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市場經濟與大衆爲善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2-21 16:50:04 熱度:5

導讀: 市場經濟是順應人性的,而理解市場經濟則似乎有些“反人性”。通觀歷史,除了市場經濟,大概沒有任何一項制度,能夠爲人類創造力的釋放提供如此巨大的空間,爲人類社會帶來如此驚人的財富積累,並爲人們的生產和生...

市場經濟是順應人性的,而理解市場經濟則似乎有些“反人性”。通觀歷史,除了市場經濟,大概沒有任何一項制度,能夠爲人類創造力的釋放提供如此巨大的空間,爲人類社會帶來如此驚人的財富積累,並爲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創造出如此日益豐富的多樣性。但很吊詭的是,除了市場經濟,也很難找到另一種制度,會遭遇到如此之多的誤解和不當指責。

市場經濟遭遇到的最常見的指責之一,就是它讓富人更富而窮人更窮。而實際上,市場經濟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給人類社會帶來最多財富總量的經濟制度,也是迄今改善了最多普通人福利境況的經濟制度。

一、工業革命改寫人類命運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著名經濟史學家格雷戈裏·克拉克教授說過一段話,大意是,人類歷史上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發生在1800年前後的工業革命。其他事件或許有趣,但是不關鍵。

爲什么工業革命在人類歷史上如此重要呢?原因在於工業革命之前漫長的人類歷史,其實是一部在溫飽线上下徘徊的歷史,而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生產率的持續增長則徹底終結了這一進程。

著名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生活在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展开的英國,卻對工業革命的劃時代意義缺乏足夠的估計。他認爲,人類社會將一直保持此前漫長歷史的一個基本特徵:人類社會當中人口的增長速度,要遠高於產出特別是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因此,當糧食產量不能滿足人口增長所產生的需求的時候,就會不可避免地爆發战爭、飢荒、瘟疫等來大幅度削減人口規模,如此循環往復。工業革命之前的歷史,也就因此被命名爲“馬爾薩斯陷阱”或者“馬爾薩斯循環”。

工業革命之後,這個藍色星球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從“馬爾薩斯循環”中掙脫出來。產業革命开啓的廣泛而持續的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絕不只是金錢意義上的財富擴張,也不只是堅船利炮和各種奇技淫巧。它意味着更幹淨的廁所、更衛生的飲食、更宜人的居所、更環保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更低的嬰兒死亡率、更長的預期壽命、更多更豐富的消費和闲暇……也意味着更加文明的社會和更加和平的世界秩序。一句話,工業革命成爲人類現代文明和前現代文明的一道明確的分水嶺。

令人矚目的中國經濟發展奇跡,也得益於通過改革开放充分利用了工業革命之後經濟全球化提供的歷史機遇。在短短四十余年的時間裏,中國社會就總體上成功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轉變,“中國制造”也在21世紀迅速成長爲世界經濟舞台上舉足輕重的力量。

展开全文

二、市場經濟爲創新提供動力

但工業革命不是憑空發生的。

很多人望文生義地將工業革命理解成——一場由一批特定技術革新外生推動的生產革命。很多關於工業革命的敘事,大體上都是這樣的:以瓦特改良蒸汽機爲代表的一系列技術進步橫空出世,然後它所代表的先進生產力就順理成章地推動了生產關系的變革,而佔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的變革,又帶來了整個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使得上層建築不得不發生相應的變革,於是整個世界的面貌煥然一新。

這個說法不能說全錯,但也的確包含着對於歷史唯物主義的誤讀。由蒸汽機改良爲代表的特定工業技術發明,它的發生離不开一些重要的制度基礎。實際上,如果沒有市場經濟一系列機制和組織的加持,工業革命就根本不可能發生,更不可能跨越國界向全球擴散。

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技術變革,並不起源於某個驚才絕豔的靈光一閃,也不是有了創意之後就一蹴而就。和瓦特同時代的還有其他人也在進行類似的探索,而瓦特從着手蒸汽機的改良到他改良的蒸汽機被廣泛接受,中間經歷了二十年的漫長的過程。而且,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瓦特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一直保持百折不撓的韌性。恰恰相反,在這一過程中,他時常因爲受挫而產生強烈的悲觀情緒,屢次試圖放棄這一研究。他之所以能堅持,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的先後兩位企業家合夥人鍥而不舍地鼓勵和支持。

那么,他的看似希望渺茫的技術研發,爲什么能夠獲得企業家的大力支持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企業家預期到,一旦瓦特研發成功,就會爲自己的公司帶來難以估量的巨大利益。而這就離不开市場經濟這一制度基礎了。如果沒有現代市場經濟所獨有的,以有限責任和法人財產爲基礎的現代公司組織,沒有尊重知識產權的專利制度,沒有以私有產權爲基礎的價格—利潤機制,沒有對創新者的剩余索取權的保護,瓦特和他的支持者就不可能擁有改變人類歷史的足夠激勵。

三、與大衆爲善的市場經濟

和其他經濟制度相比,市場經濟的一大特點是對普通人相當友善。一個身體健康、常識健全的普通人,無需超常的聰明才智,也無需超高的道德水准,只要有機會參與市場活動,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釋放自己的聰明才智,改善自己和親友的處境,並在這一過程中造福社會。這也正是當初採用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紛紛選擇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根本原因。

換個更淺顯的說法吧。市場經濟的一大奇妙之處在於,它允許甚至鼓勵每個普通人爭取自己的利益,並且能夠有效地協調不同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動,使得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高度兼容。這就是亞當·斯密大名鼎鼎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市場經濟所協調的,正是千千萬萬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這些人都擁有一些關於世事的知識,但都很有限,因而對整個世界缺乏足夠長遠和宏觀的視野。他們大都心懷善念,遇到弱者會同情,也會在適當的時候施以援手。但他們也不是道德上的聖人。比方說,在打麻將的時候,也可能會偶爾偷瞄一眼上家或者下家的牌。

市場經濟的這一神奇力量,不僅在工業革命之後讓西歐和北美崛起一批發達國家,而且讓很多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十余億人口在這一過程中擺脫了貧困。其中,中國的表現尤其亮眼。自改革开放以來,中國有超過7.7億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的標准,這一時期中國脫貧人口佔到全球脫貧人口的70%。人類歷史上迄今除了市場經濟之外,還有兩種曾經被數十億人的國度採用過的經濟體制:以自然經濟爲主、小商品交換的傳統習俗經濟和中央計劃經濟。很難想象,在其他兩種經濟體制下,能夠讓如此大規模的人口如此迅速地脫貧。

四、經濟學者有責任澄清關於市場經濟的誤解

市場經濟遭遇的誤解還很多,對於這些誤解的澄清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本文非常粗淺地展示了市場經濟對於普通人的友善。爲什么以經濟研究爲職業的人,要花時間來澄清這樣的問題呢?一個基本原因是,市場經濟受到的誤解和指責太多了。對於一個仍然處在市場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些誤解和指責就像鏡面上的灰塵一樣,需要“時時勤拂拭”。否則,就可能在公衆當中引起對於市場越來越大的敵意,從而阻礙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前些年的實踐就印證了這一點。

市場經濟爲什么長期受到諸多不當的誤解和指責呢?至少有兩個原因不容忽視。

第一個原因已如前所述,理解市場經濟的規律相當反常識。智力超群的人中俊傑,也難免對市場經濟產生深深的誤解。賢如愛因斯坦,照樣無視市場經濟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福利,而一度選擇鼓吹計劃經濟。美國第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自命不凡而且以高智商享譽學界的保羅·薩繆爾森,也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對於計劃經濟的樂觀期待。

第二個原因則是,市場經濟是一種極其寬容的制度。無論無心的誤解者,還是刻意的批評者,甚或惡意的詛咒者,都不僅往往不會受到市場的懲罰,而且還可能從市場上獲得極爲可觀的收益。在今天的輿論場上,無論中外,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應忘記,薩繆爾森本人就是市場經濟的巨大受益者。如果他沒能有幸生活在一個發達的市場經濟當中,根本不可能寫出他那本宣揚“市場失靈”論並且廣受歡迎的教科書,更不要說從中獲取價值不菲的版稅收入了。

考慮到市場經濟爲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福祉和經常遭受的普遍誤解,經濟學者在專業學術論文寫作之外,還有責任通過公共寫作的方式,向社會普及那些看似反常識的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直到這些規律終於符合大衆的常識。

[作者李輝文爲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經濟學教授、區域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研究興趣爲城市化與經濟發展、制度經濟學、世界經濟和經濟思想史,出版有《現代比較優勢理論研究》、《大國經濟學》(合著)等。]



標題:原來如此|市場經濟與大衆爲善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664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