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畢業後,孩子跟我說要去非洲支教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6-22 08:57:57 熱度:28

導讀: 我有一位學生,是美國一所著名的文理學院的中國留學生。他說,他的美國白人室友在畢業後,去了非洲當志愿者,教當地小學生全科。 他問室友,爲什么想去那裏?生活條件又不好,也沒有職業發展前途。 他的室友卻告...

我有一位學生,是美國一所著名的文理學院的中國留學生。他說,他的美國白人室友在畢業後,去了非洲當志愿者,教當地小學生全科。

他問室友,爲什么想去那裏?生活條件又不好,也沒有職業發展前途。

他的室友卻告訴他,他在高中讀的IB,他當時做的CAS(社團活動,包括爲社會提供志愿者服務)就是連續兩年的暑假去那裏支教。後來他在申請大學時,也講述了這件事,最後被錄取了。

但是他說:“拿到大學錄取後,我還是念念不忘非洲的孩子,所以我大學期間也回去看過他們兩次,最終下定決心,畢業後要留在那裏工作一段時間,至少要幫助我教的學生順利結束中學教育後,我再離开。”

圖源:pixabay

我的中國學生聽完就非常感慨,美國室友的大學申請材料上寫的“服務”(Service),“竟然”是真的!對於很多中國學生而言,做志愿者服務不因爲美國大學要求的嗎?我能踏踏實實地完成,沒有僞造經歷,就已經算有良心了。怎么會有人在大學錄取後,還愿意繼續做奉獻呢?

01. 我們害怕孩子真的去“奉獻”

國際教育界經常有人批評“虛僞的”志愿者服務經歷。

比如:有些學生報名了遊學機構的志愿者服務活動,以“跟團遊”的形式去做一場被安排好的、模式化的志愿者活動。

再比如:有些國際學校“購买”山區的支教機會,靠學生贈送給山區很多教學用品和先進的設備,來換取對方“陪”自己假惺惺地做一段很短時間的服務。甚至還有的留學機構或者學生自己,靠僞造材料和經歷,營造自己樂善好施的形象,來欺騙美國大學。這些情況基本都會受到大家的批判。

然而,如果我們的孩子真的受到國際教育的感召,真的开始同情求助者,想要去長期幫助他們時,往往又會令家長十分不解和害怕——

“你有沒有搞錯,大學錄取都拿到了,爲什么還要繼續幫助他們?”

展开全文

“你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他們身上,會耽誤自己前途的,你知道吧?”

“我就不明白了,他們能帶給你什么?什么好處都沒有,爲什么還要幫他們呢?”

“你知道留在那裏有多危險嗎?又窮又亂,染病怎么辦?碰到壞人怎么辦?”

然而,與家長們的擔憂不同的是,真正的頂尖名校往往都是希望學生是真的“心懷天下”、“悲天憫人”的。因爲他們的建校精神大多也與“奉獻”密切相關。

圖源:unsplash

舉個例子,哈佛大學就是由100多名清教徒所創建,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學院的領導者都由神職人員擔任,所以奉獻意識浸染得很深刻。而宗教本身就承擔着救苦救難的職責,於是對招進來的學生也就一直都有爲社會謀福祉的“硬性”要求了。

這種精神在現代社會仍然存在延續。每年哈佛的畢業生中,雖然有很多去往了回報更好的工作崗位,但還是有不少人受到感召,仍然愿意放棄高薪,投身於“奉獻”的事業,這並不算太罕見的事例。

曾經有哈佛的中國校友就向我介紹過她的醫學院同學:“我哈佛的同學好幾個都選擇到非洲、南美洲比較落後的地方擔任無國界醫生,一輩子都在漂泊。”

在他們看來,留在美國當醫生拿到的高薪,其價值比不上去非洲幫助更多的人,因爲貧窮落後的地方才更需要像他們這樣的高水平人才。

幾年前,作爲作爲優秀畢業生代表,首位站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講台上發言的中國大陸學生河江,也在他的演講結尾說到:“或許,將來有一天,一個在農村被毒蜘蛛咬傷的少年或許不用火療治療傷口,而是去看醫生接受更爲先進的醫療。”

可見無論來自何方,接受了哈佛教育的校友,都很重視“回饋社會”、“救苦救難”的價值觀,他們中不少人的確是在用行動將哈佛的理念繼承下來、發揚光大。

不僅是哈佛一所大學,最近全美衆多知名學府的大學生也都有這樣的情懷。他們在聲援巴勒斯坦時,要冒着被警察逮捕、被學校开除,甚至被武力鎮壓的安全威脅,卻也仍然堅持在給一個遙遠、陌生、於他們沒有好處的國家,做自己認爲正確的事,奉獻出自己的精力、機會和愛心。

02. 中式家庭教育的功利心是哪兒來的?

其實我們都知道,中國也有去非洲當無國界醫生的,中國留學生中也有走上街頭爲加沙人民吶喊的。

我們教育孩子,要“父慈子孝”,要爲家族的利益考慮。畢竟家族是“親”,是出錢培養下一代的人,那么下一代就應該做符合家族利益的事,將家族發展壯大才是應有的投資回報。

我們會很擔憂孩子去了非洲支教、當醫生,會不會影響TA今後的收入和發展,要是出了安全事故,是不是不值當?也會緊張孩子參加了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動,會不會因爲“多管闲事”,害得之前的學費打了水漂,甚至前途盡毀被趕回國?

畢竟非洲和巴勒斯坦都屬於“親疏之別”裏的“疏”,是遙遠的世界,我們連自家的問題都沒有徹底解決,管什么遙遠的世界。

圖源:pexels

因此,大部分人看新聞裏,那些離我們很遠的悲慘故事,總覺得隔了一層紗,只要沒有危及到自家門口,就不太會引起太多興趣,更沒有必要爲了他們影響自己的人生。

極端一些的,爲了家族的利益,連個人都可以舍棄。例如,最近剛剛獲得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的《年少日記》中,就講述了一個學業能力不如弟弟的哥哥,因爲沒有辦法成爲給爸媽掙面子的孩子,所以在家中處處受到爸媽的責罵、打壓和無視,他心灰意冷,小小年紀選擇跳樓自殺的事件。正是父母所追求的家庭利益,凌駕在了孩子之上,最終壓垮了他。

因此,中國家庭與美國大學的價值觀的衝突,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的衝突。

儒家思想裏的“仁”有親疏遠近之別,它與基督教和佛教裏的“平等博愛”有着很大的不同。只不過,現在的國際教育,是以西方的價值觀作爲底色的,所以,如果真的要走純正的國際教育,那么只能試着接受西方文化的內核。

要是覺得中國儒家文化更爲正確,或者說,更接近自己的價值觀,那么就只能學一些國際教育的“外形”,然後利用這些“外形”去進入美國大學。

換句話說,國際教育的功利化也是無奈之舉,只是因爲我們既不想接受他人的內核文化,又想進入他人的大學,於是只好“表裏不一”了。

圖源:unsplash

03. 培養孩子的重點是內核

選擇中式還是西式文化,這是因人而異的問題。但是選擇注重內核還是注重外表,那還是有結論的——無論我們在哪個國家、哪個大學學習,我們都要培養孩子健康善意的內核,得有自己合理的價值觀,不能只是去國外大學給外表鍍層金,否則孩子容易變成空心的,甚至是可怕的人。

例如近期的新聞裏,有些中國留學生很有智慧和野心,打算在國外創業,但是他們做的卻是“盜刷信用卡”的“業務”。

圖源:pixabay

一位在美國留學的學生告訴我,一些留學生在華人开的小雜貨店、小餐飲店結账時,把信用卡交給服務員後脫離了自己的視线,讓犯罪分子有了可以偷偷記錄這張卡信息的機會。

店員只要再把信息賣出去,他們就獲利了。而收購信用卡信息的人,則會在網上購买電子產品,或者購买打車和美食的優惠券。因爲在美國刷信用卡是不需要密碼的,連核對卡主籤名都常常被商家忽略了。

這也就意味着,罪犯只要有卡的信息,就能綁定購物網站,然後支付。然後罪犯再通過社交媒體,聯系到另一些貪圖便宜的中國留學生,用很低的價格把這些東西賣出去。這可真是無本萬利啊。

這條產業鏈分布很廣,涉及到許多華人圈的店鋪、網站,以及大量有中國留學群體的社群,很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這些專薅中國留學生羊毛的中國留學生,與很多美國大學推崇的“奉獻”正好相反,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我們即使不愿讓孩子去“管外人闲事”,也萬萬不能讓他們做出“坑害別人”之事。

其實,當我們的家長不斷批評有越來越多不愿奉獻、只顧自己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出現時,也可以學一學那些放手讓孩子去爲陌生人服務的家長。

把孩子培養成不帶有目的性的,愿意盡自己微薄之力去幫助他人的人,至少就不太會成爲“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了。

只是這可能會動到家長的“蛋糕”——孩子要是爲了陌生人奉獻出了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那么誰來補償和回報父母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呢?家族的利益又該由誰來保障和發揚光大呢?

這就看家長的教育觀是“養兒防老”還是把孩子當成是一個自由獨立的人了。或者說,只有當這個社會發達到一定程度,可以有更多人在物質上不需要家庭、子女來托底,在精神上可以獨自美麗、包容自由的時候,他們才會更勇敢、更有底氣地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和“做世界公民”吧。



標題:美國名校畢業後,孩子跟我說要去非洲支教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281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