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丨山東半島三城行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8-24 00:58:38 熱度:9

導讀: 七月中旬,隨團到山東半島最東端三個城市旅遊----蓬萊、煙台、威海。在遊覽自然風光的同時,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也留下了深刻的反思,久久揮之不去。 八仙過海蓬萊閣 蓬萊,一直以來都與仙有緣。 蓬萊...

七月中旬,隨團到山東半島最東端三個城市旅遊----蓬萊、煙台、威海。在遊覽自然風光的同時,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也留下了深刻的反思,久久揮之不去。

八仙過海蓬萊閣

蓬萊,一直以來都與仙有緣。

蓬萊最著名的地方就是蓬萊閣,到蓬萊必到蓬萊閣。

蓬萊閣包括三清殿、呂祖殿、蘇公祠、天後宮、龍王宮、蓬萊閣、彌陀寺等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閣樓、亭坊組成的建築群,這一切統稱爲蓬萊閣。秦始皇訪仙求藥的歷史故事,和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給蓬萊閣抹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因而有“仙境”之稱。

據說,蓬萊的名字就是秦始皇求仙到此,問徐福此處叫什么,徐福也不知道,隨口答曰蓬萊。唐詩中有“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就是指蓬萊。"海市蜃樓"的傳說也發生於此。

蓬萊閣的主體建築,建成於宋朝嘉裕六年,即公元1061年。坐落於蓬萊市區西北的丹崖山頂,閣樓高15米,坐北面南,系雙層木結構建築。閣上的四周建有環形走廊,可供遊人登臨遠眺,是觀賞“海市蜃樓”奇異景觀的最佳地方。閣中高懸一塊金字牌匾,上有清代書法家鐵保,手書的“蓬萊閣”三個蒼勁大字,東西兩壁,掛有名人學者的題詩。

展开全文

蓬萊閣自古爲名人學士雅集之地,閣內各亭、殿、廊、牆之間,楹聯、碑文琳琅滿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爲仙閣增色不少。

站在蓬萊閣上,遠眺大海,海面上霧茫茫一片,似清非清,似霧非霧,似遠非遠,似近非近,海天一色,清涼的海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

蓬萊水城,即登州古港,位於蓬萊閣東側。宋慶歷二年即1042年,在此修築“刀魚寨”,駐扎水軍。明洪武九年即1376年,在“刀魚寨”的基礎上環築土城,增設軍事設施,名曰“備倭城”。它倚山面海,形勢險峻,其水門、防浪堤、碼頭、燈塔、城牆、炮台、護城河等海港建築和防御性建築保存完好,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1982年,水城與蓬萊閣一同被國務院公布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牆內和炮台上,放置許多明代的大炮,炮身鏽跡斑斑。特別是炮台上的大炮,很是威猛,可以想象,當時倭寇的猖獗和战鬥的激烈。

中國最早开放口岸 --煙台

煙台山是煙台的標志和象徵。她位於煙台市區北端,三面環海,景色迷人,山、海、城、港連爲一體,唯此獨有。山上樹木蔥蘢,紅樓青舍,海邊礁石嶙峋,參差奇異,巨石叢生。

煙台山並不高,1398年,明朝爲了防備倭寇的襲擾,开始在此山上建立烽火台。如果發現敵情就點燃烽火,頓時狼煙滾滾,煙台因此得名。

拾級而上,參觀了冰心紀念館。冰心的父親曾在煙台开辦學校,冰心全家從福建遷於此。冰心在煙台生活多年,留下了許多文化佳話。

同治元年,即1862年,煙台成爲山東第一個开埠通商的口岸,先後有1 7個國家在煙台設立領事或代理領事,英、美、德、法、日、丹麥等6國在煙台山上修建了領事館、別墅、官邸等30多幢歐式建築。

如今,那些領事館已經改爲他用,僅保留一小部分。

甲午战爭的最前沿——威海

威海是中國距離韓國最近的城市,有發往韓國的輪船。也有許多韓國人到威海投資辦廠、經商做生意,是韓國人最多的城市。

到威海,必到劉公島。劉公島位於威海市區東2.1海裏的威海灣中,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是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的國恥地。1985年,向遊客开放,已成爲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和全國著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劉公島上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漢代劉公、劉母的動人故事;又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等大量文物古跡。

甲午海战紀念館,坐落於劉公島碼頭東200米,是一處以建築、雕塑、繪畫、影視等綜合藝術手段,展示甲午海战悲壯歷史的大型紀念館。該館由序廳、北洋水師成軍、頤和園水師學堂、半島海战、平壤之战、黃海大海战、旅順基地陷落、血战威海、尾聲廳九大部分組成,再現了北洋水師從成軍到覆沒的全過程。館內以電、光、聲等現代科技,逼真地營造出當年的氛圍。置身其中,可以耳聞目睹甲午战爭的慘烈與悲壯。整個海战館氣勢宏大,外型有如幾艘互相撞擊穿插的船體。它位置就在當年旗艦定遠號擱淺的地方。18米高的主體建築上塑造了一尊15米高的北洋海軍將領像,爲國內人物雕塑之最。其中濟遠艦前雙主炮堪稱鎮館之寶。這個紀念館成爲人們感悟悲壯歷史、憑吊甲午英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

蓬萊的戚繼光和備倭城,煙台的烽火台,威海的劉公島,這些都與日本有關。如今,日本又在釣魚島鬧事,中日關系再次陷入冰點。在中國的近現代歷史上中國兩次受到日本的欺辱:一次是甲午战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被迫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一次是抗日战爭,中國大片國土被日本佔領,十四年抗战,中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掠奪,付出了沉重的民族代價。

大清帝國爲什么在甲午战爭中敗給日本?甲午战爭前,清朝的軍艦亞洲第一。北洋艦隊到日本訪問,北洋艦隊的軍艦有幾層樓高,日本參觀者都被北洋艦隊的軍艦嚇壞了。天皇詢問參觀的軍官能不能和中國交战,都說不能。只有一個下級軍官說,我們可以打敗中國。他說,北洋艦隊軍艦的炮筒上掛滿了士兵的褲頭、背心等衣服,這樣的軍隊沒有士氣,士兵渙散,可以一战。結果甲午战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甲午战爭中,北洋水師7335噸的兩艘鐵甲艦,是亞洲威力最大的軍艦,甲午战爭中,雖有鄧世昌那樣的軍人奮力抗爭,但也無力回天。

1931年,9.18事變,日本佔領中國東北。然而,當時中國東北軍的兵力是日本軍隊的十倍,而且東北軍有262架飛機,3091門火炮,甚至還有當時世界先進的雷諾FT17坦克,最終這些武器,全部落入日本軍隊之手。

37年的7.7事變,華北地區日本全部軍隊只有8400人,而中國軍隊僅宋哲元的29軍就不下10萬人。中國軍隊雖然進行了頑強抵抗,但卻無法阻擋日本人的鐵蹄。那時的中國軍隊,除了逃跑和投降外,再無它法。抗日战爭出現了一種奇怪現象,幾個日本兵可以把一個排、一個連,甚至更多國軍追得到處跑。爲什么?是中國軍人貪生怕死嗎?是中國軍人不會打仗嗎?

慈禧太後說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在清朝統治者的心裏,從來就沒有准備和外國打仗。由於閉關鎖國,根本不了解世界,不了解外國,夜郎自大,抱殘守缺,愚昧無知。國內腐敗嚴重,民怨沸騰。雖然有譚翤同、梁啓超、林則徐、鄧世昌這樣的民族英雄,但是他們不是中國社會的主流,無法改變中國之大局。

抗战時期,蔣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他認爲國內的共產黨是第一號敵人,日本的侵略可以通過國際調停解決。他認爲國內的穩定壓倒一切。對內內行,對外外行。對內鎮壓一切進步活動,對外依附於美國。國內官員腐敗,爭權奪利,排除異己。在民族大義面前,他考慮的一己之利,一黨之私。由於方向、路线錯誤,整個抗日战爭期間,國民黨雖然是正面作战,大多是被動作战、消極抗战,從不主動出擊。往往是屢战屢敗、一觸即潰。雖然有宋哲元、戴安瀾、張自忠、孫立人等等一批堅持抗日的將士,但仍然是敗多勝少,損兵折將,首都不保,被日本人趕到山城重慶,偏安一方。爲什么?難道只是技不如人嗎?難道僅僅只是因爲落後嗎?

軍事,是政治的反映,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政治腐敗,人心渙散,領導剛愎自用,再好的武器裝備也不能打勝仗,再多的軍隊也不能挽回失敗的命運。

作者簡介

王海洋,男,河南遂平人。現爲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駐馬店市作家協會理事、遂平縣作家協會主席。在《河南日報》《散文選刊》等刊物發表過多篇作品。著有散文集《潔白的槐花》。



標題:王海洋丨山東半島三城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346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