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風光:花山謎窟篇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8-22 16:58:12 熱度:8

導讀: 皖南風光秀美、景點衆多,十分迷人。筆者多次前往遊覽,先後去過黃山、華山、天柱山、太平湖、屯溪古街、徽州古城、新安江畫廊、徽州一些古村落等,對徽派文化、徽州美食、湖光山色印象深刻。初秋時節,隨團再遊皖...

皖南風光秀美、景點衆多,十分迷人。筆者多次前往遊覽,先後去過黃山、華山、天柱山、太平湖、屯溪古街、徽州古城、新安江畫廊、徽州一些古村落等,對徽派文化、徽州美食、湖光山色印象深刻。初秋時節,隨團再遊皖南,隨筆記下幾篇迷人的皖南秋色…

花山謎窟篇章

雖多次去皖南觀光,唯獨沒有去過花山謎窟,有點向往,想一探究竟。

事先做了一些攻略,得知,花山迷窟位於神祕的北緯36度线上(北緯36度被稱爲黃金緯度线,是聚集無數神祕的世界景觀线),爲古徽州的石窟遺址。傳說是晉代人开鑿,也有說是勾踐所爲,至今有多少年歷史,誰也說不准,從洞中發現的鐘乳石推測,此窟开鑿至少有1700多年歷史。

據導遊小凌介紹,花山謎窟是2000年才被發現的。當地一老農在山上打柴時,無意中踏松腳下的沙土,導致土塊滑落,露出了石壁上深不可測的洞穴,後來,政府進行勘查、發掘,發現新安江南岸約5公裏的山中有36座石窟,目前正式對遊客开放的是幾座。

筆者從新安江南岸的花山廣場進入,穿過霧森門,經過臨江祕境遊覽區(約千米長)。從林蔭走廊進入花山腹地。

展开全文

小凌導遊說這裏是黃山腳下、屯溪東郊、新安江畔的一片高不過一二百米的連綿小山,因杜鵑花伴磐石开,而被人稱爲花山。

雖已入秋,徽州境內還很悶熱,花山的林道廊道沿途有人工水霧噴出,幫遊人降溫,從景區入口到謎窟的20多分鐘林蔭廊道,還是走得大汗淋漓。

石上瀑

花仔小屋

石生花

沿途有觀景台、花仔小屋、石上瀑、石生花、幻光森林、環溪索橋、時空連廊等微景點,邊走邊欣賞,讓遊人覺得新奇、有趣、有意境,倒也消除了部分路途疲憊。

索橋

筆者走進對遊客开放的一個洞窟觀光。只見洞內空間奇大,結構怪異、層層迭宕、洞中套洞,有石柱擎天、有迂回通幽,配上現代光影,變幻奇妙,讓人有一種進入幻宮之感,很魔幻。

洞內燈光不停變換,勾畫出一幅幅奇妙的畫卷。

洞窟中的彩色造型蘑菇

洞窟內溼度大,溫度常年在15度,筆者着夏裝,感覺很涼,不便久留,按路线圖匆匆走過,沒有再去第二個洞窟參觀。

總體感覺是,洞窟內實景迷人,洞窟之謎更加引人入勝。

幻光石窟,面積4800平方米。結合石窟環境,採用激光、霧森、體感裝置、藝術光雕等技術,營造出迷霧竹林、時空隧道、風景人、雲霧夢等神祕空間。是集休闲觀光、沉浸式互動於一體的視覺與聽覺的藝術殿堂。

幻光石窟入口處

與舉世聞名的敦煌石窟相比,花山謎窟洞內沒有壁畫、沒有佛像,也沒有文字,更無任何史料記載,就是在當地的民間傳說中也難尋其蹤影。但花山石窟點多面廣,形態殊異,“規模之恢弘、氣勢之壯觀、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鮮明、國內罕見,堪稱中華一絕”,被譽爲“北緯30度神祕线上的第九大奇觀”。

石窟具有豐富獨特的歷史研究及觀賞價值,35號石窟宏偉雄渾,2號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洞奇幻神祕,姐妹胭脂洞色彩明麗……花山石窟群這一令現代人爲之震驚的人類石文化遺產,被譽爲一座古徽州石文化歷史博物院,被人稱爲“花山謎窟”。這一“謎”可謂是千古之謎,而這“窟”又可稱得上是驚世駭俗的古建築工程奇觀。

花山謎窟這樣巨大的石窟建築工程全系古代人工所建,着實令今人不可思議,讓前來觀光旅遊的人充滿了猜想。至於這些石窟源於何時?如何形成?何人开鑿?數以百萬方石料到底去了何處?如何开採和運輸?這些問題仍是一個個不解之謎。

如此龐大的工程爲何史書沒有記載?花山謎窟鑿痕說明什么?…大小謎團至少已經有50個,每开發一次,挖掘一點,就有新的疑問和謎團出現。

更讓今人不可思議的是,花山有石窟36個,而在其東側延長线的歙縣煙村方圓4平方公裏的200多座小山包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石窟36處。

花山謎窟謎團衆多,猜想也多:

越王勾踐伐吳的祕密战備基地說,是對石窟形成時代最悠久的一種猜想。公元前494年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史記》載,伐吳越軍總數爲49000人,全在外祕密訓練而成。

屯兵說。據《新安志》載,東漢時期,孫權爲鏟除黟、歙等地山越人,派大將賀齊屯兵於溪水之上,後改新安江上遊這些水域爲“屯溪”。這也似乎印證了花山謎窟是賀齊屯兵和儲備兵器彈藥的地方。

採石場說,是最普通的一種用途說。徽州留有許多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橋、古道,還有漁梁水壩等古老水利工程,花山謎窟恰處於新安江邊,大量石料是否通過新安江而運輸到徽州各地作爲建材?

徽商屯鹽說,是指這些石窟由於屯放鹽等大量的貨物需要而开鑿的。功能轉化說,這些石窟,最初可能是爲採石,但後來人們又將它用作避難、屯兵、儲糧等用途。這種假說可以解釋同一石窟中石紋鑿痕不同、花紋圖案不同的現象。環保巢居說。“北方有窯洞,南方有石窟”,這是中國先人在人居環境上追求樸素環保理念的兩大發明。一個掘土坡爲房,一個鑿石山爲屋。

還有很多傳說,您覺得哪個更靠譜呢?

(圖片:江蘇劉女士)



標題:皖美風光:花山謎窟篇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322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