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之爭”降溫,光伏生死局無解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7-20 16:51:16 熱度:17

導讀: 請輸入圖說 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 撰文/ 陳鄧新 編輯/ 李覲麟 光伏賽道,又有了微妙的變化。 日前,隆基綠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9家企業籤署了“關於矩形硅片組件尺寸標准化的倡...

請輸入圖說

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

撰文/ 陳鄧新

編輯/ 李覲麟

光伏賽道,又有了微妙的變化。

日前,隆基綠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9家企業籤署了“關於矩形硅片組件尺寸標准化的倡議”,對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組件尺寸標准化達成了共識,即組件尺寸爲2382mm*1134mm、組件長邊縱向孔位距爲400mm/790mm/1400mm。

這意味着,光伏的尺寸標准統一之路,邁出了第一步。

光伏巨頭們早已殺紅了眼,爲何出現彼此妥協的一幕?盡管开了個好頭,但“尺寸之爭”遠遠沒有結束?市場從“紅海”走向“血海”,首當其衝的是誰?

無奈妥協,只爲降本增效

達成共識,實屬不易。

據“華夏能源網”報道,相關討論至少持續了三輪,中間不乏曲折和艱難,中間好不容易接近圓滿卻有企業節外生枝,令談判一度談崩。

所幸,最終沒有不歡而散。

更爲重要的是,光伏巨頭們決定共同成立“光伏組件尺寸標准化研討組”,形成定期溝通及協同機制,推進新一代矩形硅片其他版型組件尺寸的標准化,以促進光伏行業健康發展。

換而言之,尺寸標准化沒有結束,或還有下文。

展开全文

畢竟,這次的共識僅聚焦於矩形硅片中版型組件,其他版型的矩形組件並未得到統一,更不用說方形硅片這個“主战場”了。

不難看出,光伏的尺寸標准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請輸入圖說

降本增效成爲行業的共識

之所以如此,與行業的生態有莫大的關系。

近年來,光伏景氣,賺錢效應肉眼可見,從而新玩家層出不窮、老玩家“赤膊上陣”,賽道變得人聲鼎沸。

關於此,從資本市場也可見一斑。

據公开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衝刺IPO的光伏企業共有18家,其中8家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此背景下,產能大爆炸。

對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祕書長劉譯陽透露,光伏全產業鏈2023年年底有效產能預計達到700GW以上。

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日前表態:“能源轉型共識已經形成,行業規模還會增長,但階段性過剩的局面隨時都可能發生,可能是下個月、下個季度,也可能是下半年或是明年。”

內卷加劇之下,降本增效成爲行業的基調,尺寸統一的聲量越來越高。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鋅刻度:“型號越多,與之配套的產業鏈就越復雜,造成不必要的內耗,也降低了生產效率、增加了制造難度、放大了庫存風險、遏制了產業規模化。”

換而言之,光伏巨頭們妥協,也是無奈之舉。

存量難動,商業利益無法放棄

盡管如此,“尺寸之爭”仍將成爲光伏的主矛盾。

首先,尋求差異化競爭力。

“尺寸之爭”表面看是設計理念不一樣,實則是爲了尋求差異化競爭力,每種尺寸都要配套不同型號的硅片、玻璃、背板、膠膜等物料,以及配套不同的電站方案,從而形成一個獨特的產業體系。

如此一來,築高了商業壁壘。

須知,差異化是企業“護城河”的底座,差異化越明顯則企業的競爭優勢越大,競爭優勢越大,則商業價值越高,從而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哈佛大學商學院著名教授邁克爾·波特曾表示:“競爭優勢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低成本優勢,一種是差異化。其中差異化會帶來更爲明顯的競爭優勢,因爲差異化意味着商家可以在一個自己熟悉或擅長的領域擊敗爲數不多的競爭者,意味着商家可以巧妙地將競爭場景轉移到自己熟悉的環境當中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光伏巨頭們熱衷“尺寸之爭”,追求建立體量優勢與供應鏈優勢,也無可厚非。

其次,爭奪話語權。

多年以來,光伏賽道一直上演着“城頭變幻大王旗”,不少響當當的企業成爲時代的“眼淚”,因而“軍備競賽”已成爲行業的常態。

“尺寸之爭”,就是這個常態的具象化。

以方形組件爲例,隆基綠能爲182陣營的代表,TCL中環爲210陣營的代表,雙方針尖對麥芒。

2022年,隆基綠能的淨利潤爲148.12億元,同比增長63.02%;TCL中環的淨利潤爲68.19億元,同比增長69.21%。

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隆基綠能的淨利潤爲36.37億元,同比增長36.55%;TCL中環的淨利潤爲22.35億元,同比增長71.90%。

顯而易見,隆基綠能的基數更大,但TCL中環的增速更快。

請輸入圖說

圖源:同花順

一名市場人士告訴鋅刻度:“TCL中環跳過182,直接上210,不是爲了避开隆基綠能,而是試圖憑借更大尺寸的成本優勢進行彎道超車。”

再次,已下重注。

爲了生存與競爭,光伏巨頭們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與精力,這些不可能輕易放棄,自然成爲尺寸統一的阻礙。

以182陣營與210陣營爲例,如若統一採取210mm方案,之前重金打造的生產线則報廢,誰也不愿意承擔這個成本,反之亦然。

至於,採取新的尺寸路线,則會招致雙方的共同反對。

正因爲如此,選擇從新興的矩形組件打开突破口,行業共識才終能凝聚。

行業洗牌,跨界者首當其衝

相比尺寸統一,光伏行業的洗牌步伐或更快。

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87.41GW,同比增長59.3%;2023年1月至5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爲61.21GW,同比增長158%。

如此高景氣,渴望分一杯羹的不在少數。

據PV-info統計,僅2022年,跨界光伏的企業數量就高達75家,涵蓋玩具、遊戲、房地產、園林建設、畜牧養殖、汽車制造等,跨界投資的資金超3078億元。

而2023年上半年,也有超過15家企業發布進軍光伏的計劃。

與之對應的是,光伏產品價格走低。

譬如,光伏組件2022年的價格一度突破2元/瓦,如今最低報價已跌破1.2元/瓦,而硅料價格更是跌至不足四分之一。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日前表示:“任何一場盛宴之後注定迎來一場盛战,歷史從來沒有例外。所有沒有海外營銷力的、沒有品牌的二线三线(企業)都擠在這個‘寺裏’,僧多粥少,‘住持’又只看價格,不問芳華,接下來只會僧更多粥更少。”

此背景下,跨界者或首當其衝。

對此,“清流工作室”有過報道:“光伏行業存在技術和資金的壁壘,相對於新進玩家,頭部光伏廠商多年來積累了更多的研發、渠道、規模等方面優勢。跨界光伏企業因對行業不夠了解,在產能過剩背景下或更容易被‘淘汰出局’。”

譬如,金剛玻璃跨界光伏之後,更名爲金剛光伏,試圖尋找第二曲线,但2022年產量僅佔實際產能的兩成左右,從而遭至深交所問詢。

請輸入圖說

金剛光伏一直虧損

總而言之,光伏賽道競爭壓力日益嚴峻,爲此行業嘗試尺寸統一的方式減少內耗,但更爲重要的是加碼研發投入,從而不斷迭代技術,從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

那么,風物長宜放眼量。



標題:“尺寸之爭”降溫,光伏生死局無解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73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