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記憶】華亭賓館、九棟樓與徐匯往事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0-04 08:57:36 熱度:1

導讀: 從徐家匯書院到華亭賓館,不過1公裏多一點的路,“可閱讀”的老建築有好幾處。 作爲當代優秀建築,華亭賓館是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資管理的國際性酒店,1978年國務院批准建造的全國6大酒店之...

從徐家匯書院到華亭賓館,不過1公裏多一點的路,“可閱讀”的老建築有好幾處。

作爲當代優秀建築,華亭賓館是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資管理的國際性酒店,1978年國務院批准建造的全國6大酒店之一,在开建之際,遠近皆是農田。

這張拍攝於20世紀80年代的 圖片廣爲流傳。前景爲農田,後景建築爲華亭賓館。

其名“華亭”,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上海的古稱。矗立起來的酒店,遠看形似一面旌旗,S型的階梯式外觀,一如Spring頭一個字母,預示着滬瀆改革春風撲面而來。直至今天,每次偶過華亭賓館,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望一望那四個金色大字。

漕溪北路上緊挨着華亭賓館的,是九幢整齊劃一的高層住宅“徐匯新村”,是老上海人口中一度津津樂道、心向往之的“九棟樓”。20世紀70年代拍攝的不少國產片、紀錄片都取景這一排九幢大樓。“九棟樓”早於華亭賓館近十年,當年也是魔都地標,與上海體育館,即萬體館彼此呼應,構成了徐家匯地區的一道城市景觀。

位於漕溪北路700號與徐匯新村高層住宅連體的二層樓裙式建築,是1977年开業的徐匯百貨商場,1988年改名上海市第十一百貨商店,1993年與台資中興紡織集團合作經營,更名中興百貨。當時也是頗受青睞的高檔商場。

展开全文

1988年拍攝的漕溪北路中山西路口交通崗亭及華亭賓館。Bill Hawker 攝(圖片來源“上海發布”)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實秋·韓菁清情書選》,是葉永烈選編的。記得是1991年吧,新書首發就放在中興百貨二樓,葉永烈、梁實秋的夫人韓菁清邀我參加了籤售會。

去年是梁實秋先生(1903年—1987年,散文家、批評家,莎士比亞研究權威)誕辰120周年,新聞晨報·周到《上海會客廳》節目邀請復旦大學徐靜波教授、沈嘉祿兄和我,分享各自對於梁實秋作品研究。在我心目之中,梁實秋先生首先是一個了不起的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的生活家。美食家們津津樂道的《雅舍談喫》無須贅述,他的文章也曾給我重要啓迪:

我踏上工作崗位之後不久,大病一場,僥幸生還,在病牀上我讀到一段梁實秋評論朱湘之死的話。朱湘當時因生活窘迫而自殺,梁實秋寫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朱的死可惜,但不值得同情。“社會對詩人特別的推崇與供養,自然是很好的事,可是在詩人那方面並不該怨天尤人的要求供養……要作詩人應先做人。”

用今天的說法就是——這段話徹底顛覆了我對人生價值的消極態度。

梁實秋的夫人韓菁清送過我一本她與梁實秋的情書集,後被葉永烈“借”去而沒有歸還。在上影廠旁邊的奧林匹克俱樂部爲韓菁清女士餞行時,她說,一定要送我一套梁先生的書。離滬後不久,她即寄我《雅舍小品》,扉頁上鈐有“雅舍”朱文圓印。

1997年元旦,我去看望王元化先生(1920年-2008年,著名學者、思想家、文藝理論家)時,將這套裝幀精美的《雅舍小品》作爲新年禮物送先生。元化先生笑問緣何以此作禮物,我說,梁實秋不僅是中國獨立翻譯莎翁第一人,更是一位活得通透的文化大家。其實,我更想說的是,元化先生夫人張可老師是莎翁研究專家,而她同元化先生靠譯介莎著熬過那段坎坷歲月,更是值得我們敬仰的生活強者。

三年前的冬日,我在重慶時專程去北碚參觀瞻仰梁實秋故居。站在這座享譽文壇的“雅舍”門前(取著名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吳景超妻子龔業雅之名。龔業雅父親龔德霖在1905年創辦了湘潭第一女子學校——龔氏女校。龔業雅好友梁亞紫的哥哥梁實秋是吳景超在清華學校時的同班同學),我感慨莫名。今天,重提文化史上的梁實秋,當然不能不提《新月》,也不能不提他主編、編纂的包括了《遠東英漢大詞典》在內不下三十種的英漢詞典。梁實秋曾經在復旦任教,他在魔都留下的屐痕,是不是以後也能成爲文學史的一部分?暫且就留給專家們去討論吧!

四十多年前的上海,漕北高層徐匯新村這一排高質量、高品質的“九棟樓”,是頂尖豪宅,堪爲“樓王”。第一批入住的,是航天、文化、衛生、公安和郵電系統的幹部及技術人員,還有不少落實政策的高級知識分子。徐匯百貨商場是專爲這裏的居民开的。改名中興百貨开張當天,人山人海,臨時拆了大門,被擠脫的鞋子收了幾籮筐。今天,中興百貨早就歇業了,“樓王”也風光不再,但這一段歷史仍然值得尋味。重新修繕過的漕北高層徐匯新村,2015年8月被評爲“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走過徐匯新村,沿漕溪北路往徐家匯方向步行沒幾步路,就是隔路相望的氣象大樓和建國賓館兩座有着隔不斷情分的有名建築。在1988年的徐家匯,最高的樓就是“氣象大樓”,當時的國產713型天氣雷達就安裝在樓頂。1989年,“氣象大樓”正東面百余米處,要建一幢比雷達天线高出20米的建國賓館,對氣象雷達的水平遮擋角達37度,無疑形成探測盲區。賓館該不該建、該建多高樓層?影響氣象探測當然絕非小事,此事經過幾番周折,最後將雷達天线放到了建國賓館樓頂,探測信息用無线通信傳送回上海中心氣象台。

建國賓館還沒建好,徐家匯又將建250米高的港匯廣場。又決定將雷達安放到港匯廣場雙塔樓的一個樓頂上,設計圖還盡量考慮了美觀。改革开放大潮湧動中的徐家匯,舊貌換顏,日新月異。又一座350米的標志性高樓計劃啓動了,一時間,解決氣象雷達探測的問題成了遙遙無期的難題……上海市氣象局經過反復研究與論證認爲,既不能制約城市建設,又要保證有效探測和應用。最終決定將雷達搬到上海郊縣沿海地區,並借此機會,引進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氣象雷達——WSR-88D多普勒天氣雷達。

走過氣象大樓,建國賓館的斜對面,就是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座堂——徐家匯天主教堂。高聳入雲的哥特式雙塔尖頂,雄偉的建築風格透出一種格外的秀美。而今站在此地或徐家匯書院外廣場打卡留影的遊人,有幾個人曉得?現書院大樓最北側緊挨教堂廣場的地方,原先是一排候車室,1968年至1989年間,滬西南重要的長途汽車客運站點——西區汽車站,就在漕溪北路上的天主教堂前。

現在,徐家匯商圈空中連廊項目連通包括西亞賓館(T20大廈)、美羅城、太平洋數碼在內的主要商業體,並與現有的徐家匯天橋連通。連廊的二期、三期的規劃也逐步成形,未來將成爲繼陸家嘴連廊之後又一座商圈“巨無霸”級的空中連廊。伴隨着連廊建設,徐家匯商圈迎來自1992年首輪更新之後最大的一次升級換代。

未來的徐家匯,將整體升級成爲交通更便捷、購物更舒適、環境更美觀、生態更協調的城市中央活動區。我想說的是,建築也好,人事也好,惟有不忘親歷的過去,方可探“可閱讀”的意義。



標題:【海上記憶】華亭賓館、九棟樓與徐匯往事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167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