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16 16:54:52 熱度:11
□齊魯田
仿山,位於菏澤市定陶區城區西北6公裏,《定陶縣志》記載:“仿山在縣西北十二裏,層阜隆然,古曹國葬地,積壤之高,仿佛如山,自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並祠焉。”
曹國爲周代諸侯國之一,建都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疆域大致轄今山東省西南部。曹國歷代國君爲顯示其政治權勢和經濟實力,將其墓地封土不斷加高加大,仿佛一個山丘,故名仿山。
仿山由東、西兩山組成,現佔地面積爲38160平方米,阜丘之高、範圍之廣、規模之大,方圓百裏首屈一指。仿山東山現南北長340米、東西寬90米,佔地面積30600平方米,西山南北長140米、東西寬54米,佔地面積7560平方米。東山是曹國國君的墓地,西山是曹國國君曹叔振鐸次子卞及其後代的墓地。到了漢代,又有多名官宦死後葬於仿山,仿山由此形成了下部爲周墓、上部爲漢冢的格局。
大王殿
據史料記載,仿山秦漢時开始建祠,隋唐开始建廟,廟宇歷經多次修繕擴建。至晚清時,已經形成較大規模的仿山廟群,共有寺廟、道觀等宗教建築40余座。仿山山勢陡峭,蒼松翠柏遮天蓋地,樓台殿閣隱於其間,佔地800余畝,南有仿山河、東有仿山湖,景色宜人。仿山成爲魯西南著名的風景名勝,1977年12月仿山被列爲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仿山東山山腳拾級而上,首先到了爲紀念曹叔振鐸而建的“大王殿”。“大王殿”原爲紀念曹叔振鐸而建的祠堂,原稱“曹伯祠”,初建於秦漢時期,幾經修復重建,形成了現有規模。
現在的大殿爲上世紀80年代重建的,“大王殿”殿基高2米、殿高12米、面闊5間、東西長16米、進深8米,彩梁畫棟、飛檐凌空、金碧輝煌、氣勢磅礴。後世百姓由於緬懷曹國开國君王的恩德,故尊稱曹叔振鐸爲“大王爺”,所建的大殿命名爲“大王殿”。“大王殿”後面爲曹國王後殿,主要供奉曹叔振鐸的三位王後。
據《曹州府志》記載,古有“曹伯祠”在仿山之巔,今“大王殿”是古祠之舊址。殿門西側有三座石碑,右碑爲清乾隆十一年所立,碑刻爲“修補仿山大廈、寢廡、拜廈門並兩閣記”,記述此次修葺歷時一年,“叔殿、拜廈、寢室而翻瓦之,兩廡暨三門而補葺之,內屏而更新之,又於玉皇閣後檐並門樓而整理焉”,並重修了西陵之三官閣;中碑爲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所立,左碑爲同治八年再修時所立的“重修仿山廟碑”。
走進“大王殿”,古曹國的歷史畫卷鋪展开來。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周朝政治統治體制的特點是封邦建國制,即通過對王室宗親和重要功臣進行土地封賞,在各地建立大大小小的方國,由他們代替王室實行屬地統治。另外,周王室還實行懷柔政策,“興絕世,繼滅國,舉遺民”,冊封了一些前朝的王室子孫和賢達之臣。周武王在世時,論功行賞,冊封了齊、魯、管、蔡、曹等第一批諸侯國,因其六弟振鐸盡心輔佐武王伐紂,特別是在“牧野之战”中護衛武王有功,成爲首批諸侯,分封到曹國。
據《史記·管蔡世家》記載:“曹叔振鐸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紂,封叔振鐸於曹。”曹國疆域雖不算大,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北至今東明縣,東南至定陶區冉堌鎮,東北至巨野縣東南部,西南至濟水之陽,方圓百裏。今菏澤市定陶區、牡丹區及曹縣爲其核心區域,這是《史記》所稱“天下之中”的膏腴之地,曹國一度成爲拱衛周王室的十二大諸侯之一。
曹國是一個特點鮮明的諸侯國,它的經濟和文化高度發展,展現了一個小國在大國夾縫中崛起、繁榮的軌跡,曹國的興盛與衰落,對後世產生了較大的歷史和政治影響。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共有十五《國風》,其中專列了“曹風”一章,收錄《蜉蝣》《候人》《鳲鳩》《下泉》四首,從中可以看出曹國百姓深受禮樂教化。
仿山不僅是一座諸侯王陵,還是一座文化之山,留下了許多人文傳說,平添了諸多神祕色彩。
在仿山東、西兩山之間曾有一寬50米的峽谷,俗稱“阿谷”,谷底曾有一清泉名“阿谷泉”。相傳孔子周遊列國,率領弟子辭別衛國之後,在前往宋國途中經過曹國。孔子到仿山拜謁“曹國陵祠”之後到“阿谷”休憩,恰在這時,山谷上空飄來朵朵白雲,孔子觸景生情,嘆曰:“阿谷停雲也。”這個故事見於西漢劉向《列女傳·辯通傳·阿谷處女》,給仿山留下美麗的傳說。“阿古停雲”曾爲古定陶八大景之一,這個故事在魯西南一帶廣爲流傳,後人把仿山阿谷視爲聖人蒞臨的“聖跡”。清代名士張彥士《阿谷停雲》詩說:“菏水風清罷杵時,晴嵐靉靆鎖山眉。只今惟有浣紗石,猶帶尼山化雨澌。”
清乾隆年間所立聯碑石坊
歷代文人墨客遊覽仿山,在此題詩作賦、撰文抒懷,留下碑刻300余塊,逐漸形成了規模龐大的仿山碑林,成爲記錄仿山興衰演變的寶貴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在仿山碑林中,如今保存最爲完整、時間最早的是明天啓三年所立,由曾任明代工部尚書、曹州人何應瑞撰文的《玉皇廟記》。碑文說:“山稽郡乘,曹叔之陵寢地也。以人力作阜……崇三十丈,延袤百畝。”對仿山的概貌進行了簡述,並記述了修建玉皇廟的相關事宜,原碑至今仍屹立於玉皇閣前。其次是屹立於百神殿前的三組聯碑石坊,每組均由五塊石碑組成,上皆有屋形蓋,三塊爲碑心,兩側皆鑲有稍窄而厚的對聯碑。三組聯碑石坊之中,中間及右邊的兩組石坊碑爲清代乾隆三十二年重修山門、玉皇閣、百神殿竣工之後所立,中間一組的石坊碑額題“含澤”二字,其兩聯爲“古木龍蟠,周德雖衰留故國;穹碑鼎立,曹封依舊仰高山。”右邊一組的石坊對聯爲:“玉宇瓊樓快睹山頭雨霽,鸞回鳳翥遙看谷口風雲。”是對仿山美麗風景的生動描繪。左邊一組石坊碑爲清道光五年所立:“蜿蜒結龍脈顯披四宇靈風;蒼翠學雲根幻作一天化雨。”背面的對聯爲:“曲水環流浪湧石穴駭龍吟,雙峰競秀風過松林警虎嘯。”這兩副對聯歌頌古曹國封地是藏龍臥虎、鐘靈毓秀之地。
與仿山風景名勝齊名的,是魯西南久負盛名的仿山廟會。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七至三月二十九舉行的仿山廟會,起源於當地百姓爲紀念古曹國第一代國君曹叔振鐸而舉辦的祭祀活動,在千年流傳中,逐漸演變成集宗教朝覲、尋根祭祖、集市貿易、休闲娛樂爲一體的大型民間集會,每日到會人數逾十萬之衆。宋代翰林學士王禹偁和進士楊景山在仿山曾留下“每歲三月二十八日致祭”的碑刻,成爲最早的關於仿山廟會的文字記載。仿山廟會於2009年9月被公布爲第二批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佇立仿山之巔,縱目遠眺,東南遙望範蠡湖,東北遠觀戚姬寺,東望梁王台,北顧古氾水,西南爲漢高祖登基台,仿山周邊名勝古跡星羅棋布,令人暢發思古之幽情,耳畔仿佛響起《詩經·曹風》之中的惆悵吟唱,不禁使人緬懷西周故國的歷史滄桑、古今巨變。
(本文作者爲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標題:魯西南著名風景名勝:仿山巍巍映故國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808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一年只美一次!額濟納胡楊林,千年之約,只爲今生相見!
下一篇 : 不止石窟、寺廟,大同這處自然奇觀也是世界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