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闢謠裁員3萬人,兩大“王牌”面臨增長挑战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2-11 16:51:13 熱度:4

導讀: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莫恩盟 編|深海 一則裁員3萬人的網傳消息,將家電巨頭海信推至輿論熱議的話題中心。 面對甚囂塵上的裁員傳聞,海信火速發布聲明進行闢謠稱,目前網絡流傳的關於海信裁員的相關數據信息...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莫恩盟 編|深海

一則裁員3萬人的網傳消息,將家電巨頭海信推至輿論熱議的話題中心。

面對甚囂塵上的裁員傳聞,海信火速發布聲明進行闢謠稱,目前網絡流傳的關於海信裁員的相關數據信息,均爲不實猜測。海信表示,和大多數企業一樣,其會根據企業業績和個人績效在年末進行適度調整,且近半年來公司仍在持續招聘。

回顧海信的發展,頗具傳奇色彩,其前身爲創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青島無线電二廠。從生產半導體收音機起步,到一步步深度電視產業,再到一次又一次通過資本運作不斷拓展業務覆蓋面,海信逐步成長爲擁有衆多品牌和5家上市公司的全球家電巨頭。

然而,作爲海信旗下兩家頗爲重要的上市公司,海信視像與海信家電當前均面臨業績增長壓力。今年前三季度,海信視像的營收增速放緩,歸母淨利潤更是下滑近兩成。而海信家電前三季度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創下了歷史新高,但增速卻不及上年同期。尤其是在第三季度,海信家電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3萬人失去工作?海信闢謠:不實猜測

天眼查資料顯示,海信是特大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以數字多媒體技術、 智能信息系統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綠色節能制冷技術、城市智能交通技術等技術爲支撐,涵蓋多媒體、家電、IT智能信息系統和現代地產的產業格局。

據藍鯨新聞報道,日前,多位自稱爲海信員工的人士在網絡社交平台發布消息稱,“海信集團正面臨大規模裁員,員工數量從十一萬人減少至八萬人,裁員比例可能在20%-30%之間。”另有認證爲海信家電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台表示,“一半一半,下周會出名單,整體30%,分年前和年後兩波。”

藍鯨新聞就此事向多位海信旗下員工求證,他們均表示有所耳聞,但具體計劃與比例並不清楚。其中一位校招員工表示,自己已收到裁員通知,主要針對應屆和社招新人,目前其正就補償方案與公司積極溝通。不過,也有海信的在職員工稱,“網上消息過於誇張,具體裁員人數可能沒那么多,但是整體來說今年訂單要比往年少。”

雷達財經從海信官網了解到,作爲國內知名的家電公司,海信集團業務版圖之廣、品牌影響力之大,均爲業界所矚目。目前,海信集團不僅坐擁海信、東芝電視、容聲、gorenje、ASKO等多個知名品牌,還在上海、深圳、香港、東京四地擁有五家上市公司,它們分別是海信視像、海信家電、三電控股、乾照光電和科林電氣。

展开全文

據海信視像、海信家電、乾照光電、科林電氣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前述四家公司的在職員工數分別爲18038人、56240人、2227人、2888人。另據同花順iFind顯示, 三電控股的員工數爲5608人。據此計算,海信集團旗下僅前述幾家上市公司的累計員工數便超過8.5萬人。

而在今年10月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上,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更是透露,海信在全球範圍內的員工總數已超過10萬人,其中外籍員工2.5萬人,已初步形成了歐洲、美洲、東盟、中東非、亞太和中國區——全球“5+1”區域中心的研產銷一體化布局。

面對網絡上引發熱議的裁員傳聞,12月10日,海信集團品牌部通過海信官博發布一則聲明進行回應。聲明提到,目前網絡流傳的關於海信裁員的相關數據信息,均爲不實猜測。海信還表示,對一些媒體和自媒體通過刻意誇張裁員數量和比例“博流量”的惡劣行爲,其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相關責任。

海信強調,和大多數企業一樣,海信也會通過考評機制進行人力資源配置,每年年末會根據企業業績和個人績效進行組織和員工的適度調整,“對公司中高層和普通員工一視同仁,各層級有進有出”。

而在此次發布的聲明中,海信還透露,其近半年來仍在持續招聘。今年下半年以來,海信不斷擴展就業渠道,目前已經招聘了700名以上的2025屆大學畢業生。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其實這不是海信第一次被裁員傳聞所困擾。早在2020年,網絡上就曾流傳過海信將裁員1萬人的消息。彼時,海信集團品牌部也曾出面回應,其表示,網絡上已有的關於海信定量裁員的信息,其中數據並不屬實。

不過,海信當時雖否認了裁員的規模,但給出了“末位淘汰”的說法。海信在聲明中坦言,受全球疫情影響,家電行業國內外市場均出現較大規模下滑。由於海信海外業務收入佔集團整體收入已超過40%,經營形勢更加嚴峻。海信集團和所有企業一樣,面臨渡過難關、保住數萬名優秀員工飯碗的艱苦挑战。

爲了渡過這次難關,海信集團當時採取高管帶頭降薪、通過末位淘汰加速員工隊伍“優勝劣汰”等措施。海信認爲,此舉是爲了激發全體員工鬥志,層層傳遞壓力、提高系統效率,以穩住業績,且通過逆境鍛造更加健康的企業肌體。

靠並購做大做強

海信的前身,是創辦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的國營青島無线電二廠。1969年,青島無线電二廠成立,這家工廠的成立標志着海信長達數十載的創業徵程正式拉开了序幕。彼時,青島無线電二廠主要生產半導體收音機。

不過,僅僅一年之後,青島無线電二廠便成功研制出山東省首台電子管式14英寸電視機,爲山東省內電視制造業填補了空白。之後,以青島無线電二廠爲主體,聯合電子元件八廠、市南紙箱廠、重工具廠等四家單位共同組建的青島電視機總廠於1979年正式問世。

1984年,青島電視機總廠引進當時世界一流的彩電生產线,推出了第一代青島牌彩色電視機。到了1993年,隨着中美合資青島AT&T通訊設備服務有限公司的成立,公司正式涉足通信技術領域,开始布局3C產業格局。

而海信這個名字的由來,也可以追溯至這一年。當年,隨着《商標法》的頒布,公司大膽決策在全體員工中發起了一場徵名活動,最終總工程師錢鐘毓提出的“海信”二字脫穎而出,寓意着“海納百川、信誠無限”。同年3月,新商標“海信”正式注冊。

在電視行業一步步穩固根基後,海信的“野心”越來越大。1996年,海信在國內高起點地引進變頻技術,成立空調公司。1997年,中國第一代變頻空調在海信誕生。

而在海信後續發展的過程中,收購兼並等資本運作策略可以說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也爲海信的不斷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1997年3月,海信通過資本運作,先後購並貴陽華日電視機廠、遼寧金鳳電視機廠,分別成立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和遼寧海信電子有限公司,自此海信資本運營的“槓杆”伸向全國。

一個月後,海信剝離電視產業核心資產在上交所上市,海信電器(現更名爲“海信視像”)借此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進入千禧年後,海信進一步加快了發展的步伐。2001年,海信推出了國內首款CDMA彩屏手機,引領了手機市場的新潮流。2002年,海信與日本日立公司攜手合作,正式涉足商用空調領域,進一步拓寬了業務範圍。

2005年9月,海信與科龍籤訂股權轉讓協議,以6.8億元的出價收購科龍。至此,這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創立的廣東珠江冰箱廠的公司,正式成爲了海信集團旗下的一員。2018年,海信科龍更名爲海信家電,並沿用至今。

而海信新世紀的收購動作,遠不止於此。2015年,海信集團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液晶之父”夏普在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並獲得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巴西除外)。

2017年11月,海信再次出手收購了東芝電視,將東芝電視的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納入麾下,並獲得了東芝電視40年的全球品牌授權。

2018年,歐盟委員會批准了海信集團並購斯洛文尼亞知名家電制造商gorenje的交易。同年,瑞典國寶級家電品牌ASKO隨gorenje一同加入了海信大家庭,海信的品牌矩陣借此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到了2021年,海信家電再度發力,完成了對日本三電的收購。

去年1月,海信視像通過對外投資,成功取得了乾照光電的控制權,並成爲其控股股東。今年9月,科林電氣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已正式變更爲海信集團旗下的海信網能。

兩大“王牌”面臨增長挑战

雷達財經通過海信官網獲悉,2023年,海信全年實現營收2022億元,利潤總額達到136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海外市場爲海信貢獻了858億元的收入,佔整體營收的比重高達42.5%,彰顯出其在全球市場的強勁競爭力。

海信強調,在以顯示爲核心的B2C產業(面向消費者的業務)領域,海信始終保持着全球行業領先地位;同時,在智慧交通、精准醫療和光通信等新興B2B產業(面向政府與企業的業務)方面,海信也佔據了全國乃至全球的前沿位置。

不過,在此次針對裁員傳聞發布的回應聲明中,海信也向外界袒露了公司當前面臨的挑战:“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企業經營面臨着較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战”。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海信集團龐大的企業體系中,海信視像與海信家電無疑是構成其商業版圖的兩塊重要拼圖,無論是從營收貢獻還是員工規模上來看,這兩家公司均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2023年,海信視像實現營收536億元,海信家電實現營收856億元,二者合計佔據海信營收的大半壁江山。

據了解,海信視像主要從事於顯示及上下遊產業鏈產品的研究、开發、生產與銷售,而海信家電的主營業務則涵蓋冰箱、家用空調、中央空調、洗衣機、廚房電器、環境電器、商用冷鏈、模具等領域。不過,海信的這兩張“王牌”,當前也面臨着業績增長的壓力。

具體來看,海信視像前三季度錄得406.5億元的營收。雖然同比實現3.63%的增長,但這一增速與上年同期20.65%的增速相比已明顯放緩。而海信視像前三季度13.1億元的歸母淨利潤,同比更是直接出現近兩成的下滑,顯示出其在盈利方面面臨的挑战。

至於海信家電,目前也同樣出現營收增速放緩的情況。今年前三季度,海信家電705.79億元的營收同比實現8.75%的增長,而2020年至2023年同期,海信家電的營收增速均在13%以上,2021年前三季度該增速甚至達到43.6%。

前三季度,海信家電的歸母淨利潤達到27.93億元,但15.13%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卻遠不及上年同期的126.76%。

具體至第三季度,海信家電單季度的業績更是出現了同比下滑,其營收同比微降0.08%至219.37億元,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16.29%至7.77億元。

而與行業內的其他巨頭相比,海信在營收規模上的優勢並不明顯。今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的營收分別達到3189.75億元、2029.71億元、1467.22億元。同期,前三者分別錄得316.99億元、151.54億元、219.61億元的歸母淨利潤,遠超海信視像和海信家電。

對於集團當前所面臨的挑战,海信在此次發布的聲明中也表示,其一方面主動進行創新升級,通過組織職能優化和各產業板塊差異化管理等措施,鼓勵內部創業,各產業板塊自主管理、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开展組織變革與幹部競聘上崗等工作,進一步激發組織活力,提高經營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家電不久前還公布了一項重要的人事變動決定。原董事長代慧忠因達到退職年齡並結合個人意愿,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而接棒者則是此前在公司擔任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的80後“女將”高玉玲。

據悉,高玉玲自2007年加入海信,擁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她在海信集團旗下多個公司歷任財務相關職位,還曾在海信的海外並購交易中發揮關鍵作用。隨着高玉玲出任海信家電的新任董事長,外界對於海信未來的並購有了新的期待。

有關海信集團的後續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標題:海信闢謠裁員3萬人,兩大“王牌”面臨增長挑战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470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