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之紫砂壺簡述(二)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0-04 16:52:04 熱度:72

導讀: 各位看官老爺,如果您覺得我說得有道理,麻煩用您高貴的金手指,點個關注跟收藏,謝謝! 紫砂陶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爲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即作品的外輪廓;神是一種令人感受體驗到的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

各位看官老爺,如果您覺得我說得有道理,麻煩用您高貴的金手指,點個關注跟收藏,謝謝!

紫砂陶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爲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即作品的外輪廓;神是一種令人感受體驗到的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度,一種陶質、陶色括高低肥瘦、剛柔方圓,怪異突兀等各種姿態。這四個方面能代表着的本質的美;態就是一件作品給人的第一眼印象,包含協調,統一,貫通才是一件完美的好作品!如果一味在壺的每一部分 爭長道短、論曲量直,而忽略其特質,那是有理無趣之論,而趣就是精神的東西。茶和茶具之所以怡養心靈成爲世界文化 的一個部分,也是由它們的審美價值決定的!

如何選一把現代好壺

上等的茶強調的是色香味俱全,喉韻甘潤且耐泡;而一把好茶壺不僅外觀要美雅、質地要勻滑,最重要的是要實用。空有好茶,沒有好壺來泡,無法將茶的精華展現出來;空有好壺沒有好茶,總叫人有美中不足的感覺。

一把好壺究竟應具備什么條件?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壺便是好壺?當然,名家因本身藝術造詣較深,其作品自有一定水准,雖非每一把都是好壺,但至少也不至於差到那裏。而一把壺的優劣,除了依個人主觀的偏好(有人愛花貨、有人愛方壺)爲出發點外,大概可以用兩個標准來判斷。

展开全文

一是壺的造型結構性,二是壺的實用性。

壺的造型結構

一把壺的完成需由多部分相組合才行。其組合是否合乎理想,合乎物理性質,是評斷這把壺好壞的基本要件。以下就茶壺三要素壺嘴、壺把、壺身三部分的組合加以敘述。

三點成一直线:壺的嘴(出水口)、壺把、鈕必須成一直线,換句話說,就是三點要對直(少數特殊造型除外)。

比例要勻稱:各部分組合比例,應力求勻稱,同時要展現出落落大方的空間感。

出水順、握感輕:壺嘴的出水務必順暢,手握壺把時,握感應力求輕盈、不費力。

一體成型感: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接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

茶壺的外觀

茶壺的外觀可從多方面加以考慮。

美觀:近年來,市面上所推出的茶壺形式琳琅滿目,或高或矮或圓或扁,或幾何形狀或瓜果形狀。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點,因此,所謂的美並沒有一定的標准可言,只要合乎您的心意即可。

重心要穩:用手提起茶壺是否感覺順手?重心是否恰到好處?端看該壺壺身與壺把的設計是否精准。購买新壺時,不妨要求賣主在壺中裝入約壺容量 3/4 的水。用手提起茶壺,緩緩倒水,如果感覺很順手,即表示該壺重心適中、穩定,是一把好壺。如果提壺需用力緊握壺把才得以平穩的話,即表示此壺的重心位置不對。除了重心要穩之外,左右也需勻稱。拿起壺蓋時,壺口要平、要圓。出水需急、長、圓:出水首先要剛直有勁,水束又長又圓,同時,傾倒壺水時,若能使壺中滴水不剩,即表示是一把好壺。

壺蓋、壺身緊密吻合:壺蓋與壺身的緊密度愈高,愈不會使茶香流失,壺蓋與壺身緊密吻合的茶壺才是一把好壺。壺蓋與壺身緊密度的測試方法是,茶壺裝水約 1/2~3/4,用食指 緊壓蓋上氣孔,傾倒壺水看看,若滴水不流即表示兩者緊密度極高,反之,松开氣孔,則正常流水,另外,用食指緊壓茶壺壺嘴,顛倒壺身,若緊密度夠,則壺蓋不會掉落,一旦松开食指,壺蓋便會掉下來。

聽聲音:茶壺因燒制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會有些差異,因而聲音也就有清脆鏗鏘或混濁遲鈍之分。究竟清脆較好或是混濁聲較佳,並無一定標准。不過,根據多數行家認爲,聲音較清脆鏗鏘的壺,較適合泡發酵、香氣高的茶(如生茶);聲音較混濁遲鈍的壺則適合泡重發酵、韻味低沉的熱茶。

辨別壺聲的方法是,將茶壺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輕彈壺身。在此必須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宜興陶土因含有石英成分,故制成茶壺後,放在燈光下照照看,可看出點點金光,這是其它地方陶土所沒有的特色。

紫砂壺的類別

紫砂茶具的造型式樣非常豐富。長期以來,紫砂藝人在觀察和研究自然形體,並吸取古青銅器、玉器等工藝美術品造型特點的基礎上,設計和生產茶壺、花盆及花瓶等,紫砂茶具的造型,大致可分爲五大類:

1. 自然形象的變形。取材自自然界中瓜 果花木、魚蟲鳥獸等形象而加以簡化,結合實 要求而變形,如竹形壺、梅花壺、松壺、柿子 壺、蓮子壺、葵花壺,等等,統稱“花貨”。

2. 幾何形體的造型。以不同的幾何形體 作爲藝術造型,這類產品有各式的方形壺、圓形壺、直筒壺及雙棱形壺,等等,統稱“光貨氣”。

3. 仿古造型。取材於古代文物的造型,如仿照青銅器、 漢簡、玉器、秦漢瓦當等所創制的茶壺,其形象質樸雅致,古趣盎然!

4. 現代用具造型。參照汽車、手推車、石磨、木箱、皮革制品、竈等造型,並結合浮雕、鑲嵌等技法,表現方法日趨豐富。

5. 微型刻壺。自明代以來,壺式發展日趨完美。微型壺雖古已有之,但由於紫功中存在石英砂粒,進行砂微刻有許 多困難。最常見是刻380多字的《心經》全文。

前人流傳下來的紫砂壺品類都有一定的名稱,現仍流行 的還有數十種,如洋桶、掇球、石硬、一粒珠、龍蛋、四方、八 方、梅扁、竹段、魚化龍等。洋桶、壽星、一粒珠等屬民間式樣, 十分簡單樸實。但同樣是做一個洋桶,普通工人與高手間便 有極大的不同,前者所作往往只是一件粗陋的曰常器皿,後 者所作卻能作爲藝術品達到細致精密、造型嚴整。

紫砂壺的线、形

紫砂壺在造型上“方非一式,圓非一相”,近3000多種,總體上無非是形體與线的變化運用。而线的運用,可使原來的 形體變得安穩渾厚,或活潑輕巧,富有藝術韻味。

燈草线是一種細如毛线、燈草般的圓线。最常見的是 用在壺口和壺底上,也有用於壺的腹部。它的作用是交待形 體的起止,增強裝飾效果,增加造型應力,避免燒制時產生變形。

子母线又稱文武线,用於壺的口蓋組合、盆口沿的一 種雙线。它首先是爲了增加壺口部分的應力,減少變形,不僅 使造型更爲厚重,而且有一定的裝飾效果。一般要求上粗下 細,稱爲“天壓地”。

雲肩线是壺頸部、盆漂口下沿等轉折部分常用的线 條。要求勻淨清晰,能增強造型的韻律和節奏感。

凹凸线及皮帶线在壺腹部使用的凹凸线、皮帶线,可 使造型富有變化,顯得莊重大方。其粗細、厚薄、寬窄的變化, 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有的壺腹是由上下兩塊泥片鑲接而 成的,如果加上一道窄而薄的皮帶线,不僅會增強牢固性,遮 蓋接縫,而且會取得一種整體和諧的藝術效果。

凹肩线是壺肩部分的一種线,能加強形體的穩重感和以上這些线都是水平方向的。還有垂直或傾斜的线,稱爲“筋紋”。雲水紋、菱紋、荷花紋這些幾何形紋有規律地布滿形體全身,要求氣韻貫通、线條流暢,使壺體在有限的空間中顯得空靈活潑!

筋襄线,是指從上到下在形體上所作的若幹垂直线,如蒜頭一般隨壺的蓋頸、肩、腹,貫通到底。凡是這種造型的壺, 又稱“筋囊式”。

抽角线與折角线這是方形壺面與面之交接處的线,使兩面或四面鑲接時更爲縝密,可大大降低次品率。這種抽角线要求制壺者對泥的收縮率有精確的計算,否則中线會不挺括,古代的漢方壺就以這種线見長,方壺比圓壺要難做,也難得。

茶壺的品質

茶壺的制作方法有手拉、挖塑及灌漿三種,每一種的價值多少有些差異。外行人很難從外觀判斷是屬於何種。此時不妨抓起壺蓋,仔細端詳壺身內部情形即可明白。一般而言,手拉坯較爲粗糙,挖塑壺會留下力刻痕跡,灌漿壺則會有模痕。

如何養壺 擁有一把好壺固然可喜,但若不懂養壺或養護方法不當,則枉然擁有好壺。所以不論您所擁有的是名家壺、古董壺,或以造型取勝的現代茶壺,唯有依賴平日細心的保養,才能使您的愛壺有如“良駒遇伯樂”一般,顯示出本身的潤澤。養壺的目的除了使茶壺更光潤亮麗之外,更因陶壺(或石壺)本身自有吸附茶質的特性,因此,一把保養得當的茶壺,更能產生“助茶”的功效。

養壺就如同栽種樹苗,拔苗助長式的養壺方式或許能一時奏效,卻失自然。唯有靠平日的耐心維護與保養,絕對不可操之過急,才能使您的心血充分展現在茶壺身上。

新壺的養護

新壺在使用之前,必須先做一番處理。這就如同船只在制造完成後,航行之前,必須舉

行一場隆重的下水典禮一般。目前比較受到認同的新壺處理法可分爲兩種,其一爲傳統式,另一爲簡便式。

傳統式

取一口鍋,充分洗淨,不可帶半點異味。在鍋內裝水,水深大約可淹過整個茶壺二釐米以上,然後放入新买的茶壺。

接着用小火慢慢加熱,等到水沸後,放入一大把重火烘焙的茶葉,大約煮三分鐘。然後,把已經衝开的茶葉撈起,繼續用小火煮三十分鐘。取出茶壺,放在幹燥又無異味之處,讓茶壺自然陰幹。

不過,也有人省略掉放茶葉的步驟,只用清水煮新壺。至於孰勝孰劣,但憑個人喜好,無一定論。總之,兩者的主要目的,都是要將壺身毛細孔中的粉末逼出來,去除土味、雜質與壺身表面上的一層薄蠟。

簡便式

首先,在陶壺內灌滿冷水,倒掉之後再灌滿溫水;倒掉之後,第三次再灌入沸水。也就是以漸次增加水溫的方式,逼出壺身毛細孔中的粉末。同時取一枝小牙刷,先在熱水裏浸泡三分鐘,當牙刷的刷毛軟化後,沾上牙膏,把陶壺的裏裏外外刷一遍。經過這幾道工序之後,即可除去新壺的土味、雜味與蠟質。

最後,再用沸水衝淋新壺的裏裏外外。經過這一番隆重的“下水典禮”之後,新壺即可正式“下海”,供人衝泡了。

紫砂壺的養護

養壺其實並沒有特別的訣竅,只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與日常保養,久而久之,您的愛壺就會散發出自然油潤的光澤。

根據一般養壺專家的說法,養壺可分爲以下幾個重點。

泡茶之前先衝淋熱水:泡茶之前,宜先用熱水衝淋茶壺內外,可兼具去黴、消毒與暖壺三種功效。

1.趁熱擦拭壺身:泡茶時,因水溫極高,茶壺本身的毛細孔會略微擴張,水氣會呈現在茶壺表面。此時,可用一條幹淨的細棉布,分別在第一泡、第二泡的浸泡時間內,分幾次把整個壺面拭幹,即可通過熱水的溫度,把壺面擦拭得更光潤。

2.泡茶時,勿將茶壺浸在水中:有些人在泡茶時,習慣在茶船內倒入沸水,以達保溫的作用,也有人喜歡把壺浸泡在茶湯裏,以爲這樣可以養壺,實際上不然,這兩種做法對養壺都無正面的功效,反而會在壺身上留下不均勻的色澤。

3.泡完茶後,倒掉茶渣:每次泡完茶,應倒掉茶渣,用熱水衝去殘留在壺身的茶湯,以保持壺裏壺外的清潔。

4.壺內勿浸置茶湯:泡完茶後,務必把茶渣與茶湯都倒掉,用熱水衝淋壺裏壺外, 然後倒掉水分。有些人以爲把茶湯留置在壺內,可達到養壺的功效,其實不然,一旦產生異味,反而對茶壺有害。所以泡完茶後,應保持壺內幹爽,絕對不可積存溼氣,如此養出來的壺才能顯出自然的光潤。

5.陰幹時應打开壺蓋:把茶壺衝淋幹淨後,應打开壺蓋,放在通風易幹之處,等到完全陰幹後再妥善保存。

6.避免放在灰多之處:存放茶壺時,應避免放在油煙、灰塵過多的地方,以免影響壺面的潤澤感。

7.避免用化學洗潔劑清洗:絕對不可用洗滌靈或化學洗潔劑涮洗陶壺,不僅會將壺內已吸收的茶味洗掉,甚至會涮掉茶壺外表的光澤,所以,應絕對避免。

——————————部分資料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標題:茶文化之紫砂壺簡述(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31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