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1-08 16:52:07 熱度:5
《科創板日報》11月8日訊(記者 鄭炳巽)“沉寂”了三年多,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廣實”)憑借遞交北交所的一紙IPO文件,近日再次走入公衆視野。
在此之前,天廣實曾於2020年9月交表科創板,但僅過半年就主動撤回上市申請,連問詢也未及回復。撤回申請的同年,天廣實又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文件,但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科創板日報》記者查詢發現,交表科創板之時,天廣實計劃發行不超過2270萬股A股普通股股票,預計募資15.90億元,分別用於“藥物研發項目”和“抗體藥物研發中心及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
與之相比,此次衝刺北交所,天廣實計劃發行股票數量和募資金額均有明顯下滑,擬發行不超過470.52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或不超過541.09萬股(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預計募資3.49億元,募資金額較之前減少78.05%,分別用於“創新生物藥研發及臨牀項目投入”和補充流動資金。
募集資金用途
▌0產品上市,最快管线處於臨牀III期
IPO文件顯示,天廣實是一家專注於創新型抗體靶向藥物研發及產業化的生物制藥企業,現階段除了主要從事創新藥开發業務,還依賴現有生產設施及產能對外承接少量CDMO業務。
在藥物开發方面,天廣實擁有由8款在研產品組成的10余條管线,適應症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領域。不過,由於還未有任何一款產品獲批上市,天廣實目前仍處於0產品狀態。
所有在研管线之中,核心產品MIL62用於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PMN)的適應症進度最快,已完成III期臨牀試驗的招募工作。
除了用於治療PMN之外,MIL62還在开展多個其他適應症的研究,包括濾泡性淋巴瘤(FL)、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以及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其中FL適應症的III期臨牀試驗正在招募中,
據天廣實介紹,MIL62屬於第三代CD20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用於治療PMN已被國家藥監局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是首款在腎病治療領域獲得該認定的國產藥物。
截至IPO文件籤署,全球範圍內尚無針對PMN適應症獲批上市的特效藥物,中國範圍內僅有2款藥物處於臨牀III期階段,其中一款是天廣實的MIL62,另一款是羅氏的奧妥珠單抗。天廣實透露,由於MIL62早於奧妥珠單抗完成了臨牀III期受試者入組,有望成爲國內首個獲批治療PMN的特效藥物。
數據顯示,中國終末期腎病患者數近200萬例,而PMN是終末期腎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根據灼識咨詢,2023年中國適用MIL62治療的中重度PMN患者人數達141萬人,預計2032年將增加至176萬人。
可以發現,相比於一些熱門疾病,PMN並不屬於大病種,而MIL62正在开展的另外幾項適應症,患者人數則更少。比如,2023年中國的SLE患者約爲100萬人,同期,FL患病人數約爲3.0萬人,NMOSD患病人數約爲4.9萬人。
不過,市場空間不大的事情,也在一定程度減少了MIL62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目前,國內參與第三代CD20產品开發的企業主要有天廣實、羅氏、百奧泰等3家。
目前,在SLE適應症上,中國只有2款生物制劑獲批上市,分別是葛蘭素史克的貝利尤單抗和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給藥頻率爲每周或者每2-4周,而MIL62的給藥頻率可達到24-28周一次。在FL適應症上,中國已獲批的CD20抗體產品有6款,其中僅1款爲第三代CD20抗體,在研的第三代CD20則有天廣實的MIL62和百奧泰的BAT-4306F。而在NMOSD適應症上,國內仍未有CD20抗體產品獲批上市。
天廣實並未在IPO文件裏預測MIL62產品的市場份額,但從其他獲批上市的代表性CD20產品的銷售情況來看,CD20抗體尤其是第三代產品的銷售額並不是很大。
以2023年爲例,在全球範圍內,第一代CD20單抗利妥昔單抗的銷售額達19.1億美元,第二代CD20單抗奧瑞利珠單抗銷售額爲75.3億美元,第三代CD20單抗奧妥珠單抗全球銷售額爲9.6億美元。這三代產品的最早上市時間分別爲1997年、2017年、2013年。目前,利妥昔單抗和奧托珠單抗均有適應症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之中。
在MIL62之外,天廣實還有多款產品正在开發之中,但臨牀進度要慢得多。比如,CD20/CD3雙特異性抗體MBS303/MSC303用於治療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適應症的I/II期臨牀試驗仍在招募中,用於治療免疫性腎小球腎炎的適應症還處於IND階段。
另一款GPRC5D/BCMA/CD3三特異性抗體產品MBS314可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該適應症同樣正在進行I/II期臨牀試驗的招募工作。
此外,天廣實還有包括MIL86、MIL93、MIL98、MIL97等在內的多個在研產品,適應症涵蓋高膽固醇血症以及胃癌在內的多個腫瘤疾病,研究進度均處於較早期。
▌入不敷出,未來將長期面臨單一產品風險
如上所述,由於天廣實的所有管线均處於在研狀態,仍未有藥物獲批上市,所以目前的收入主要來自於技術成果轉讓、產品許可費以及CDMO服務等三個方面。
天廣實主營收入
由於這幾項收入的金額有限,且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產品研發和新藥上市,天廣實一直以來都處在“入不敷出”的狀態之中。
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報告期內),天廣實分別實現營收1407.27萬元、1898.93萬元、6388.30萬元及146.45萬元,同時用於研發的投入分別爲2.19億元、1.81億元、1.99億元及9709.04萬元,疊加其他成本費用,導致天廣實報告期內歸母淨虧損分別達到3.18億元、2.55億元、2.27億元及1.25億元。
截至2024年6月底,天廣實累計未彌補虧損爲15.64億元。同期,天廣實擁有短期借款1.39億元,較上年末上升54.59%。
從研發費用細分來看,MIL62明顯遠高於其他產品。報告期內,MIL62的研發投入分別爲5975.09萬元、3327.58萬元、8199.65萬元及6801.52萬元,佔整體研發投入的比例分別爲27.27%、18.42%、41.22%及70.05%。
據了解,一款新藥的研發周期通常需要10年左右,研發投入通常數億至數十億元。所以,天廣實提醒,即使新產品獲批上市,銷售費用也將相應上升,而商業化規模效益體現需要一定時間。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公司仍將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且面臨未彌補虧損額繼續擴大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緩解資金緊張的難題,天廣實自2023年3月在新三板掛牌以來,已經完成了兩輪定增募資。
其中,第一輪完成於2023年8月,通過向貝達藥業定增募得資金總額1.5億元,主要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借款/銀行貸款等。第二輪完成於2024年3月,通過向產業升級基金等四個主體的定增,募得資金總額2.18億元,目前也已有部分用於補流及償還借貸。
另需注意的是,由於天廣實僅有MIL62的研究進度靠前,其重點適應症PMN已完成臨牀III期全部受試者的入組並進入隨訪後期階段,其他管线與之相比明顯落後。因此,天廣實也提醒,公司各主要產品及其他在研產品距離提交新藥上市申請(NDA)尚需一定時間,短期內依賴於核心產品 MIL62 的相關收益。
這也意味着,即使未來MIL62率先獲批上市帶來銷售收入,天廣實依然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單一產品依賴的市場風險。
(科創板日報記者 鄭炳巽)
標題:“折戟”科創板與港交所後 天廣實轉战北交所 擬募資金額銳減近八成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849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