,隨着中銀消金業務規模持續擴張,公司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但目前仍保持充足水平。公司盈利水平有所下降,資本內生作用有限,考慮到信貸業務的持續發展,未來或面臨一定資本補充壓力。

近年來,中銀消金主要通過利潤留存的方式補充資本。2021年至2023年,公司未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由於公司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利潤留存對資本的補充作用有限。

信用評級報告認爲,2021年至2023年,中銀消金貸款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推動風險加權資產規模逐年上升,風險資產系數亦有所上升。信貸資產的較快增長對公司資本的消耗較爲明顯,資本充足水平持續下降,但得益於之前年度的增資擴股,資本尚保持充足水平。未來,隨着業務持續發展,公司將面臨資本補充壓力,需關注業務較快發展下的資本消耗與補充情況。

中銀消金的資金“安全墊”在逐年變薄。2021年至2023年,中銀消金的撥備覆蓋率由321.27%下降至231%,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5.34%、13.68%、12.24%,逐年下降。

近4個月,中銀消金密集發債“補血”。

9月12日,中債信息網披露中銀消金2024年金融債券(第五期)發行結果,實際發行總額20億元,票面利率2.19%,期限爲3年。

今年5月14日以來,中銀消金連續完成五期金融債券發行,發行總額已達到85億元。

在募資“補血”的同時,除了轉讓不良資產,中銀消金還加大催收力度,公司也因此投訴激增。

黑貓投訴平台顯示,截至9月14日,中銀消金旗下的信用消費貸款“新易貸”累計投訴3059件,抵押消費貸款“樂享貸”也有大量投訴,投訴原因主要涉及暴力催收、高額利息等。

中銀消金還陷入大量訴訟中。有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中銀消金作爲原告的訴訟案件數量分別爲9622件、15912件、11344件、14928件。

針對大量訴訟,今年8月,中銀消金曾回應媒體稱,有別於互聯網基因金融公司的线上產品,中銀消金的產品线豐富,覆蓋了抵押消費貸款、信用消費貸款等。抵押消費貸款是公司特有的產品類型,不良資產由於有抵押物的存在,需要通過法律訴訟方式對其進行處置,通過司法訴訟執行也是該公司貸後重要的管理手段。隨着公司業務體量增長,訴訟總量也因此相應會有所提升。

但是,通過訴訟能否追回貸款,屬於未知數。

背靠中國銀行的中銀消金,平衡好風險與聚焦發展,是一個必須做好的必答題,公司將如何應答?



標題:中銀消金甩賣百億不良資產,“吸金王”變“虧損王”,發債85億“補血”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89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