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強國建設:從嚴監管到促發展的雙重使命——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思考 | 光華觀點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1-07 00:50:22 熱度:18

導讀: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範化解風險,堅定...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範化解風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系主任劉曉蕾教授表示,這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非常重要,爲未來我國的金融發展指明了道路。對於此次會議中提到的金融工作要點,劉曉蕾教授進行了解讀。

全面加強金融監管

“這次會議強調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強調了監管的重要性。這是因爲由於金融的乘數效應,金融行業與任何其他行業都不一樣,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因此金融在全球都是強監管的,這有它的必要性,所以我國也不例外。”劉曉蕾教授說。

隨着新技術的發展,金融可能會出現新的業態,由於法律法規通常是滯後於技術發展的,這可能會出現一些監管的灰色地帶,這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比如隨着互聯網的發展,金融出現了一些新的業態,未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有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其他的新業態。那在這種狀況下,怎么辦呢?

在劉曉蕾教授看來,這次會議特別強調監管也是爲了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金融新業態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一項活動,判斷它是不是金融活動,是不是要被監管,不是看誰在做(是不是金融機構在做),也不是看是通過什么技術手段來做,而是需要判斷這個活動的本質是不是一項金融活動,如果是那就應該納入監管。”劉曉蕾教授說。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劉曉蕾教授指出,這次會議還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也就是說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也要看到金融對發展的重要作用。

“有很多企業破產,是因爲資金鏈斷裂,也就說明了沒有金融支持,企業是難以發展的。我們既要看到金融可能會帶來的風險,也要充分意識到金融對於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能因噎廢食,因爲它可能帶來風險就不去發展金融了。”劉曉蕾教授說。

展开全文

劉曉蕾教授表示,從這方面來看我們目前的金融監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有時會出現一件事由於不知道怎么精細化監管,但爲了嚴格杜絕風險就一刀切不允許去做了,這是非常遺憾的事。加強監管與促進發展,是金融事業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在防範風險的時候,要嚴格區分兩類風險,一類是違法違規道德敗壞的風險,另一類是正常經營的商業風險。嚴格監管,指的是第一類風險,要嚴格防範出現違法違規,出現逃廢債這類風險;而對於第二類正常商業經營的風險,應該是允許存在的,這類風險是正常的市場行爲,不需要去監管,也不是監管能夠降低的,而是應該通過有效市場對它進行正確的定價,高風險高收益是金融的本質。

“西方存在垃圾債市場,垃圾債又叫高收益債,對應高經營風險的企業,允許其發行利率較高的債券,也允許其有一定的違約率。高違約率是用高利率來平衡的,這是正常存在的經營風險,應該允許存在。” 劉曉蕾教授說。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劉曉蕾教授表示,這次會議提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目前我國存在大量的地方債,怎么化解呢?有長期,中期,短期,三個不同的應對方案。長期來看,還是要靠發展來解決,只有發展才是最終極的解決方案。經濟發展了,債務問題自然就解決了,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

而從中期來看,那就是在時間合適的時候,可以考慮對財稅制度進行改革。“我們94年的分稅制改革,極大的加強了中央的財政收入,有利於中央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也帶來了地方財權與事權不統一。未來時間適當的時候,可以考慮對這個財稅制度進行改革,實現事權與財權的統一。” 劉曉蕾教授說。

短期怎么辦呢?在劉曉蕾教授看來,現在正是從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轉型的大好時機。在過去非常長的時間裏,地方政府是依靠土地財政的,這種模式在過去很長時間裏支持了地方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這種方式難以持續。應該怎么轉型?要靠數據財政。

有效利用數據資產

在劉曉蕾教授看來,這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一是數字金融,這除了指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外,更多的應該是對數據資產的利用。

首先,要充分意識到數據資產的價值是巨大的。阿裏、騰訊、字節等這類的公司估值,可以達到上萬億。之所以它們能夠有這么高的估值,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爲擁有了巨大的數據資產,然後依靠這些數據做出了很多的創新應用,產生很大的價值。

“再進一步,以大模型爲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蓬勃興起,這也是我國的战略性行業,再次出現萬億級企業也是可期的,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數據的多少。可以說,數據對人工智能企業的成長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劉曉蕾教授說。

其二,數據資產和土地資產有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價值來自於一個處理器對它進行加工。如果沒有這個處理器,如果沒有平台,如果沒有APP把數據收集起來,那么這個數據就是沒有價值的。

劉曉蕾教授表示,所以這個處理器,企業也好,政府也好,因爲它們的加工賦予了這些數據的價值,所以也應該享受數據資產帶來的一部分收益權,也就是說政府在充分保護個人隱私與商業祕密的前提下,應該可以用所擁有的數據創造價值。

第三,怎么實現這些數據資產的價值。現階段需要各個地方政府進行創新並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涉及到數據資產和土地資產另外幾類不同。

在劉曉蕾教授看來,數據資產貶值很快,這跟土地不一樣,10年前的數據現在就不值錢了。數據是可以不停的產生,是可持續的資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數據的價值取決於對數據的理解、收集和使用。土地財政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數據財政是需要地方政府做很多事,才能把數據的價值真正挖掘出來。

最後,當前階段地方債的展期或者債務置換,確實是一種處理辦法。這樣可以把短期的問題,變成一個中長期的問題,將來就會有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

“總結來說,這次會議強調了一定要加強監管,這是重中之重。但加強監管的前提下,還是應該在監管的框架內充分搞活金融,實現金融爲實體經濟服務的初心,只有發展了,才能真正化解風險。”劉曉蕾教授說。

劉曉蕾,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主任,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系主任,金融學及會計學系教授,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項目執行主任,全國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她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學術論文曾多次獲得國內外獎項,包括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金融研究最優論文獎、美國西南金融協會最佳博士論文獎、美國西部金融協會最佳公司金融論文獎、亞洲金融協會最優論文獎、中國國際金融會議最優論文獎、中國金融研究會議最優論文獎等。她曾擔任學術期刊Financial Management的編委(Associate Editor)。現任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以及國際貿易問題雜志的編委,經濟管理學刊的聯合主編。她的論文曾發表於許多國內際頂級學術期刊,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Management Science,管理科學學報、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等。她曾獲得北京大學曾憲梓優秀教學獎。她的研究領域爲金融市場及公司金融,近些年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在加入北大光華前,她曾任教於香港科技大學,並取得終身教職(tenure)。



標題:金融強國建設:從嚴監管到促發展的雙重使命——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思考 | 光華觀點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99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