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托底,A股還會繼續大漲嗎?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1-07 00:50:26 熱度:17

導讀: 在政策引導、信心提振、資金支持等方面,各方採取了多項有效措施,來夯實市場底。未來,監管層有望持續研究出台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以提振A股市場 文|《財經》記者 張欣培 周楠研究員 黃慧玲 丁豔 編輯|...

在政策引導、信心提振、資金支持等方面,各方採取了多項有效措施,來夯實市場底。未來,監管層有望持續研究出台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以提振A股市場

文|《財經》記者 張欣培 周楠研究員 黃慧玲 丁豔

編輯|楊秀紅 陸玲

時隔六年,中國金融界最高規格會議召开。會議規格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升格至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會議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並強調要“活躍資本市場”。

彼時,A股正在3000點附近徘徊。在不久前的10月20日,上證指數超預期下跌,失守3000點,當日報收於2983.06點。但在失守3000點五個交易日後,A股重返這一關口上方。

將時間线拉長,今年以來,受海內外多重因素影響,上證指數在今年5月初反彈至3400點附近後,一路震蕩調整,並於10月中下旬跌穿3000點。

業內人士認爲,當前A股的走勢已脫離基本面,情緒成爲了主導因素。市場的低迷表現,根源在於信心。當前階段,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重塑投資者信心是關鍵因素之一。

展开全文

市場分析認爲,在投資者信心不足之際,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战略部署對穩定金融市場、提升投資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要求。會議提出,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爲目標。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建設金融強國的战略,可見對中國股市建設擲地有聲的強力推動預期,配合國內宏觀經濟復蘇的拐點顯現,振興股市從而提振國民經濟成爲確定的預期。”黑崎資本創始合夥人陳興文向《財經》表示。

此外,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度提及活躍資本市場。會議提出,“着力做好當前金融領域重點工作,加大政策實施和工作推進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融資成本持續下降,活躍資本市場,更好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穩外貿穩外資。”

中金公司認爲,繼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提“活躍資本市場”,有助於進一步提振當前投資者風險偏好。“A股市場短期內對歷次金融工作會議反應均較爲積極。統計顯示,上證指數在歷次金融工作會議召开後一個月內漲幅中值約爲9%。”

在此之前,爲提振A股市場,多項利好政策接踵而至。“自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後,國家多個部委出台了降息、降低印花稅、降低交易費用和基金管理費用、規範大股東減持、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等一系列活躍資本市場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穩住大盤估值水平,指數的表現也企穩向上。”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向《財經》表示。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監管層後續還會持續研究出台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

據悉,證監會正在酝釀多項改革舉措以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持續改善市場預期,如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在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鼓勵長期價值投資等方面,研究推動新的若幹重要舉措;推動出台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加大對資金佔用等背信行爲以及第三方主體配合造假的追責力度等。增量資金也正加速而來。中央匯金增持四大行並买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數基金),上市公司掀起回購、增持潮,基金公司密集申報ETF產品,更多的險資入市在路上。

“中央匯金入市增持不僅爲A股帶來重要邊際增量資金,也釋放了托底權益市場的政策信號。”華西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爲,“根據匯金歷次增持節奏來看,首次增持後往往會延續6個-12個月。‘國家隊’增持ETF,托底股市意圖明顯。”

對於後市,機構們普遍認爲,基於當前市場估值、政策提振和經濟層面的積極信號等因素判斷,A股市場正在築底,市場當前的機會大於風險。但是,對於未來A股市場能否持續企穩並大幅反彈,機構們則尚存分歧。

3000點拉鋸战

2023年的A股走勢頗爲跌宕起伏。上證指數以3087.51點开年,之後一路向上,5月初達到了3418.95點。但這也成爲了今年以來的最高點。

隨後,股指一路震蕩下跌,直至7月24日市場迎來轉機。當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激發了市場的活力。從7月24日到8月4日兩周時間內,上證指數上漲了3.80%,深證成指上漲3.96%,創業板指上漲4.63%。

在此期間,北向資金頗爲活躍。Wind(萬得)數據顯示,7月25日-8月1日,北向資金連續六個交易日持續淨流入,淨买入總額爲538億元。這也成爲今年北向資金最強勁的一波买入。

然而8月4日後,A股再度开啓了下行通道。至10月20日,A股最終還是跌破了3000點重要關口。一直以來,投資者對這一關口都頗爲重視。從2007年初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3000點之後,至今3000點保衛战已經輪番上演接近50次。

市場分析認爲,當前A股下跌已完全脫離了基本面,更多來自非理性下跌。“很多時候股市的波動已經不能夠用基本面來解釋,它與投資者的情緒波動有很大關系。”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認爲。

“市場向下走,說明絕大多數是看空的。在現階段,唱空比唱多更容易,但這反而佐證了少數人才是正確的。”洪灝表示,“共識如此悲觀,我們應該有勇氣站在市場對立面,客觀評價A股市場。”

洪灝認爲,“目前這個點位,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同意,估值已經非常便宜了。但市場依舊如此。市場需要一個催化劑,讓它產生火花往上走。”

而市場的催化劑或已來。10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國務院增發國債,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粵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萬億國債的發行,有利於提振信心與預期,阻斷實體經濟下行、金融市場低迷和信心不足的負向循環。

剛剛結束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更是首次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發展目標,向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活躍資本市場亦再度被提及。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活躍資本市場,更好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穩外貿穩外資,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

會議同時指出,要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中金公司認爲,繼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後,本次會議再提“活躍資本市場”,有助於進一步提振當前投資者風險偏好;中長期角度,金融工作會議對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體制機制的規劃及方向性指引,有助於推進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銀河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召开,短期內有助於提升金融市場信心,進一步化解風險;中長期有助於支持新興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認爲,隨着一系列穩定經濟、穩定房地產市場、穩定匯率以及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共同發力,穩定經濟穩定股市可以期待。

爲何超預期下跌?

股市的波動,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據《財經》採訪,多位業內人士認爲,經濟基本面、市場、政策、情緒、資金等多維因素均在產生影響。

陳興文認爲,市場走弱,主要受到北向資金流出、企業盈利出現下滑、情緒面受到一定程度打擊、海外市場不確定性四方面因素的影響。

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夏也表示,業績披露期市場避險情緒較爲嚴重,美債收益率加速上行,關鍵點位跌破後觸發部分止損賣盤都造成了10月以來市場的超預期加速下跌。

星石投資總結認爲,目前影響A股的主要因素分爲國內和國外兩方面。國內方面,政策的積極推出、三季度以來的經濟修復都是相對積極的支撐因素,但經濟處於轉型期重要轉折點、地產市場低迷對短期經濟造成衝擊確實對股市情緒形成了壓制;海外方面,對國內股市壓制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不過美債利率維持高位、地緣事件等因素仍需持續關注。

尤其在經濟基本面上,市場十分關注。盡管三季度國內經濟數據超預期,但有觀點認爲,中期不確定性,仍令市場擔憂。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前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三季度GDP增速爲4.9%,好於市場預期。此前,機構預測三季度GDP增速在4.4%至4.7%區間。

李立峰認爲,數據公布後市場情緒仍偏弱,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於2024年國內宏觀經濟增長存在一些擔憂,核心是對房地產市場信心不足。

“當前國內股票市場核心矛盾並非短期GDP和上市公司EPS增長,而是中期不確定將在未來如何被解決,這是市場能否給予估值的關鍵。”國泰君安策略團隊分析稱,盡管9月經濟數據邊際改善,但未打消市場對增長動能的疑慮。

國外市場方面,多方觀點認爲,海外流動性、美聯儲政策、美債收益率等情況,也在對當前A股產生影響。國泰君安分析稱,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突破5%,金融條件的收緊疊加地緣政治的衝突令權益風險資產風聲鶴唳。

“美債利率作爲全球資產定價之錨,其大幅上行將使全球資產風險偏好受到壓制,並使得新興市場面臨資金流出的壓力。”李立峰表示。

A股市場表現羸弱,外圍避險情緒升溫被視爲重要影響因素。

德邦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吳开達提到,全球美元流動性邊際趨緊,但因美國通脹高企,流動性無法得到美聯儲的“呵護”。同時,美元流動性的緊張已傳導至信用市場,美國、歐洲高收益信用債利差在近期都有顯著擴大。

“國內和海外流動性環境未出現‘共振’寬松,近期投資者應以防海外風險爲主。”吳开達提示稱。

“當前下跌因素復雜,但本質是缺乏增量資金和信心。”華夏基金表示。

實際上,外資的持續流出,嚴重打擊了市場的信心。

盡管今年下半年,北向資金曾一度出現強勁买入,但10月以來多個交易日淨流出。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北向資金當月合計流出超400億元,單周賣出金額一度超過200億元。據公开數據,10月12日-18日當周,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出240.46億元,日均流出48.09億元。

根據國泰君安分析,今年下半年以來,權益市場一直呈現資金減量博弈格局,而進入10月以來,外資和基民的投資情緒更偏保守。不過,兩融與機構投資者相對偏積極。從機構投資行爲上看,混合偏股型公募基金呈現明顯加倉,同時私募基金維持在80%高倉位水平上運行。

受上述多重因素影響,A股10月走勢低迷。

中郵證券認爲,展望後市,利好因素正在持續匯集。一是政策面有望持續發力,二是經濟數據出現改善,三是中美關系有所緩和。除此之外,外圍擾動對市場的影響或將減弱,11月美聯儲暫停加息,美債收益率上行風險或得到緩解。

“整體來看,在衆多利好因素支持和外部擾動邊際減弱的情況下,市場在經歷震蕩築底後有望迎來階段性修復,後續市場行情或偏向樂觀。”中郵證券分析稱。

增量資金入場

資金的缺乏是A股低迷的重要原因。如今,一批增量資金正加速而來。

10月11日,中央匯金增持四大行股份近5億元,其擬在未來六個月內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10月23日,中央匯金再度出手,买入ETF,並稱將在未來繼續增持。當周多只大盤藍籌ETF成交量明顯放大,股票型ETF淨申購152億元,一改此前淨贖回之勢。

上市公司亦在自救。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回購與增持潮,也在加速“市場底”的築成。

Wind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共有191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擬回購資金上限合計爲244.5億元。今年以來已有1165家A股公司實施回購,回購資金達695億元,其中牧原股份(002714.SZ)、鹽湖股份(000792.SZ)、榮盛石化(002493.SZ)、韋爾股份(603501.SH)、海康威視(002415.SZ)、中聯重科(000157.SZ)回購金額超過10億元。

回購之外,亦有諸多股東選擇大手筆增持。牧原股份董監高及核心人員計劃增持牧原股份,合計12億元。先導智能(300450.SZ)、恩捷股份(002812.SZ)、坤彩科技(603826.SH)、天華新能(300390.SZ)、立訊精密(002475.SZ)、永和股份(605020.SH)、隆基綠能(601012.SH)等核心高管或個人股東擬增持1.5億元以上。

此外,今年還有320家公司發布公告,披露相關股東自愿承諾不減持,另有212家上市公司的股東終止了股票減持計劃。

公募基金也在行動。在市場底部區域,基金公司正在密集申報基金產品。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1月3日,近三個月證監會共收到537只新基金申報。其中ETF與股票指數類基金達166只,主動權益類基金達到106只。

同時,基金公司亦在自購。10月29日起,易方達、華夏、廣發、招商等多家頭部基金公司發布自購公告,截至11月1日,其合計自購7億元。今年8月,這四家公司曾分別公告將運用固有資金5000萬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基金。業內人士分析,時隔兩個月,公募基金加大自購力度,無疑在以實際行動向市場傳遞信心。

“當前中國經濟處於持續恢復進程中,無論從經濟基本面還是宏觀政策方面來看,我們都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抱有堅定的信心。”易方達基金董事長(聯席)兼總經理劉曉豔表示,企業盈利增長、股息收益和估值變化是投資股市的收益的三部分,綜合這三方面來看,集中了中國優質企業的A股市場整體下行風險有限,當前時點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在市場企穩之際,市場格外關注增量資金來源,公募基金自購可爲市場注入增量流動性和市場信心,也有利於引導市場進行價值投資。”李湛告訴《財經》,在政策引導、信心提振、資金支持等方面,各方採取了多項有效措施,進一步夯實了市場底,A股有望迎來一輪修復窗口。

保險資金也被視爲市場長线資金的重要來源,監管層一直在引導險資入市。10月30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確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淨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考核調整爲“3年周期指標+當年度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這有助於其提高股票等權益投資收益。

從實際操作來看,今年險企舉牌次數已超過2022年和2021年全年總數。據保險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2023年以來已累計有九條舉牌信息披露在列,其中六次舉牌涉及港股,總耗資突破10億元。

靜待市場反彈

多重利好之下,A股重返3000點。而多家券商也給出了市場底部反彈、拐點確立、修復行情漸進等觀點。但市場是否觸底,市場底是否築牢,業內對此仍有分歧。

一方面,有市場人士給出樂觀預判,他們認爲拐點確立,修復行情正在臨近。

“市場底部已經夯實,修復行情正在臨近。”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師秦培景提到,匯金增持發揮的類“平准”作用顯現,市場資金的風險偏好开始提升,市場底部已經夯實。

“本輪A股底部或已築成。”李立峰認爲,根據估值與大類資產比價、市場交易情緒和投資者行爲等多維度指標來看,本輪A股底部或已築成。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也表示,在當前積極因素不斷累積的背景下,市場預期有望逐步改善,對於後續表現不必悲觀,市場下行空間十分有限。

李求索提出,基於匯金持續增持有助於扭轉資金面負反饋,特別國債發行超出市場預期,投資者對穩增長政策關注度進一步擡升等方面,市場當前機會大於風險,四季度建議多關注階段性及結構性機會。

“長期來看市場處於相對低位,股市的反轉在估值性價比層面或已經具備條件。”永贏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高楠告訴《財經》,目前萬得全A股權風險溢價處於近十年以來73.6%分位,股票資產性價比偏高。雖然地產數據仍然疲弱,但工業增加值、社融、消費、出口等經濟數據改善已得到驗證。

“經歷過去三年,資產負債表處於修復階段。”泉果基金基金經理趙詣認爲,“一個人在體力恢復階段,不能馬上能像過去一樣參與劇烈運動;資本市場也是這樣,大家更希望市場能夠快速反映各種預期。正如大家所見,經濟指標好轉和周圍的消費亮點已經逐步積累積極因素,也許我們需要給時間讓市場情緒慢慢恢復,底部階段更加需要耐心。總之我們認爲在當前階段機會大於風險。”

但另一方面,也有機構頗爲謹慎,因爲“企穩不等於上漲”。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固收首席張繼強稱,近日諸多宏觀變量都有積極變化,股指探出市場底並重回關鍵點位。“但‘企穩不等於上漲’,美債利率高企與經濟轉型陣痛兩大關鍵問題仍未解決,市場微觀結構也有待出清,決定了股指短期還難出現趨勢性行情。我們預計股指大概率繼續磨底。”

張繼強稱,市場脫離陰跌後,主流機構倉位仍高、增量資金不足、市場活躍度也未顯著改善,預計股指或繼續磨底,對四季度期待不宜過高。

一位中型險企首席投資官表示,目前部分大型險企可以進行加倉操作,但加倉動力依然不足。對於原因,該人士表示,目前宏觀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投資環境尚需回暖,險資權益類市場正在單邊下跌、債券市場收益率中樞持續快速下降、非標類資產荒,疊加今年以來險企償付能力不足和對於潛在市場波動規避等問題,客觀上也阻礙了保險資金行業性加倉的動力。

鉅融資產投資經理袁美洋表示,盡管不看空市場,但是其也表示,根據短期判斷,市場大幅上漲的動力仍然不足。“管理層提振資本市場的決心未變,市場也有新的增量資金。中期我們認爲是震蕩市,但是短期判斷當前處於震蕩區間下沿。”

在行業板塊上,國泰君安建議,可重點選擇行業周期處於底部向上的細分領域。一是低庫存和新需求邏輯下,可關注通用設備、汽零、電子、有色、半導體、軍工、自動化設備、新材料等。二是海外利率高位與國內基本面改善,看好醫藥配置機會。三是從中期而言,底倉可選擇低負債與穩定現金流的紅利高股息股票,如公用事業、高速公路、運營商等。此外,底部反彈可關注大金融。

對於市場上曾經熱門的新能源賽道(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電力設備)和醫藥生物板塊,目前機構們有些分歧。

《財經》根據Wind數據整理發現,曾經最熱門的新能源賽道已連續六個季度被基金減持。

“過去幾個月市場的調整反映了市場對新能源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的擔憂。”匯豐晉信基金投資總監陸彬稱,當前時點新能源行業隨着滲透率的提升增速在下降,但另一方面行業龍頭公司的確定性在提升。

不過,景順長城基金股票投資部副總監楊銳文對新能源車板塊給出更爲樂觀的判斷。他表示,新能源車板塊的估值泥沙俱下,這帶來很多錯殺的機會,市場低估了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的全球競爭力以及部分公司的競爭壁壘。

“目前中國新能源與新能源車整體估值處於三年期的歷史低位,是一個入場的極好時機,這個邏輯可以同時放在中國的消費電子、華爲概念與半導體上,出口的巨大空間值得想象。”陳興文說。

與新能源板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大公募基金主流賽道——醫藥生物板塊。該板塊在三季度獲得了更多增持。僅從基金參與數量看,2023年三季度末創下新高紀錄,共有7514只基金參與其中。

華安基金基金經理劉暢暢認爲,三季度醫療反腐令板塊調整較多,預計後續存在比較好的機會。

責編|要琢



標題:政策托底,A股還會繼續大漲嗎?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993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