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不买了!太美科技轉战港股募資,員工人數已減少近三分之一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2-01 00:50:38 熱度:116

導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財經記者 王健文 折戟科創板的太美科技,選擇繼續轉战港交所。 1月29日,太美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爲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 早在2022年末,太美科技就曾計劃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財經記者 王健文

折戟科創板的太美科技,選擇繼續轉战港交所。

1月29日,太美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爲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

早在2022年末,太美科技就曾計劃登陸科創板。但因未主要依靠核心技術开展生產經營,以及信批不充分等原因未能成功過會。而今,再度衝擊資本市場的太美科技,仍面臨着持續高額虧損、營收增長降速、毛利率下滑等一系列問題。

A股折戟,轉战港股

太美醫療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生命科學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爲醫藥企業/申辦方、醫院/臨牀研究機構、第三方服務商等用戶提供電子數據採集系統、醫學影像閱片系統、藥物警戒系統等SaaS產品,並提供並基於數字化技術優勢提供了IRC獨立影像評估服務、SMO管理服務、藥物警戒數據服務等專業服務和臨牀運營服務。

太美科技的創始人爲趙璐,2000年,趙璐畢業於吉林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沈陽藥科大學制藥系聯合培養的生物(技術)制藥專業,此後先後於上海醫藥集團旗下的上海信誼藥業以及先靈葆雅公司從事技術員、產品經理等工作。

在創立太美科技之前的2008年,趙璐還創立了捷信醫藥,主營腫瘤、肝炎、腎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醫療咨詢及技術產品服務。2015年,捷信醫藥掛牌新三板。

借助“互聯網+醫療”的東風,自太美科技成立以來,就受到了一級市場的持續熱捧。2015年至2020年,太美科技先後收獲了8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經緯創投、軟銀中國、常春藤資本、騰訊投資、高瓴創投、雲鋒基金等知名機構。招股書顯示,通過上述融資,太美科技累計獲得融資超20億元。

在2020年獲得了10.70億元的F輪融資後,太美科技的估值已經超過了80億元。此後,公司开始籌劃登陸資本市場。2021年底,太美科技遞表科創板。

遞交招股書後,上交所先後對太美科技進行了三輪問詢,主要關注了4個重點方向,一是太美科技業務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二是持續大額虧損的原因及對公司持續經營的影響,以及相關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的充分性;三是公司收購軟素科技的定價公允性、商譽減值計提的充分性等;四是審核過程中公司取消了表決權差異安排並變更上市標准的原因等問題。

展开全文

最終,太美科技未能成功過會。上交所公告顯示,發審委對公司主要存在兩點疑慮,一是公司未主要依靠核心技術开展生產經營,二是未充分披露有利於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重要信息。

在A股上市折戟後不到一年,太美科技再度遞表港交所。

就太美科技核心技術用於生產經營的情況等問題,藍鯨財經也致電了太美科技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應。

未來盈利能力仍存疑

太美科技何時能夠實現盈利曾是監管方關注的重點。

2019年至2021年,太美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93億元、3.14億元、4.66億元,淨虧損分別爲3.62億元、4.99億元、4.79億元,三年累計淨虧損超過13億元且虧損額整體持續走高。

也因此,在上交所的首輪問詢函中,就曾要求太美科技說明達到盈虧平衡的基礎條件和經營環境,以及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對於這一問題,太美科技卻先後給出了兩次不同的回復。2022年3月,在首次回復上交所問詢時,太美科技表示,公司扭虧爲盈的預期時間節點在2025年前後。但2023年3月,公司對首輪問詢回復函進行了修正,稱若公司收入規模增長至15億元以上、毛利率維持在40%以上、期間費用率降至40%以下時,將能夠實現扭虧爲盈。

從太美科技最新披露的業績表現上來看,想要達到這一目標並不容易。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下稱“報告期”),太美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爲4.66億元、5.49億元、4.10億元;淨虧損分別爲4.80億元、4.22億元、2.69億元。

整體來看,太美星環的營收增速持續下滑,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爲48.53%、17.81%、6.98%。從虧損額上看,雖然2022年企業虧損額有所收窄,但2023年前三季度,企業的虧損額較2022年同期擴大了5.00%。

太美科技持續高額虧損,與公司期間費用及研發投入較高相關。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太美科技的行政开支、銷售开支及研發开支之和分別爲6.37億元、6.82億元及4.32億元,佔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爲136.7%、124.1%、105.3%。雖然整體上比重持續走低,但仍保持在高位運行。

同時,太美科技的毛利率水平也在走低。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分別爲35.3%、33.8%、30.2%。對此,公司解釋稱,這主要是由於其擴大服務品類的同時產生的开支增加。公司爲了滿足客戶在臨牀研究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產生了額外的臨牀研究相關成本。目前公司相關業務處於早期階段,業務規模尚未提升,以至於成本難以控制。

業績增速下滑、毛利率水平走低,但期間費用及研發費用的比重居高不下,太美科技想要扭虧爲盈,或許還有很多路要走。

“买樓”被移出募資計劃

除盈利能力外,太美科技在遞表科創板時的募集資金用途也曾受到關注。

此前,太美科技招股書顯示,其擬通過在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20億元,用於臨牀研究智能化協作平台升級項目、臨牀研究企業端系統研發升級項目、獨立影像評估系統研發升級項目、藥物警戒系統研發升級項目等。其中,約有7.03億元的資金將被用於購置不超過2.60萬平方米的辦公樓,佔總募資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

在問詢函中,上交所也要求太美科技結合企業的員工人數、租賃房產面積、未來擴增員工人數等情況,分析公司購置辦公樓的必要性與合理性,以及公司是否在變相投入房地產領域。

但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此次太美科技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中,募資用途已不再包含購置辦公場所一項。

招股書顯示,其募資額的35%將用於優化並升級TrialOS平台及PharmaOS平台及相應的雲端軟件及數字化服務;約30%將用於提升企業的核心技術及研發能力,包括开發AI及大數據技術、IT基礎設施及低代碼开發。此外,公司還計劃將其余募資額用於強化營銷能力、战略收購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這一轉變或許與太美科技員工人數變動有關。在此前回復上交所問詢時,公司曾表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共計擁有1511名員工,共計租賃辦公場地2.10萬平方米。據公司預計,其募投項目實施期間,員工數量將增長至2604人,現有場地難以滿足需求,因此需要額外購置辦公場地。

但時隔一年多,隨着公司人員減少,需要的辦公場地規模也在下降。從公司最新的招股書上看,截至2023年9月底,其員工數量已降至1078人,租賃辦公場地的面積也降至1.97萬平方米。



標題:樓不买了!太美科技轉战港股募資,員工人數已減少近三分之一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818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