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54家IPO終止!有的排隊三年終“告別”,這類企業“撤單”多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3-02 16:50:33 熱度:24

導讀: 轉自券商中國 开年大撤退。 2月29日,創業板IPO企業華菱電子撤回上市申報材料,至此,2024年1—2月IPO終止家數已達54家,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 滬深北三地交易所的IPO終止家數大體一致...

轉自券商中國

开年大撤退。

2月29日,創業板IPO企業華菱電子撤回上市申報材料,至此,2024年1—2月IPO終止家數已達54家,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

滬深北三地交易所的IPO終止家數大體一致。其中北交所多達18家企業“撤單”,數量之多,已較去年同期翻倍,體現出北交所IPO嚴監管態勢。

隨着IPO整體市場審核持續收緊,以及逆周期調節仍在進行當中,券商中國記者從多家券商投行人士了解到,今年年初以來已審慎評估在審的IPO項目,“我們和同行一樣會對在審項目進行取舍,發行人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的,或是發行條件不符合當前監管要求的,陸續會撤下來。”華北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9家未答首輪問詢即終止

今年开年以來,多家IPO企業選擇終止上市路。根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包括注冊環節終止、因上市委否決而終止在內的,2024年1—2月A股市場共有54家IPO企業“折戟”,相比去年同期的47家增長近15%。

其中,滬市有19家,同比增長72.73%。深市終止情形有所減少,开年共有17家,同比減少近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有18家,終止家數與滬深兩市基本一致,增長高達125%。自去年下半年進一步深化改革後,北交所成爲不少IPO企業的期待,如今其高企的終止家數是否會成爲長期趨勢,值得持續關注。

談及开年終止家數增加的原因,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有很多,有的因爲去年內外經濟環境變化,發行人業績大幅波動,盈利能力可能不具有持續性;有的因行業政策或監管環境變化;有的存在訴訟糾紛或行政處罰等。

從排隊時間來看,上述終止的54家IPO企業中,創業板IPO企業菲鵬生物排隊時間最久,超過1100天。該公司早在2020年12月申報受理,2022年3月才上會並獲得通過,但“提交注冊”後遲遲未有進展,兩年後才有了結果,成爲2024年首家終止注冊的IPO企業。排隊審核同樣逾千日的還有創業板IPO企業博菱電器,該公司在2021年4月申報受理,次年11月上會並獲得通過,但在今年2月依然撤材料。

展开全文

排隊時間較短的爲滬市主板IPO企業和特能源,該公司申報材料在去年9月底獲得受理,然而不到6個月就“撤單”。

從審核進展來看,上述終止的IPO企業中,多數是在被交易所進行問詢後才撤材料。部分企業在終止前一度被問詢3輪。

記者亦注意到,有4家滬市主板IPO企業自受理後未推進實質性進展就終止了。四家企業分別爲毛戈平化妝品、亳州藥都農商行、劍牌農化、認養一頭牛。上述企業均爲核准制時代申報的IPO,隨着2023年年初全面注冊制實施落地後於2—3月期間平移至交易所審核。一年後,這四家企業未有任何實質性進展就終止了。

有9家IPO企業盡管被交易所進行首輪問詢,但尚未披露任何答復文件,就撤回申報材料。

另有2家IPO企業在過會後撤材料,除了前述博菱電器外,還有北交所的IPO企業聚合科技。上市路因此戛然而止。

終止企業面面觀

54家終止的IPO企業有哪些共性,亦是市場關注的話題。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從行業分類來看,今年1—2月54家終止IPO企業來自18個行業。

其中,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爲主,共有11家IPO企業“撤單”。不過,該行業歷年來是申報IPO的大熱門領域,相應地終止家數有所增加。

排名第二的是“專用設備制造業”,共有8家IPO企業終止。而“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及“醫藥制造業”緊跟其後,分別有6家IPO企業撤材料。

涉及“衣食住行”的消費類IPO企業的終止潮仍在延續。據悉,去年下半年以來,消費類IPO終止家數已超過30家。而在今年“撤單”的企業中,比如前述“認養一頭牛”就來自食品制造業;毛戈平化妝品雖行業爲“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但其主業爲彩妝、護膚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

在業績方面,終止企業的利潤規模分化較大。滬市主板及深市主板的終止企業中,多數淨利潤規模超過億元。北交所的部分終止企業淨利潤規模相對較小,有9家2022年淨利潤低於5000萬。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有兩家“撤單”的IPO企業,其淨利潤爲負值,計劃採用第五套上市標准上市,分別爲捍宇醫療和愛科百發。

據悉,“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准”因允許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擁有原創引領技術,但處於研發階段尚未形成收入的企業上市,而在過去一年備受爭議。這套上市標准在當年出台後,被認爲可以覆蓋創新藥企或是支持醫療器械“硬科技”企業,主要因爲這類企業在研發階段難以形成穩定的盈利能力。

不過,由於虧損企業上市引發A股投資者熱議,IPO企業若使用該套上市標准將會面臨更慎重的審核。數據顯示,2023年以科創板第五套標准成功在A股上市的只有智翔金泰一家。

涉27家保薦機構

隨着注冊制實施,監管層加大對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壓實“看門人”責任。監管層將“IPO撤否情況”納入對保薦機構的考核。

從今年1—2月54家IPO終止企業的保薦機構分布情況來看,共涉及27家保薦機構。

其中,頭部券商終止數量較多。數據顯示,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分別有7家IPO企業終止。中金公司有5家;民生證券有4家。此外,華泰聯合證券、开源證券各有3家IPO終止。

北京一家中小型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當前不少保薦機構審慎評估在審的IPO項目,會進行取舍,判斷哪些項目在當前監管環境下不適合上市,“我們也會這樣評估。”

一名資深的投行人士談道,撤回的項目並非都因爲財務造假問題,可能上市定位未能說服監管;還有的是業績風險。

近期,證監會表態稱,將堅持以投資者爲本,從嚴審核擬上市企業,對違法違規、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爲嚴懲不貸,用監管的威懾力讓企業不敢“帶病闖關”,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在發行上市監管工作中,持續加強全鏈條把關,嚴審重罰財務造假、欺詐發行。將大幅提高擬上市企業現場檢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回應投資者的關切。

責編:彭勃

校對:祝甜婷



標題:2個月54家IPO終止!有的排隊三年終“告別”,這類企業“撤單”多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23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