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如何玩出新花樣?廣州南沙媽祖文化的“煥新密碼”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5-06 17:01:36 熱度:24

導讀: 這個“五一”長假,廣州南沙區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體活動,讓廣大市民遊客以全新視野遊南沙。記者從南沙區文廣旅體局獲悉,截至5月5日17時,全區累計接待旅客人數139.714萬人次,較比2023年同期增長...

這個“五一”長假,廣州南沙區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體活動,讓廣大市民遊客以全新視野遊南沙。記者從南沙區文廣旅體局獲悉,截至5月5日17時,全區累計接待旅客人數139.714萬人次,較比2023年同期增長21.72%,較比2019年同比增長96.72%。

作爲此次假期的重頭節目,2024年第十六屆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期間,推出多場主題活動吸引遊客到訪打卡。媽祖文化節期間,活動主辦方還聯合南沙开發建設公司、南沙大酒店、南沙高爾夫球會等單位,在南沙灣舉辦休闲文化旅遊節,爲遊客打造豐富的文旅消費場景,增強遊客在南沙灣片區的遊玩體驗。據了解,五一期間南沙東部景區累計吸引遊客人數31.54萬人次。

正所謂靠海喫海,對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媽祖信仰還蕴含着他們對平安、好運、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日,南沙都會舉行盛大的拜祭活動,吸引大量信衆和遊客前來參與。

南沙位於廣州唯一的出海通道上,根植於海洋文化的媽祖信俗,如今也成了南沙特色文化脈絡之一,也是南沙區的重點文化名片。近年來,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以全域旅遊爲導向,通過文化旅遊節等方式讓傳統文化實現持續創新,立足大灣區文旅新名片,探索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灣區樣本。

展开全文

南沙天後宮。南都 N視頻記者 陳衝 攝

解碼廣州南沙媽祖文化

媽祖文化的南沙符號

媽祖文化,以崇奉和頌揚媽祖的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爲核心,扎根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廣州市南沙區文物(虎門炮台)管理所副研究館員欒成介紹,南沙媽祖文化起源於福建湄洲,自宋代起,媽祖文化隨閩人遷移入粵,开始在嶺南地區傳播,逐步成爲當地民間信俗。

南沙位於廣州南端,東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與中山市、佛山市順德區接壤,北以沙灣水道爲界,與番禺區隔水相連,南向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欒成介紹,大約6000年前,這裏還是南海深入內陸的海灣,宋元時期形成大大小小的淺灘叫“坦沙”,明清時期演變成成片的沙田沙埠。受泥沙淤積等因素影響,珠江入海口的水面在南沙逐漸收窄,由海變江,由江變河,水網縱橫交錯間,逐漸有了人煙,以船爲家、靠海而生的疍家人在此聚集。面對變化無常的自然環境,他們將平安的祈愿寄托於水上的神靈,如媽祖。

南沙天後宮。南都 N視頻記者 陳衝 攝

欒成研究發現,媽祖文化在南沙傳播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民衆的心理需求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系。媽祖文化也在傳播過程中與當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最終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媽祖文化,南沙也不例外。“南沙的媽祖文化,既有媽祖信仰的共性,也有南沙本地的特色。如建築廟宇、祭拜儀式,是媽祖文化在南沙的重要表現形式。”欒成說道。

廟宇建築方面,據欒成統計,目前廣州南沙區天後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南沙街、黃閣鎮、橫瀝鎮以及一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是媽祖文化在南沙發展的歷史見證。

南沙區塘坑村的天後古廟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天後廟。欒成供圖

其中,位於南沙區塘坑村的天後古廟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天後廟。“乾隆丁卯之歲”(1747年),該廟曾重建。重修後的古廟距今已有兩百多年,堪稱廣州現存最古老、保存較完好的天後廟。位於南沙區黃閣鎮蓮溪村的天後古廟則是現存文獻記載最古老、香火最旺的天後廟。

南沙區黃閣鎮蓮溪村的天後古廟則是現存文獻記載最古老、香火最旺的天後廟。金雨雁供圖

南沙區黃閣鎮蓮溪村的天後古廟則是現存文獻記載最古老、香火最旺的天後廟。欒成供圖

位於南沙鹿頸村天後廟是與龍母廟並列、供奉道教陪神最爲齊全的天後廟。在南沙所有天後廟中,該廟供奉的道教陪神的神仙譜系是最爲完整的。千裏眼、順風耳、招財進寶的財神、土地公公等神仙都被供奉,體現了南沙民間信仰的實用性和多元性。位於南沙東瓜宇村的東瓜宇天後宮是唯一供奉兩尊天後像的宮廟。

東瓜宇天後宮。欒成供圖

原廣州南沙經濟技術开發區幹部金雨雁也是一位媽祖文化的研究者。他於20世紀90年代到南沙工作生活,利用業余時間深入南沙各村,通過與當地人交流,了解南沙的歷史與風土人情,在此過程中,金雨雁對疍家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從飲食起居到婚嫁習俗,也包括媽祖文化。

金雨雁介紹,南沙地區的媽祖文化特點之一是與龍元素相結合。他指出,珠江口疍家人除了信仰媽祖文化,還崇拜水神(如宋代的“九王”、龍母、南海神波羅神等),明末清初,媽祖文化傳入南沙後,融合當地文化衍生出了新的特點,如今在南沙的一些天後宮內,可以看到不少與龍有關的元素,也保留着如九王廟這類與龍相關的建築。而將媽祖文化與當地水神崇拜融合,是媽祖文化在南沙傳播的又一個特點。

解碼廣州南沙媽祖文化

傳統文化如何破圈傳播?

依托這些古建築,南沙區开展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如“媽祖文化旅遊節”,通過這些活動將南沙媽祖文化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將南沙特色的“媽祖誕”打造成具有影響力的旅遊節慶活動名片。

欒成介紹,每年農歷三月廿三是媽祖誕辰日,是南沙人紀念媽祖最重要的活動,一般從農歷三月廿二开始,一直持續到廿五日,包含炷夜香、賀誕和祭祀儀式三個部分。這一期間,信衆會選擇以金豬、燒肉、雞和各色果品等到天後宮中參拜祝賀媽祖神誕。如今,媽祖文化旅遊節的祭祀儀式中還保留了祭祀祈福、祭祀樂舞、媽祖巡遊、媽祖貢香等傳統。

媽祖文化旅遊節的祭祀儀式中還保留了祭祀祈福、祭祀樂舞、媽祖巡遊、媽祖貢香等傳統。南都記者鄒衛、武藝璇 實習生曹瑩 攝

世代傳承中,南沙人不斷創新突破,擦亮傳統文化品牌。2013年,南沙媽祖信俗入選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自2009年起在每年媽祖誕期舉辦的“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也進一步推動了媽祖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讓欒成最印象深刻的還有2023年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更是盛況空前,特別推出了媽祖故事實景演繹+國潮漢服秀、“雲”直播看巡遊等精彩內容,活動持續4天,吸引线上直播觀看近百萬人次,线下參與超5萬人次,不僅多元化地將南沙媽祖文化精神傳承給新一代年輕人,更是將南沙媽祖文化IP推向了新高度。

媽祖文化旅遊節的祭祀儀式中還保留了祭祀祈福、祭祀樂舞、媽祖巡遊、媽祖貢香等傳統。南都記者鄒衛、武藝璇 實習生曹瑩 攝

金雨雁也在這些年見證了媽祖文化在南沙的傳播與興盛。金雨雁回憶,“隨着研究的深入和認知的普及,媽祖文化逐漸從民俗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鼓勵一代又一代的南沙人勇立潮頭,开拓進取。”

專家學者建言

設立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和協會組織

助力南沙走向世界舞台

在4月30日的南沙媽祖文化研討會暨水文化大講堂上,來自學術界、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水上南沙—水文創賦能灣區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從媽祖文化、水闕媽祖、水文化等內容展开分享交流,探討優秀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在灣區文旅產業發展方面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莆田學院商學院院長林明太長期致力於媽祖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媽祖文化產業开發、旅遊規劃與开發等領域的研究。在會上,他圍繞《大灣區媽祖文化傳承發展和發揮重要作用的思考》展开分享,並提出了相關建議。

媽祖文化旅遊節的祭祀儀式現場。南都記者 鄒衛、武藝璇 實習生 曹瑩 攝

林明太介紹,廣東省21個地級市基本都有媽祖廟,潮汕地區的媽祖廟數量最多。南沙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這裏不僅有珠三角乃至東南亞最大的天後宮和媽祖石像,還有着全廣州市現存塘坑村的最老天後廟。

爲加深粵港澳三地在媽祖文化方面的交流交往,林明太建議,由南沙牽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媽祖交流協會”,邀請粵港澳三地的知名人士、學者等擔任會長等重要職務,便於加強與大灣區各地媽祖宮廟、社團組織的聯系,开展聯誼活動等,有助於推進大灣區媽祖文化的發展。此外還可以通過設立“大灣區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大灣區港澳台僑同胞媽祖文化交流服務中心”“大灣區港澳台僑青年媽祖文化研習基地”等方式,加大南沙天後宮在境內外的影響力,將南沙推向世界的舞台。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博士段俊豪從媽祖文化與城市公共藝術交融的角度展开分享。段俊豪表示,“公共藝術向下扎根,深入群衆日常生活,更具有多樣性、开放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強調城市公共藝術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媒介,更是與市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橋梁。它能夠讓更多人接觸、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媽祖文化旅遊節啓動儀式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往。南都記者 鄒衛、武藝璇 實習生 曹瑩 攝

媽祖文化旅遊節啓動儀式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往。南都記者 鄒衛、武藝璇 實習生 曹瑩 攝

在段俊豪看來,“對於年輕人而言,傳統文化依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尤其是當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化的發展相結合,與我們的思考產生共鳴時,它便會在我們心中深深扎根,煥發出新的生機。”段俊豪認爲,媽祖文化歷史悠久,是一種包含了故事與情感的文化,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他也建議南沙可以從媽祖文化中汲取靈感,通過城市公共藝術的方式,講述媽祖文化與南沙的故事。

打卡歷史古跡

品讀南沙媽祖文化

南沙地區的天後宮廟不僅承載着南沙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蕴,也是傳承媽祖文化的重要載體,對研究南沙地區的歷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價值。除了南沙天後宮,在南沙區內還有不少別具特色的天後宮、天後廟,打卡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之余,探營南沙的歷史建築,品讀南沙媽祖文化。

线索來源:廣州市南沙區文物(虎門炮台)管理所副研究館員欒成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採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見習記者 吳文偉 實習生 曹娜

通訊員:黃子珊



標題:文旅+融合如何玩出新花樣?廣州南沙媽祖文化的“煥新密碼”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496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熱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