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雲南】一葉傳千年——雲南非遺: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09 00:57:30 熱度:16

導讀: 編者按 8月中旬起,由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品發行的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美麗雲南》(第三季)更新上线。繼2022年成功推出31集後,今年計劃推出69集。該系列微視頻以“世界遺產”“雲南九大高...

編者按

8月中旬起,由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品發行的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美麗雲南》(第三季)更新上线。繼2022年成功推出31集後,今年計劃推出69集。該系列微視頻以“世界遺產”“雲南九大高原湖泊”“雲南特有民族”“雲南美名”“雲南美物”“雲南旗艦物種”“雲南非遺”“雲史”“雲山”“江河源”十個系列選題出發,串聯起雲南萬物,爲觀衆詮釋一個意象萬千的美麗雲南。敬請關注!

雲南非遺: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

一株茶樹,雲霧拂過時已是千年屹立,枝頭的一葉一芽是自然靈蕴的生發。一雙手,千錘百煉後早已心手相應,換來一盞盞脣齒留香的金亮茶湯。在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的技藝中,茶與人的羈絆就此展开,歷經千載而不衰,宛如一杯茶,香飄幽幽,回味無窮。

景邁山茶山

景邁山位於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東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西鄰緬甸,爲橫斷山脈南延部分,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海拔1000米至1700多米,年平均氣溫21.2℃。山高林茂,雲霧繚繞,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茶區——景邁山古茶園。

展开全文

景邁山茶林

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至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唐垂拱年間(685~688年),布朗族先民在景邁山地區發現原始古茶樹,從此在景邁定居, 栽培茶樹,制茶飲茶。唐代《蠻書•雲南管內物產》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銀生”即今普洱及西雙版納地區,景邁山就在其中)與陸羽《茶經》:“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中記載的茶飲方式相似。由此可見,古人飲茶喜烹煮,並喜以姜棗等物搭配共飲,現代人則以泡飲爲主,搭配他物全憑個人喜好。在制茶以及茶的樣式層面,古人技藝有諸多傳承至今,具有大體的一致性。

在布朗族的歷史上,先祖帕巖冷是帶領族人定居景邁並教會他們種茶制茶的“茶祖”。布朗族的《祖先歌》唱道:“帕巖冷是我們的英雄,帕巖冷是我們的祖先,是他給我們留下了竹棚和茶樹,是他給我們留下生存的拐棍。”直到今天,景邁山人民在採茶之前都要進行“祭茶祖”活動,表達他們對祖先的懷念和崇敬。

景邁山上採茶少女

一千多年來,布朗族先民發現和認識野生茶樹,利用森林生態系統,與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種植技術,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在漫長時光裏,他們探索出一套獨特的手工制茶技藝,2022年,普洱茶制作技藝(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被列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一葉傳千年,茶香飄萬裏。

林茶共生的景邁山古茶林

時至今日,景邁山茶農依然採用古法制茶。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以普洱茶(生茶)的制作爲主,包括採茶、殺青、揉捻、曬幹、篩分、拼配、蒸壓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度和要求之高,只能憑借茶農的悟性和長期實踐的體會才能掌握。

景邁山茶樹最好的採摘時節在春季。這個時候嫩芽萌發,最爲鮮活,茶芽中富含可形成香氣的有機物質。在茶樹鮮葉採摘過程中,需要留一部分成熟葉片,保養茶樹的同時以待來年更發,稱作“留養採”,這是景邁山人民與古茶樹之間心照不宣的古老約定。

採摘好的茶葉

採摘下來的茶葉經過篩選後便進入殺青環節。把茶葉放在熱鍋裏炒制,全憑一雙手去感受溫度的變化,炒、悶、抖、翻無不依靠茶人們日積月累的經驗直覺。

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傳承大師杜春嶧在教授制茶

炒好的茶葉經過揉捻後,再放到太陽光下自然曬幹,這是普洱茶制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此工序也是“曬青毛茶”這個名稱的來源。然後將茶葉進行合理的拼配,使茶葉的色、香、味、形符合標准。

晾曬

接下來就要將拼配好的曬青毛茶稱重,放入不同的模具裏蒸壓成形。最後,經過蒸壓的茶葉變成了餅、磚、球、砣等固體形狀,取出後放在通風的地方晾幹。這樣,景邁山普洱茶的特殊風味就得以保留,普洱茶的整個生產過程就完成了。

制作成形的普洱茶

神祕而悠久的商道——茶馬古道,連接了明清時期的遠東與西南地區,在這條蜿蜒曲折的古道上,一直流傳着茶葉的故事。早在唐代,景邁山就已經成爲“茶馬互市”中重要的貿易中心,並一直延續至今。

在景邁山茶園中,綠意盎然的茶樹一片一片地綿延,細嫩的嫩芽迎風搖曳,仿佛在爲茶馬古道的旅人們歌唱。當商人旅者們終於將普洱茶葉運送到目的地時,這些茶葉便化作了人們心中渴望的香氣和滋味。

茶香傳千年

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是勤勞的景邁山人民不斷探索而來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之道,其中凝聚了流傳千載的古老智慧。雲霧縹渺,景邁山古茶樹默默簇立,自然生機在滄桑斑駁的枝杈間流轉不息,而只有在手工制茶技藝的一次次炒、悶、抖、翻中,古樹新芽的自然靈蕴才奇跡般地煥發成形,成就了一杯杯脣齒留香、香飄萬裏的金色茶湯!千百年來,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的傳承與發展,也將其自身的自然氣韻與歷史底蕴濃縮爲一盞普洱,細細品來,令人回味無窮。

資料: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信息員:何燕

編輯:郭婉亭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在後頭” 在怒江,這句話生動可感

元旦放假安排來了!

雲南爲教育系統新增事業編制4.2萬余名!



標題:【美麗雲南】一葉傳千年——雲南非遺: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605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