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6-22 08:57:20 熱度:33
2024年了,“人就是要待在沒有天花板的地方”這句話,想來大家已經說膩了。
只是,當其他城市還在費勁尋找實踐“公園20分鐘理論”地點的時候,上海的年輕人已經在馬路牙子邊實現了“花園自由”。
區別於印象中整齊劃一的灌木叢或稀疏的行道樹,上海的綠化帶直接對標街頭花展——春天種上嬌豔的虞美人、鬱金香,夏天被怒放的藍紫色繡球花佔領,秋天有“落葉不掃”的金黃街道,冬天的花箱裏,上百元一支、紅豔豔的北美冬青招搖惹眼。
上海路邊的綠化堪比一座座小花園。(圖/視覺中國)
只要鏡頭拉得夠近,試問誰還分得清這是尋常街道還是法國的莫奈花園?
然而供遊客打卡不是綠化帶長得奼紫嫣紅的目的,溫暖每個格子間的打工人,才是它們存在的終極奧義。
早晨通勤路上,就着微涼的露水走“花路”;徐匯區的人體工學草坪火了,甚至被帶着餐盒WildEat的年輕人躺到斑禿;下班後,還能捧着電腦在街心公園裏散散班味。
2024年6月16日,上海徐匯濱江網紅人體工學階梯草坪突然“斑禿”,已進入分段養護中。(圖/視覺中國)
而對資深滬漂來說,最頂級的松弛感莫過於在看到外地遊客驚豔於路邊的鬱金香和無盡夏時,像本地人一樣雲淡風輕地說出一句:“說不定明天就換成別的花啦!”
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綠化帶的意義還停留在吸收汽車尾氣、增加樹蔭。而不聲不響地把綠化帶種成一座座戶外花園,是上海最深層次的“精致感”。
其他城市裏裝點性的月季、杜鵑“花帶”,在上海數量直接翻倍,成爲路邊的花牆;花店裏幾塊錢一支的鼠尾草、康乃馨、鬱金香都是上海綠化帶的常客,隨隨便便就種滿一片。
光是花卉種類繁多也算不得什么,能結合花卉的習性和不同馬路的氣質,將各色花卉融合成爲一個個季節限定的精致景觀,才是上海綠化帶的過人之處。
上海外灘的網紅鬱金香。(圖/圖蟲創意)
比如,在北京西路沿线,考慮到周邊的靜安雕塑公園和建築風貌,花箱設計要結合雕塑元素,用鮮豔的繡球搭配輪廓明顯的亮片女貞;在南京西路沿线,色彩配置更講求高雅時尚,需緊跟國際時尚潮流。
外地遊客到上海旅行,沒和外灘的鬱金香合過影,都不算領略過上海的小資情調。人們甚至無需費心搜尋時裝周裏流行的“薄荷曼波”元素,路邊如同开了ins風濾鏡的綠化帶就是最好的時尚單品。
上海城市綠化園藝道路。(圖/視覺中國)
至於本地人,也早已習慣把樓下綠化帶的種植當成自己的養花模板。畢竟他們怎么也想不通,爲何嬌貴的海棠花在自家的陽台上養不過3天,但綠化帶裏風吹日曬的它們還能每天精神抖擻。
雖然說上海生活久了,容易對街頭的花團錦簇不以爲然,但其實花卉作爲綠化景觀被種上街頭,在上海不過十來年。
2008年,“上海工匠”、城市園藝師朱道義與團隊第一次在南京西路嘗試花卉種植,他們拆掉隔離人行道與車行道的鐵護欄,在花箱裏種上好看的杜鵑、紅掌等,成爲了上海最早的街面景觀花藝。
“原來都是養在室內的花,現在大面積養在街面,走過路過的老百姓都覺得挺新鮮。”朱道義在接受採訪時回憶。
2024年5月8日,上海公園的園林工人在修剪豐富多彩的草本花卉。(圖/視覺中國)
此後,上海越來越多的街區开始加大對城市綠化的投入,一些重要街區借鑑了南京西路的做法,打造了形態各異的景觀花藝。
只是,當外地人還在享受綠化帶來的精神充能時,阿拉上海寧對此的認識也已經next level了。“現在每年上海都會對口幫扶雲南,採購花卉,雲南賺錢,上海‘扮靚’。”一位上海土著如是說,“看見高架橋上都是滿滿的鮮花,堵車的時候也沒脾氣啦。”
如果說,花繁葉茂的綠化帶是爲遊客和本地人的日常生活錦上添花,那么對滬漂來說,綠化帶就是給需要快速驅散“班味”的打工人雪中送炭。
只需往公司附近的綠化草坪上一躺,鼻尖就會縈繞着微微溼潤的青草和泥土氣息,習慣了空調氣息的打工人最缺乏這種貼近自然的滋養。若是太陽能透過頭頂的綠茵恰到好處地照在身側,被強行抑制的困意分分鐘席卷而來。
人體工學草坪“長”滿了橫七豎八的打工人,在諾諾看來一點也不意外。起初,滬漂半年的諾諾被同事邀請到公司附近的綠化帶午休時,簡直是裝備齊全:身穿防曬衣,手持遮陽傘,包裏還要背着防潮墊。
當她以爲即將抵達精致生活的“战場”時,反倒感受到自己的不合時宜。“我在戶外最大的妥協就是把鞋脫掉,但平日裏看着文文靜靜的同事直接就躺到草坪上了。”
和身下的土地親密接觸,是最“接地氣”的午休方式。(圖/牧羊攝)
無需擔心草地是否會弄髒身上的襯衣,“說不定還有人會把沾上的泥土和碎草看作彰顯松弛感的獨特裝飾。”但放空自己之前一定記得調好鬧鐘,否則容易因爲太過舒適而睡過了頭。
即便是午夜下班的疲憊社畜,也能從綠化帶處獲得些許安慰。畢竟站在路邊,看到一棵棵新鮮的花卉在午夜時分“競爭上崗”,已然是格子間裏的打工人難得感受到的生機時刻。
午夜時分,工作人員會爲路上的綠植換新。(圖/牧羊攝)
如果幸運的話,此時和環衛大哥攀談幾句,甚至有機會獲得一株曾經和自己共享幾個月披星戴月通勤生活的綠植。若是能把它重新養活在出租屋的陽台上,某種程度上也算在上海“扎下了根”。
如今提到上海,總是少不了“精致”二字,但每個滬漂真正融入上海的第一課,反而是像路邊綠化帶裏的花一樣學會放松下來。
在上海,綠化帶裏的花既不是被層層包裹的精美禮物,也不是各種節日的氛圍烘托。它從貨架上動輒幾十上百的商品,變成了路邊再平常不過的凡物,與小籠包、蔥油餅沒什么兩樣。
平日裏貴價的繡球花,开在路邊時變得親民許多。(圖/受訪者供圖)
正如大家追捧的“松弛感”,你也別太把它當回事。畢竟過於追求“松弛”,反而會轉向緊繃。每一個真正懂得綠化帶意義的滬漂,不過是在高壓中尋找一個自洽的喘息機會。起碼在被花草包圍的時候,我們可以短暫地停在此刻,不用着急把人生推向下一步。
不管世界有多“卷”,和路邊綠化帶裏的鮮花一起擡頭,所有人眼裏都只有天上的雲卷雲舒。
作者牧 羊
編輯曾寶氣
校對遇 見
題圖視覺中國
排版 張心睿
標題:上海的馬路牙子邊,擠滿了午睡的新中產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281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魅力陝西行· 走進旬邑縣博物館
下一篇 : 美國名校畢業後,孩子跟我說要去非洲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