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樹下丨夏登石頭城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28 17:03:49 熱度:2

導讀: 夏登石頭城許桂林 人們都知道“龍盤虎踞”是對南京的贊美,卻不一定知道“龍盤”指的是鐘山,“虎踞”指的則是“石頭城”。石頭城還有一個猙獰的別稱,叫做“鬼臉城”。 這鬼臉石頭城,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石頭城公...

夏登石頭城許桂林

人們都知道“龍盤虎踞”是對南京的贊美,卻不一定知道“龍盤”指的是鐘山,“虎踞”指的則是“石頭城”。石頭城還有一個猙獰的別稱,叫做“鬼臉城”。

這鬼臉石頭城,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石頭城公園內。它坐落於南京清涼山西麓的秦淮河畔,自虎踞關龍蟠裏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全長約3000米。盛夏時節來到此處,感受着到處的鬱鬱蔥蔥以及從綠蔭叢裏透出的絲絲涼意,不覺心曠神怡。在這裏看江水南下,眼前豁然开朗,清涼山西部崖壁被滔滔水浪衝刷得如刀削斧砍一般,紫紅色的礫石裸露在外,形成“峭立江中”的天生石壁。其中一段石壁因爲風化,出現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怪狀,酷似一張面目猙獰的“鬼臉”,就是這段石壁以及沿石壁建造的石頭城被叫做“鬼臉城”的緣故了。石壁前有一池塘,可見鬼臉倒影,人稱“鏡子湖”,傳說裏的景點“鬼臉照鏡子”就是指這個地方。

(圖爲作者許桂林)

石頭城地勢險要,氣勢雄偉,以明城牆爲軸线,既體現了文化古都的特色,又見證着歷史滄桑;它不僅是一處休闲旅遊的好地方,更是史上軍事战略重地。城西最高處建有孫吳時期的烽火台,據說一旦發現敵情,在烽火台一舉烽火,半日內即可傳遍長江沿线。漫步石頭城,清風徐來,景色清幽,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等名勝古跡,隨處可尋。

石頭城始建於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原爲楚威王的金陵邑。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 (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依山築城,取名石頭城,據此扼守長江險要(當時的長江水就在石頭城牆下)。

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二年興建城牆,此處石頭城便成了南京城牆的一部分。同治《上江兩縣志·山考》記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石頭城。”《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裏所說的“城”,就是石頭城。

石頭城被人稱爲“鬼臉城”究竟從何時开始,這稱呼究竟是怎么來的?最早始於何時?因爲沒有確切的記載,現在恐怕很難說得清楚。

一種說法是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魔鬼妄圖穿石壁去人間作惡,它那猙獰可怕的面孔剛一從石壁上露出,恰好映照在石城下的江水裏。魔鬼看到自己的醜惡嘴臉,欲出不敢,想退無路,只能留在了石壁上。石頭城也因此就有了鬼臉城的綽號。

另一種說法則是三國時期,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曹操親率十幾萬大軍沿長江順流而下,悄無聲息直奔秣陵偷襲而來,當他們的战船來到城牆伸入水面的城下時,准備突襲的將領忽然看見城牆上出現了一個極恐怖的臉,黑暗中像是一個面目猙獰的鬼怪,正對他們怒目而視。頓時所有的人都嚇呆了,不敢开战,連夜撤退。於是就有了 “鬼臉城”這個稱呼。我更傾向後一種傳說。

我的同學儲福金晚飯後曾帶着我到秦淮河畔遊賞,他指給我看鬼臉的所在之處。我很竭力地辨認,卻總也看不分明。這南京的燈火之夜,河兩岸是長長的五顏六色的燈光帶,到處洋溢着繁華熱鬧的氣息,那猙獰的鬼臉卻又哪裏去尋?

投稿郵箱:xiuyun315@163.com,稿件以1500字之內爲宜。

聲明:作品須爲原創且作者享有全部合法權利,若侵犯他人合法權利,如知識產權、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等,則由作者承擔法律責任。

來源 | 拂曉報

編輯 | 朱彤

審核 | 沈楊、李何晴 、謝文東

承辦 | 拂曉報社



標題:老槐樹下丨夏登石頭城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062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