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开始賺錢了:多家藥企上半年扭虧爲盈,怎么實現的?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8-31 16:51:09 熱度:7

導讀: 2024年半年報接近尾聲,A股和港股醫藥健康企業也相繼公布上半年業績。 8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百利天恆(688506)、科興制藥(688136)、神州細胞(688520)等A股創新藥企,...

2024年半年報接近尾聲,A股和港股醫藥健康企業也相繼公布上半年業績。

8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百利天恆(688506)、科興制藥(688136)、神州細胞(688520)等A股創新藥企,以及科倫博泰生物(6990.HK)、和譽醫藥(2256.HK)、亞盛醫藥(6855.HK)、歸創通橋(2190.HK)、東曜藥業(1875.HK)、基石藥業(2616.HK)等港股生物科技公司(18A)公司較去年同期實現扭虧,其中不乏是首次實現盈利,無疑向行業傳遞了極大的信心。

各家企業的盈利方式有所不同,其中BD(業務發展)交易成爲多家創新藥企盈利的重要推動力量,如百利天恆上半年淨利潤46.66億,主要是收到海外合作夥伴百時美施貴寶(BMS)8億美元不可撤銷、不可抵扣的首付款。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靠BD款項實現收入的增長以及盈利更像是“輸血”,一家創新藥企想要真正持續穩健發展,更需要增強“造血”能力。

多家創新藥企靠BD交易實現扭虧

近幾年,國內生物科技公司與國外藥企的跨境BD交易不斷,據行業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跨境BD數量超40個。對於本土創新藥企而言,通過BD交易賣出在研管线的部分或全部權益,實現了“借船出海”。通常來說,一項BD交易的金額分爲首付款和裏程碑付款,隨着交易推進,交易款項不斷兌現,作爲賣方的創新藥企也有望扭虧上岸。

8月21日,亞盛醫藥公布2024年中期業績,上半年收入8.24億元,同比增長477%,淨利潤達1.63億元,首次扭虧爲盈。亞盛醫藥已經有產品銷售收入,但此次的亮眼業績主要依賴於對外合作授權收入。

今年6月,亞盛醫藥宣布與武田籤署獨家選擇權協議,授予武田獨家選擇權以就耐立克(奧雷巴替尼)籤署獨家許可協議。根據協議,亞盛醫藥可收取1億美元的選擇權付款,並將有資格獲得最高約12億美元的選擇權行使費和額外的潛在裏程碑付款,以及年銷售額兩位數百分比的銷售分成。7月4日,亞盛宣布,已收到選擇權付款1億美元。

類似的還有基石藥業,根據該公司8月23日公布的財報,上半年基石藥業收入2.542億元,淨利潤近1600萬,首次實現盈利。基石藥業在財報中提到,截至2024年6月底,收入包括藥品銷售(阿伐替尼及普拉替尼)1.183億元、授權費收入1.226億元及舒格利單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330萬元,授權費收入增加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藥品銷售收入減少的收入。

展开全文

公开信息來看,基石藥業已達成多項對外合作,如今年5月,基石藥業已與歐洲醫藥公司Ewopharma達成商業化战略合作, Ewopharma將取得舒格利單抗在瑞士和18個中東歐國家的商業化權利。基石藥業將最高獲得5130萬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後續注冊及銷售裏程碑付款。此外,今年7月,基石藥業還將泰吉華在中國大陸的獨家推廣權授予恆瑞醫藥,基石藥業獲得3500萬元的首付款。

東吳證券研報認爲,資本市場對創新藥還是非常熱衷,但對創新藥的確定性要求極高。隨着近年資本市場的寒冬到來,創新藥是否具有造血能力是資產市場選擇股票的主要標准之一,部分創新藥公司通過產品商業獲批及產品全球權益對海外MNC(跨國藥企)的轉讓,這些公司實現盈利。從2024年中報看,艾力斯、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及和黃醫藥等通過產品在國內或美國上市銷售放量實現逐步扭虧,科倫博泰、亞盛醫藥、百利天恆等通過BD實現盈利。

“BD交易在較短時間內爲創新藥企提供了業績支持,但並不足以成爲創新藥企發展的長期動能。”一位不愿具名的創新藥企人士向記者表示,新藥研發風險大、周期長,這也決定了相關BD交易存在不確定性,“退貨”的情況時有發生。除了不必退還的首付款,更高金額的裏程碑款項想要成爲確認收入,仍有較大變數。一家創新藥企想要實現長期發展,必須更多靠自身的造血能力,這包括企業的運營能力,以及創新藥的研發和商業化能力。

產品收入成創新藥企發展持續動力

事實上,在2024年之前,已經有國內創新藥企靠BD交易實現盈利。以康方生物(9926.HK)爲例,該企業在2023年上半年就首次實現盈利,主要依賴於依沃西海外權益許可5億美元首付款到账,29.2億元確認爲期內許可費收入。

從最新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來看,少了大額許可收入,其整體業績表現同比下滑,但值得關注的是,其產品收入增長顯著,未來增長可期。具體來看,康方生物上半年創新產品收入9.4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第一個全球首創新藥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在僅獲批一個2/3L宮頸癌小適應證的背景下實現產品銷售約7.1億元,同比增長16.5%;今年5月獲批上市的公司第二個全球首創新藥依沃西產品收入1.03億。

上述藥企人士認爲,在BD交易兌現的同時,創新成果持續兌現,才能支撐業績的持續增長。當前的市場環境的復雜及多變,相關企業還應該堅持高效的研發效率,更好平衡中長期的發展。

從2024年上半年業績來看,無論是科創板還是港股,已經有創新藥企靠頗具競爭力的明星單品實現業績的向好增長。

國內創新藥企艾力斯在2022年就已實現扭虧,最新的半年報顯示,營業總收入15.76億元,同比增長110.57%;歸母淨利潤6.56億元,同比增長214.82%。艾力斯的業績增長主要靠明星產品,即其自主研發的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2023年全年,伏美替尼銷售金額超過20億元;2024年上半年,伏美替尼在2023年的高基數之上繼續增長,半年銷售金額即突破15億元。

港股創新藥企雲頂新耀(1952.HK)尚未實現盈利,但2024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得益於多款商業化產品的市場表現,公司收入達到3.02億元,並實現公司歷史上的首次商業化層面盈利,這一成果背後同樣是靠明星產品的支撐。具體來看,腎科產品組合中的主打藥物耐賦康於2024年5月在中國大陸商業化上市开出首張處方,並且在上市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銷售收入1.673億元。此外,全球首個氟環素類抗菌藥物依嘉上半年收入達到1.342億元,自2023年7月商業化以來收入2.33億元。



標題:創新藥开始賺錢了:多家藥企上半年扭虧爲盈,怎么實現的?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480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