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开放區域 公衆預約可進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06 08:54:12 熱度:2

導讀: 7月10日,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傳統制茶古村落——曹墩村。星村鎮坐落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核心保護區,自古就是茶葉重鎮。新華社發(陳穎 攝) 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大實...

7月10日,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傳統制茶古村落——曹墩村。星村鎮坐落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核心保護區,自古就是茶葉重鎮。新華社發(陳穎 攝)

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大實踐,也是我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战略的重要抓手。我國首批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設立以來,保護格局、保護水平、保護能力等方面進展明顯,成效顯著。9月5日,國家林草局召开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關注1

《國家公園法(草案)》近期將一審

國家林草局保護地司司長張利明表示,國家公園從試點探索到正式設立、全面發展,已取得了明顯階段性成效和重要進展。

去年,中國科學院等單位50余位專家對國家公園建設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表明,國家公園建設成效顯著。國家公園旗艦物種數量持續增長,其中,藏羚羊增長至7萬多頭,雪豹恢復到1200多只,東北虎、東北豹數量分別從試點之初的27只、42只增長到70只、80只左右,海南長臂猿野外種群數量從40年前的僅存2群不到10只增長到7群42只。

國家公園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也穩步提升。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實現整體保護,保護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連通了13個大熊貓局域種群生態廊道。

在改善民生方面,近5萬社區居民被聘爲生態管護員,年均獲得工資性收入1萬元至2萬元。並實施了野生動物損害全域保險、生態搬遷、入口社區和示範村屯建設、黃牛集中養殖等一批民生項目。

2021年10月12日,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首批5個國家公園。三年來,這些國家公園取得了明顯的保護成效,生態成果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公衆。

另據張利明透露,7月31日,國務院第38次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國家公園法(草案)》,正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近期將進行一審。

展开全文

關注2

正在开展新的國家植物園符合性認定評估等工作

2021年12月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2022年5月廣州設立華南國家植物園。據國家林草局動植物司司長王維勝介紹,目前,國家植物園遷地保育活體植物1.75萬種,華南國家植物園遷地保育活體植物1.22萬種,兩個國家植物園植物遷地保護能力大幅提升。

我國是野生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高等植物就達3.8萬余種,其中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達4000余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約1200種。

王維勝告訴記者,自揭牌以來,國家植物園新增收集活植物3624號,250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10種,珍稀瀕危植物65種。華南國家植物園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號,244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0種,珍稀瀕危物種359種。

此外,兩個國家植物園還推動實施了望天樹、東京龍腦香、紅花報春苣苔、滇西槽舌蘭等16種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野外回歸。

兩個國家植物園的社會關注度也有明顯提升。相關數據表明,國家植物園2023年遊客量爲380萬人次,相比掛牌前增長10%;華南國家植物園2023年遊客量爲242萬人次,相比掛牌前增長46%。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林草局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在开展新的國家植物園符合性認定評估、設立方案論證等工作,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穩妥有序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

■追問

首批設立的國家公園遊客能不能進?

實現全民共享是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的目標之一,公衆很關心,首批設立的國家公園遊客能不能進?對此,國家公園中心副主任安麗丹表示,我國國家公園實行分區管控,核心保護區嚴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區適宜的區域,可以合理規劃科普教育、遊憩、生態體驗等活動,遊客可以進入相關區域體驗感受。

目前,5個國家公園都根據自身獨特的自然和文化稟賦,向公衆开放了豐富的线路和區域,公衆可以通過個人預約等方式進入。

比如,武夷山國家公園有碧水丹山等自然景觀,也有朱熹故裏、閩越文化等人文資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置了10條生態遊憩精品线路和科普廊道,五指山、吊羅山、黎母山等都是知名目的地。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規劃了廣元唐家河園區、雅安喇叭河園區、眉山瓦屋山園區3條遊憩线路以及11處成熟的遊憩區域,大熊貓國家公園內羚牛等野生動物的遇見率也很高。

“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護、全社會共同參與,是國家公園建設管理的重要基礎。”安麗丹說,希望把國家公園的保護價值和理念傳遞給每位社會公衆,形成共識,這樣推動國家公園工作才能成功。

虎豹數量增加後,人獸衝突矛盾如何解決?

在我國首批設立的五個國家公園中,只有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是以虎豹等頂級捕食者爲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公園。虎豹數量增加,面對人獸衝突矛盾該怎么辦?發布會上,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段兆剛解答了這一問題。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劃定的園區是我國東北虎、東北豹種群數量最多、活動最頻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區域,也是重要的野生動植物分布區和北半球溫帶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段兆剛介紹,目前穩定生活在公園內的野生東北虎豹數量已經從試點前的27只和42只,分別增長到70只和80只左右,虎豹的主要獵物——野豬、狍、梅花鹿的種群數量也都增長了1倍以上。

不過,他也提到,隨着虎豹等野生動物數量的不斷增多,人獸衝突的矛盾和風險也確實在增加。“過去數十年難得一見的野生虎豹,現在經常光顧道路和村屯,野豬、狍子、梅花鹿等也經常啃食莊稼和幼苗幼樹,像山野菜採摘、種養殖等生產經營活動,也因爲村民擔心人身安全受到一定影響。”

緩解人獸衝突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要求。公園建設了人虎衝突預警體系。依托“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優化紅外相機布局,實行24小時預警預報,實時發布虎豹預警信息,有效提升了主動預警能力。

另外,开展人虎衝突系統建設試點,建立網格化包保責任體系,構建紅外探測、振動光纖、無人機驅離三道屏障,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聯動,虎豹靠近村屯立即報警,監測員、村主任、巡護隊同步信息群,做到快速響應,保證虎豹等猛獸入侵早發現、早預警、早驅離。

同時,开展物理圍欄防範工程試點。在16個虎豹經常出沒的核心區重點村屯、林場場部建設物理圍欄,把居民生產生活區基本包圍在裏面,用最直接的方式,守住群衆生命安全。目前已完成11個村屯和場部的建設任務。

“我們還實施了虎豹等野生動物損害補償。從2020年起开始實施,2022年引入保險機制,2023年又擴大了損害補償範圍,現在是公園內,包括‘天窗’區域內由野生動物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吉林和黑龍江兩省全域由野生虎豹造成的人身傷害,生態管護員在工作期間受到的意外傷害,野豬等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的農作物損失全部納入理賠範圍,並擴大農作物理賠種類,充分保障原住民和職工人身財產合法權益,兜住安全底线。”段兆剛說。

此外,當地還推行了生態管護員“一戶一崗”政策。一方面引導原住居民參與保護巡護工作並在保護中受益,另一方面補償原住民因保護虎豹而受到的經濟影響或者潛在的經濟影響。

段兆剛表示,上述主要措施在內的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有效降低了人獸衝突矛盾與風險,使他們基本管住了虎,也保護了人,初步實現“虎豹歸山、人虎兩安”的目標。



標題:國家公園开放區域 公衆預約可進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595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