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玉溪丨你好,我是峨山!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1-30 01:01:35 熱度:32

導讀: △峨山縣城 楊福祥 攝 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 展开全文 △阿普篤慕 柏雲飛 攝 峨山彝族自治縣成立於1951年5月12日,是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雲南省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全縣轄8個鄉鎮(...

△峨山縣城 楊福祥 攝

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

展开全文

△阿普篤慕 柏雲飛 攝

峨山彝族自治縣成立於1951年5月12日,是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雲南省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全縣轄8個鄉鎮(街道),78個村(社區),在1972平方公裏的國土面積上居住着彝、漢、哈尼、回等34個民族,人口14.25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69%,其中,彝族人口佔總人口的57%。有981個基層黨組織,其中:黨(工)委14個,二級黨委5個,黨總支98個,黨支部864個,有黨員12065名。

△民族團結 施貴生 攝

△峨山老舊小區 曾永洪 攝

先後榮獲國家級衛生縣城、園林縣城稱號,被文化部命名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彝族花鼓舞)”,被列爲國家級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老舊小區改造被住建部列爲“我爲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100個聯系點之一;榮獲2021年度全國信訪工作示範縣稱號;中共峨山縣委被國務院命名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被命名爲雲南省首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獲評雲南省先進平安縣、雲南省“美麗縣城”、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優秀典型縣。

△周於禮書法真跡石碑拓片 王雲 攝

峨山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峨山舊名嶍峨,歷史上素有“臨郡巖邑,省會南藩”之稱,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嶍峨縣,距今已有733年歷史。自然人文底蕴雄厚,文有官至大理寺少卿的書法名家周於禮,武有战功卓著的英模名將範石生。

△塔甸睡美人 李紅 攝

峨山生態良好、物華天寶。彝人谷萬畝竹海、高香萬畝生態茶園,風光秀麗,環境清幽;縣域立體氣候明顯,資源物種豐富,有建築石料用灰巖礦石儲量8558.5萬噸,鐵礦儲量6000.4萬噸,煤礦儲量651萬噸;有植物350種,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種,有174種野生動物,其中有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2種,有國家II級保護野生動物20余種。

△中老鐵路峨山站 施貴生 攝

峨山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素有“滇中咽喉”之稱,中老昆萬鐵路和昆磨、玉楚、峨石紅高速穿境而過,是連接滇南、滇西、滇東南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昆明通往滇南、滇西通往滇東南的重要交通節點,西南出省、出境必經之地。隨着中老昆萬鐵路开通,峨山客運站、化念客貨站投入營運,峨山歷史性地進入公鐵聯運綜合交通網時代,實現了“4小時出國境”。

△中共滇中地委舊址覓池衝 施貴生 攝

峨山是革命老區。滇中地委舊址所在地,具有光榮革命傳統,革命時期有1000多人參加了黨的地下組織和數千人參加了武裝鬥爭,200多位烈士爲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是解放战爭時期滇中革命根據地,雲南省59個革命老區縣之一。

彝山

YISHANHUAHAI

花海

△魯鵬 攝

△李紅 攝

每年春節前後,是峨山縣大富塔一线的山地油菜花盛放期。古詩有雲,“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寒冬臘月漫長的蕭瑟離去,山地梯田璀璨的油菜花成爲初春彝山最美的風景。在和煦陽光的照耀下,在綠意漸濃的高山梯田之間,油菜花爭相綻放,等待着每位遊客。

雲茶

YUNCHASHANZHUANG

山莊

△高香萬畝生態茶園

位於玉溪市峨山縣雙江街道的雲茶山莊是距省城昆明最近、最大的一個集茶葉種植、銷售、科研、旅遊觀光爲一體的生態茶文化旅遊區。這裏森林覆蓋率高達95%,青山環抱、森林茂密、泉水清澈見底,山間處處有花,四季都在开放。影視明星劉德華代言綠茶的MV《張开眼睛》就在此地取景拍攝。

△採茶 施貴生 攝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雲茶山莊得天獨厚的自熱優勢是其它茶園難以媲美的。到茶園裏背上小背簍,親自採摘茶嫩葉,在制茶師傅的指導下,殺青、揉捻、幹燥,一步一步將茶制作出來是此行最好的茶文化體驗。茶園裏也少不了大自然饋贈的另一種美味:茶餐,茶香脆皮雞、紅茶燉排骨,茶葉炒肉片、茶葉蛋餅、香酥茶葉、涼拌茶葉、茶葉鴛鴦湯……豐富的茶餐一上桌,茶香就四溢开來。

萬畝

WANMUZHUHAI

竹海

△彝人谷萬畝竹海 施貴生 攝

彝人谷萬畝竹海位於玉溪市峨山縣雙江街道,距縣城18公裏,距昆明131公裏,海拔1850米。鬱鬱蔥蔥的竹林,潺潺的流水聲,與竹桌、竹凳、竹房以及在竹林間雀躍的小鳥勾勒出了一幅絕美的竹林山水畫卷。

△幽幽山谷 靜謐竹海 周利東 攝

漫步在竹林小道上,呼吸富含氧離子的清新空氣,看這滿山蒼翠,走累了坐下喝一杯竹葉茶,享用大自然饋贈的生態美味——竹宴,竹宴的材料取自竹海中自然生長的竹筍、竹蓀、竹胎盤等,每一道菜都與“竹”有關,從竹的根莖到竹筍、竹竿,再到竹的枝葉,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

高魯山

GAOLUSHAN

△來源:山水家園岔河

高魯山距峨山縣城20多公裏,由幾十座山峰延綿二三十裏而成。高魯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平坦如織的草甸、錯落叢生的灌木、交替盛开的山花、蔥翠欲滴的原始森林、蜿蜒流淌於山澗的清澈溪流,共同構成高魯山四時不斷的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仙人腳”“青蛙山”“螺馬大地”“肥梁谷”等奇特的自然風光,令人心馳神往。

△柏雲飛 攝

彝祖聖地

△祭祖 楊福祥 攝

據彝文典籍《指路經》記載,阿普篤慕及其部族最早出現在以滇池爲中心的中國西南區域,距今2800多年。據彝族南部方言區彝文典籍記載,彝族父系社會自細德依始,歷三十六世至阿普篤慕。人類遭遇滔天洪水時,阿普篤慕因爲善良、誠實而幸免於難。洪水過去之後,阿普篤慕娶妻三仙女,生六子。六子長大成人,开疆拓土,發展成爲古彝族武、乍、糯、恆、布、默六大部落,由原來的居住地向今天的滇、川、黔、桂、渝等五省市區分遷,史稱“六祖分支”。阿普篤慕與其六子被尊奉爲彝族的祖先。

△阿普篤慕六子 柏映泉 攝

2009年,峨山縣建成阿普篤慕文化園,園內分別塑有阿普篤慕及其六子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熱、慕雅臥、慕克克、慕齊齊七尊銅像。

彝族火把節

△火把節 柏映泉 攝

△火把節之夜 楊福祥 攝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傳統火把節,火把節素有東方狂歡節的美譽,是彝族民間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

△大西神山鑽木取火 施貴生 攝

△大西神山鑽木取火 李向陽 攝

每年火把節,在大西神山,以古老神祕、莊嚴隆重的鑽木取火儀式取得火種,並將火種傳遞到全縣各地。期間,祭祖儀式、點火儀式、群衆篝火大娛樂、萬人同跳花鼓舞、彝族歌舞晚會、彝族原生態歌舞巡街表演、彝族傳統鬥雞比賽等活動競相上演,從縣城到鄉村、從大西山頂到猊江兩岸,到處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裏。

开新街

△2017年开新街暨油菜花文化旅遊節

开新街,彝語稱爲“哩夕哩”,是峨山獨有的傳統節日。每年春節後的第一個趕集日就是开新街之日。當天,十裏八鄉的彝族兒女穿上節日盛裝,從各村各寨集聚到街上,吹響過山號、唱起敬酒歌,喜迎四方賓客。在金燦燦的油菜花海裏,彝家兒女耍起龍燈、彈響四弦、唱起四腔、跳起花鼓舞,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花鼓飛花

“村村寨寨花鼓聲,一天不跳腳杆癢。”茶余飯後,闲暇時間,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少不了花鼓舞表演。

△萬人花鼓舞 李海峰 攝

峨山彝族花鼓舞歷史悠久,在長期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彝族人民把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以及對社會和自然的感悟、對審美的追求等創造性地融入到花鼓舞中,使其成爲彝文化的一個綜合載體。如今,彝族花鼓舞成爲峨山縣的標志性舞蹈。1999年,峨山彝族花鼓舞跳進了北京,跳到了國慶大典上。2006年5月,“彝族花鼓舞”被命名爲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5月被列爲國家非遺代表性項目,峨山被命名爲“彝族花鼓舞之鄉”,全縣花鼓隊多達1000余支。

絢麗彝繡

△彝繡 李春林 攝

“不長樹的山不算山,不會繡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峨山彝繡發源於三國時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喻爲彝族文化的“百科全書”。

△彝族服飾(聶蘇支系) 李海峰 攝

勤勞智慧的峨山彝家女通過代代相傳,不斷發展、創新刺繡技藝,創制出納蘇堆繡、聶蘇挑繡、山蘇平繡、花腰貼繡等多種技法,以及長短針、套針、打籽針、拱針、三角針、辮針、倒針等十余種針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峨山彝繡風格。

美食

牛奶草莓好滋味

峨山縣小街街道舍郎社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水利和區位優勢,森林覆蓋率達89%,是省級“森林鄉村",草莓種植歷史久遠,種植技術及產業發展基礎良好。舍郎社區草莓種植品種以莓寶、秒七、雪兔、夢之瑩爲主,在2023年玉溪市精品草莓擂台賽中,選送的“隋珠”草莓榮獲一等獎,“夢之瑩”草莓榮獲“優秀獎”。當地環境好、無污染,種出的草莓個大、色鮮、味美,深受消費者喜愛。

彩色番茄和辣椒

在峨山縣小街社區7組的榮榮農場裏,種植了新鮮多汁的彩色小番茄和甜脆爽口的彩色辣椒,紅色、黃色、綠色,還有橙色、黑色,這些可愛的小番茄、辣椒不僅賦予了食物獨特的美感,還富含維生素C、番茄紅素、花青素等元素,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別有風味野生菌

每年春夏時節,幾場雨水下地,彝山大地到處生機勃勃,山林裏各種野生菌陸續破土而出。峨山野生菌種類豐富,如幹巴菌、雞樅、松茸菌、老人頭、青頭菌、牛肝菌、羊肚菌、竹蓀、千年靈芝、白參菌、白靈菇、猴頭菇、茶樹菇、大紅菌、塊菌、金耳、奶漿菌、雞油菌、掃把菌等等。野生菌菜餚的做法多種多樣,有燒、炒、煎、燉、蒸、扒、燜、釀、滾湯、掛糊炸等。

山茅野菜分外香

甜菜

木姜子

蕨菜

槐花

折耳根

香杏

臭菜

香椿

苦涼菜 黃惜緣攝

峨山縣大多是山區和半山區,氣候溫和,四季溼潤,且有“一山分四季,十裏不同天”的立體氣候,適合各種野生菜的生長。據考證,峨山縣可食用的野生菜就多達上百種,如麥子草、清明菜、馬藍頭、尖刀菜、革墨拍、飛花菜、辣子草、大苦馬菜、小苦馬菜、白花樹、少花鴨舌草、藍花菜、酸蕎杆、辣蓼、水薄荷、野山椒、登龍菜、甜菜、刺頭菜、刺苦菜、補鴉、薺菜、竹筍、馬蹄葉、野芫荽、水芹菜、龍爪菜、車前草、野山藥、折耳根、棠梨花、臭菜、野芭蕉、黃山藥、樹花、野生木耳、苦刺花、大白花、芭蕉花、金雀花、沙松尖、苦涼菜,等等,說峨山是個野菜王國,一點也不誇張。

彝家三大碗

△來源:生態塔甸魅力彝鄉

“彝家三大碗”,即牛一碗、羊一碗、狗一碗。完整的“彝家三大碗”必須配備蘸水食用才有味,“三大碗”的蘸水用料都是來自是大西山上的田間地頭、箐溝坡頭所生長的各種草香料,味道奇特,耐人尋味。

馬幫雜菜

小街舂菜

俗話說:“石臼不響,喫飯不香”,舂肉、舂豆、舂菌子、舂蔬菜……這一“舂”便舂出一道道美食。舂雞是舂菜中標志性的菜品,用山上放養的母雞作主要食材,將雞肉切塊,加入花椒、辣椒、胡椒和香椿子等配料,放入石臼中舂制,即成爲一道老少皆益、美味可口的舂雞。

丫勒烤乳豬

△普學文 攝

丫勒烤乳豬色澤金紅、風味獨特、皮酥肉香、肉質松化、入口化渣、鮮醇不膩……喫法上比較講究,席間,爲表示對遠方客人的尊重,主人一般會先將豬頭上的豬耳、豬蹄、豬尾等比較香脆的部分敬給客人或長者。喫豬耳意爲“昂首闊步”;喫豬蹄意爲“腳踏實地”;喫豬尾意味着“不甘落後”。客人喫到“頭”“腳”“尾”,就意味着喫到了整只豬,一切有頭有尾,幸福美滿。

化念烤鵝

“鵝當天殺,當天烤,絕不用過夜鵝,更不用冰凍鵝”,化念烤鵝聞之香、嘗之鮮。化念烤鵝體態飽滿,腹含湯汁,滋味醇厚,具有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膩的特點,配上化念烤鵝獨有的蘸水,味道堪稱一絕。

— END —

來源丨“生態魅力峨山”微信公衆號

編輯丨王楚雲

審核丨瞿夢揚 華芳

玉溪市

博物館

玉溪市

文化館

玉溪市

圖書館

紅塔文旅

江川文旅

澄江文旅

通海文旅

華寧文旅

易門文旅

峨山縣文化館

旅遊新平

元江文旅



標題:樂遊玉溪丨你好,我是峨山!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792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