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奧園區”拆除圍欄,共享城市綠色空間 | 新京報社論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0-30 00:57:45 熱度:7

導讀: ▲奧林匹克中心區的圍欄拆除後,市民騎遊更方便。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最近,騎行成了打卡奧林匹克公園的新方式。” 據新京報報道,近日,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管委會拆除了5392米的邊界圍欄,並協調中國...

▲奧林匹克中心區的圍欄拆除後,市民騎遊更方便。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最近,騎行成了打卡奧林匹克公園的新方式。”

據新京報報道,近日,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管委會拆除了5392米的邊界圍欄,並協調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館、中航國際大廈、國家體育館等場館拆除美化圍欄4913.6米,解除了對園區的封閉管理。幾乎與此同時,一條7.5公裏“彩虹”騎行路线成爲奧林匹克公園的新晉網紅打卡地,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市民遊客。

北京又添一座“無界公園”。拆除圍欄、取消園區开閉園時間及對入園遊客安檢,奧林匹克中心區管委會近期一系列大動作,讓奧林匹克公園真正成爲無邊界、全時开放的首都城市中央公園。

公園誕生之初是爲了破解“大城市病”,如今則代表一座城市的自然肌理,是一種生活場景,上班族“公園20分鐘理論”流行即是明證。當世界首個“雙奧園區”,以更加开放之姿融入北京城市生活,不僅是超大城市治理水平的升級,也是共享共治、節約城市空間、便民利民等理念的綜合體現。

奧林匹克園區解除封閉管理,打破公園傳統物理界限,不僅讓周邊道路環境更通達,也更“絲滑”地走進市民的日常——遛彎無須繞道安檢口,從馬路可直奔公園,“拉近”了公園與市民之間的距離;遊客騎着自行車,就能一次性打卡鳥巢、水立方等衆多地標建築,遊玩健身省時又省力。

北京早已成爲名副其實的“千園之城”,而滿足市民多元化需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無界公園”的建設初衷更是旨歸。也正是爲了更好地讓公園景觀與城市融爲一體、市民遊客隨時可及,北京开始試點“拆欄透綠”。

2023年3月,《北京市無界公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標志着北京全面啓動全市“無界公園”建設工作。根據計劃,到2025年底,除因售票管理、文物保護、特殊安全防護等需要保留的公園圍欄外,其余原則上全部拆除。而今年的北京政府工作報告則明確提出,2024年北京將新增“無界公園”20個。

作爲國際交往中心,此次具有地標意義的“雙奧園區”拆除圍欄,展現了北京的風姿和氣度,也讓這座超大城市變得更加流動、开放和包容。

可以說,“無界公園”的建設,不只是拆掉圍欄那么簡單,這背後更代表一種從城市公園到公園城市的新理念、新模式——以公園爲橋梁,在人與自然間搭建平台。公園不再僅着眼於精致景觀的呈現,更強調如何與城市“無界”融合、服務於市民生活,共享城市綠色空間。

從有欄到無界,當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無界公園”,表面看是市民出行遊玩將再無限制,實際上是對城市精細化治理、公園管理水平以及市民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公園方面增加保安巡視力度和頻次,加強文明引導之外,融入城市的公園也應同步納入城市管理之中,通過多部門協同治理、引入社會力量等方式建設與之配套的管理服務模式。同樣,普通市民不僅是“無界公園”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和監督者,彼此之間當建立更緊密的連接。

相信,隨着更多“拆欄透綠”的公園與城市“無界”融合,將進一步釋放公共價值。北京這座大城不僅會成爲美麗宜居的花園之都,高質量的園林綠化建設,更將爲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增添綠色動能。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楊許麗



標題:“雙奧園區”拆除圍欄,共享城市綠色空間 | 新京報社論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662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