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零食店,第一批入局者已倒閉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1-07 16:50:28 熱度:9

導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真故研究室 (ID:zhengulab) 作者:曾宇昕 編輯:龔正 近兩三年,在中國廣大的縣城裏,零食很忙、趙一鳴、好想來等量販零食鋪,群雄四起。比商超、便利店實惠的價格,讓很多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真故研究室

(ID:zhengulab)

作者:曾宇昕

編輯:龔正

近兩三年,在中國廣大的縣城裏,零食很忙、趙一鳴、好想來等量販零食鋪,群雄四起。比商超、便利店實惠的價格,讓很多年輕人都忘記了控糖養生。

由於开店門檻不算高,這一行也吸引了各種小白創業者入局。然後中國人熟悉的一幕开始了:各家品牌瘋狂加盟增店,膽大的先掙錢,後來者成了炮灰。零食好喫,但零食界的“蜜雪冰城”,不是誰嘗起來都甜。

零食界的“蜜雪冰城”,

活得並不甜

安徽某中部縣城。

90後的王傑,已經於今年上半年轉讓了某品牌零食加盟店,开業也就不到兩年,他累成了80後。

2023年初,王傑被公司優化裁員,離开上海,回到老家开出了縣裏第一家零食量販店。心中本對未來的甜蜜有無限遐想,結果僅一年時間,他就親眼見證了在老家這條最繁華的街上,量販零食店從1家开到了4家,在他心中活成了中國市場“有啥卷啥”的最討厭樣子。

選擇加盟前,王傑不是沒做功課,他發現縣城人的零食消費多集中在便利商超或是縣城的購物中心。在路邊小型便利商超,他的調研結論是:由於零食選擇少,看上去質量也不高,通常客單價在20元以下。

他認爲零食量販業這一故事的性感度在於:縣城如今也有消費力,可以增加更多便利場景(街邊專門店)、更多選擇的零食來投喂本地年輕人。

王傑賭對了。

他精心選擇了縣城居民區和商業街交界處,作爲第一家零食量販店的選址,面積170平。

开業第一個月,他的客單銷售額比便利商超高了一倍有余,“進來的(顧客)消費四、五十元很正常,买得多的消費一兩百也有。”

因爲忙不過來,他不得不招聘更多的收銀員、理貨員。店裏生意最紅火的時候,他爲當地創造了5名理貨員的就業崗位。

作爲老家第一個喫到零食量販這只“螃蟹”的人,王傑也享受到了最美味的蟹黃。开店投入七十多萬的他,不到一年就回了本。

就在數鈔票的歡天喜地中,危機也在悄然酝釀。

展开全文

2023年過半,王傑店鋪所在街道悄然开出另一家零食量販店,到了2023年底,街道方圓兩公裏內,這個數字上升到4家,都是各類零食品牌。

越开越多的零食量販店衝擊着王傑的生意。2024年春節期間,本來應該是零食店營收的旺季,他的利潤卻出現了下滑。

原因來自新店掀起的價格战。

(圖/unsplash)

縣城裏每开一家零食量販,就會有开業酬賓的打折活動。王傑說,縣城很小,去哪裏騎個電車就到了。縣城的消費者是比想象中有錢,但也更加價格敏感。

也就是從年初开始,王傑明顯感覺到,生意不好做了。

“雖然當時外面打工的都回來了,總要买點東西給小孩過年,但這種一出手就是幾百塊的客戶,很容易就被最便宜的那家,一般是新开業的、折扣大的店,搶走了。”

價格战帶來的結果是“打擊經營”。零食量販店,通常以效率、周轉和走量來盈利,業內公認的零食折扣店毛利率通常只有十幾個點,淨利率有的甚至不到5%,本來就不高,再一優惠,對老板的小生意而言,就是“傷筋動骨”。

“各家擴張速度太快了,但都是‘消耗战’。”

爲了止損,王傑選擇了提前轉讓。“我剛开業的時候都說是一年以內回本,現在就難了。”

王傑不是陷入迷茫的唯一零食創業者。

晚10點,戶籍人口不到三萬的贛南小鎮。30歲的趙一鳴零食加盟者朱彥敲擊着鍵盤,开業未滿一月,這已成爲他每晚的日常:清點貨物,合上電腦,檢查冷櫃,反鎖店門,披上棕色皮質外套,他起身走向店外——這座小鎮唯一的市集街頭。

在加盟趙一鳴之前,30歲的朱彥和父母一起經營家裏的某速食地區代理,每天日復一日的生活讓他覺得安心,但也略有不甘。“還是在給別人打工。”

後來了解到量販零食,他發現縣城街上已經飽和,但鄉鎮還沒有,遂想試一試。

(圖/pixabay)

鄉鎮傳統購物以小型商超、小賣部爲主,因爲運輸成本和代理經銷的層層疊加,商品單價並不低。朱彥也認爲這裏面有機會。

但生意想得很美,現實卻骨感。

一方面,鄉鎮市場所能輻射到的人口以附近幾公裏內的中老年農村人口爲主,購买力天然不強。

另一方面,目前不少鄉鎮的學生群體雖是零食折扣店的核心消費人群,但家長基於孩子健康考慮,本能地會對學生單次購买零食種類、金額、頻率進行限制,這就意味着鄉鎮零食折扣店的復購率以及單日進店人數,並沒有想象中的高。

“走一步看一步吧,我還是想把這個店做好的。”朱彥走出店門,擡頭望去,馬路對面,紅色廣告牌上有一只微笑的兔子——是一家待开業的好想來。

小白入坑,

才知道縣城零食店的祕密

不同於零食行業出身的創業者,很多小白選擇連鎖零食量販,是覺得門檻不高,有許多加盟品牌可選擇,行業不算特別高深,自己應該能行。而一旦入海,才發現所謂的零食量販,藏着這么多“祕密”。

开店成本不便宜,回本周期在變長。

“趙一鳴零食”加盟商李峰,在江西某縣城老街上开店快滿一年。根據趙一鳴的相關規定,李峰的加盟店,門頭需要有12米,門店面積要150平。

此外,趙一鳴還要求店所在商圈單日人流量需要大於5萬。

在趙一鳴零食的官網上,詳列着加盟一家店的所需成本,大概在55-60萬之間。

圖/趙一鳴零食官網)

李峰卻說,這只是表面數字。加上店鋪轉讓費以及租金,他的初始开店成本花了75萬。“如果所在地的租金水平偏高,那么100萬元能打住都不錯了。”

爲了吸引更多加盟商,趙一鳴零食爲李峰免了3.8萬的加盟費,李峰卻覺得:“當你投了七八十萬下去,那三四萬的加盟管理費,免不免,有什么區別?大頭不在這。”

大頭在开店之後的進貨成本上。根據趙一鳴品牌要求,首次進貨要18-25萬元的費用。

明眼人應該能看出來,趙一鳴的店鋪要好地段、大門頭,這些成本全靠加盟商出錢出力,這一下子20多萬出去了,美的是趙一鳴的品牌方。

賣LOGO只是一次性的买賣,趙一鳴還要求加盟商首批進貨也得達到18-25萬的量級,這個支出不算小。

加盟商能在多久把這些貨賣出去是自己的事,但趙一鳴的供應鏈先得把這個錢掙了,且未來也只能找趙一鳴母公司拿貨,加盟商沒有多少自主權。

當進貨進得久了,李峰就發現,公司提供的SKU清單高達幾千個,然而,真正熱銷的單品卻相對集中,大部分的單品都處於壓貨狀態。李峰說,开店一年以來,自己在備貨上壓的錢越來越多。

貨物的銷售速度,直接影響着李峰的回本周期。

(圖/pixabay)

原本趙一鳴內部給李峰的回本周期,答案是一年內。但現在李峰已經過了开店伊始的熱銷期,开始焦慮,認爲“至少需要翻倍的時間才能回本”。

這種情況,不只存在於趙一鳴,其它品牌零食也是如此。

消費者們也知道了趙一鳴們的“白牌稱重祕密”,开始調整購买傾向。

0.8元的純悅礦泉水、1.8元的可口可樂、2.2元的衛龍大面筋、3元的元氣森林氣泡水,4元的紅牛、4.5元的東方樹葉。

很多人去量販零食店,首先都是衝着這些比便利店、商超更便宜的熱門商品而去。

但據店老板們透露,品牌商品在零食折扣店銷售收入佔比約20%-25%,毛利≤10%,真正賺錢的在於白牌稱重商品。

其中,頭肩部白牌商品在門店銷售收入佔比約60%-65%,毛利≥30%;腰尾部白牌商品在門店銷售收入佔比約20%,毛利≥30%,整體結構呈金字塔狀。

零食有鳴(2019年創立於成都)創始人李澍雨曾表示:“零食有鳴15個品類中,‘白牌’商品數量77%,銷售額貢獻73%。”

而如嗨特購、好特賣、零食很忙在內的零食折扣店有一半的在售商品爲白牌,30%-40%的毛利率撐起了零食折扣店的盈利目標。

在過去一兩年,其實很多消費者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了量販零食店們的經營祕密,在稱重時會選擇奧利奧餅幹這種價格已經被打得比較透明的品類。

而對於一些加盟商來說,也對白牌逐漸祛魅中,不會認爲“白牌在手,一有盡有”。

(圖/pixabay)

在安徽开店的王傑,曾接觸過一些零食批發商。他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公司給的備貨價有時候虛高,重災區就在利潤空間最大的白牌零食,“自己拿過貨的就知道,他們給的報價好多都不是工廠的出廠價,有時比網上拿貨(價錢)還高。”

縣城零食店已經沒了早期紅利

“量販零食店”是個啥業態?

“量販”一詞源於日語,量就是份量,販就是低價,“量販零食店”的生意本質就是:用低價實現規模化銷售。

提起零食生意,大衆很容易想到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等,賽道已經足夠擁擠,沒想到還能在看似飽和、故事已不再性感的賽道,還能在“縣城”“性價比”上挖掘出零食的新路,並誕生一衆新品牌。

(圖/unsplash)

其中的主力玩家就包括:做金針菇起家的萬辰集團,旗下有“好想來”零食(2011年成立於江蘇泰州,5200家店)、零食有鳴(2019年成立於成都,3500家店)、以及由趙一鳴零食(2015年成立於江西宜春)和零食很忙(2017年成立於湖南長沙)於2023年11月战略合並而成的“鳴鳴很忙”,總店鋪數已經突破1萬家,目前它是行業大佬。

新一代品牌與“老一代”零食品牌的差異點在於:

檔次接地氣。如果說良品鋪子就是高端酒樓,趙一鳴們相當於街邊小館;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現,如果進店不謹慎,也容易在量販店內一口氣在稱重的白牌上花費上百元;

縣城包圍城市,地方包圍一线。這些店鋪的發力點一般都是先從低线城市入局,再逐漸往上走,比如趙一鳴和好想來最近都在北京天通苑开了店。這背後的道理是,低线城市不一定消費力就弱,所謂的高线城市,也不一定都是有錢人。

多專注於线下。而不是如老一代品牌一樣,线上线下兩棲發展。

這幾年,量販零食被認爲是一個風口,背後吸引了一衆知名投資機構,從趙一鳴背後的黑蟻資本、曾經是夥伴、現在是起訴方的良品鋪子、到零食很忙背後的紅杉中國、高榕資本等,他們都爲各品牌在區域內、乃至全國布局,提供了貨真價實的金錢彈藥,這說明:資本認爲在這個賽道,還是能培養出估值高企的知名IP品牌的。

那么,餅畫得如此讓人垂涎掉渣,普通人是否就能夠朝池塘裏華麗入水呢?

行業觀察人士認爲,目前量販零食行業已經過了“遍地开店、輕松賺錢”的上半場,頭部玩家爲了減少“內耗式競爭”,已經开始整合隊伍,整個行業正在迎來下半場。

考察其它行業的特徵,所謂的下半場可能會出現馬太效應,強者更強,而其它中小零食品牌進場,將面臨更高成本。

(圖/pixabay)

而對於普通創業者而言,那種一條街上已經、或者正在开滿4、5家店的地方,已經不適合“業者生存”。要么繼續尋找還沒被佔滿的空白地,要么你有雄厚家底,能扛過可見的價格战。

事實上,目前第一批縣城零食店已經陷入關店潮。網上不乏有各種零食店加盟者現身說法,“投資80萬开店,3個月就倒閉”。加盟費用不算低,但能撐住的時間越來越短。但作爲品牌方,它們永遠單方面宣傳的是店鋪總數已經开到多少家,而不會告訴加盟者真正的“實時浮動店鋪數”,這個數據反而更具參考性。

當然,對於品牌來說,他們也有在探索新的路。最近就有聲音傳出:一些頭部量販零食品牌,可能會往更專業的折扣店方向去推進。

故事也不算多新,重要的是加盟無錯,但品牌方要做好產品、渠道、運營這些最基本的要素,生意才能做長做久。

普通創業者對這些行業,也要提醒自己不要用“戀愛腦”去看,而應該冷靜理性,畢竟花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銀。



標題:縣城零食店,第一批入局者已倒閉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827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