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30 17:01:08 熱度:14
4月12日,撫遠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官方公衆號發布消息,日前,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下發通知,公布了2023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和資助人員名單。其中,撫遠東龍鱘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龍鱘業)董事長李國志入選2023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支持項目。
4月27日,上遊新聞(報料郵箱:cnshangyou@163.com)記者了解到,目前,李國志正在探索工廠旅遊,讓遊客獲得有別於傳統旅遊的體驗,豐富鄉村旅遊產品體系。
李國志的經歷堪稱傳奇,從一名木匠一步步成長爲建設局局長,又在50歲這一年毅然辭去公職,決心下魚塘做起鱘鰉魚養殖。
鱘鰉魚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曾與恐龍共同生活於白堊紀時期。撫遠市被譽爲“中國鱘鰉魚之鄉”,位於中俄界江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交匯處,是中國淡水魚產品的主要集散地。然而,守着寶貴資源,撫遠人卻沒有因爲鱘鰉魚而富裕過,這正是李國志辭官的原因。
“雖然從一名工人幹到建設局局長很不容易,但是經商搞養殖卻能夠完成自己人生目標,同時還能帶動就業,對地方經濟也有價值,這做起來就很有意義。”李國志說。
創業18年,如今李國志的公司已打造成集繁育養殖、公益放流、醫藥研究、食品加工、餐飲文旅於一體的超有機鱘鰉魚全產業鏈,品牌產品“鱘鰉魚子醬”年產量達50噸,鱘鰉魚產品走上了國際餐桌。
李國志辭官養鱘鰉魚。受訪者提供
局長辭官下魚塘搞養殖
撫遠市地處黑龍江與烏蘇裏江交匯的三角地帶,全市水域面積遼闊,有大小河流56條,湖泡700多個,魚類資源異常豐富,自然環境生長的淡水魚種類和產量居全國之最,共有21科105種淡水魚,被譽爲“中國淡水魚都”。
在這片自然的寶庫中,鱘鰉魚尤爲引人注目。鱘鰉魚是施氏鱘和達氏鰉的統稱,它們起源於距今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原始魚類,被稱爲“水中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學、生態、社會與經濟價值。鱘鰉魚身型龐大,以壽命長、身體大、食量多、力量強而著稱。黑龍江撫遠段是鱘鰉魚生長繁育的天然水域之一,撫遠也有着“中國鱘鰉魚之鄉”的美譽。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撫遠告別“靠山喫山、靠水喫水”粗放式的傳統捕撈模式,由原來的“只捕不養”逐步轉變爲“涵養+捕養”相結合的發展模式。1998年,當地嘗試开展鱘鰉魚人工繁育孵化工作和人工增殖放流工作。然而在鱘鰉魚商業化發展初期,撫遠乃至黑龍江也沒有一個響當當的本地企業。
生活在水富魚豐的撫遠,李國志自然對於魚文化也有着特殊的情感。守着寶貴資源,撫遠人此前卻沒有因爲鱘鰉魚而富裕過。2003年,隨着人工培育鱘鰉魚成爲可能,作爲撫遠市前身的撫遠縣开始了增殖放流行動。此時李國志就有了投身鱘鰉魚養殖事業的念頭。
1956年出生的李國志,對於自己早年的從政經歷,他形容是“陰差陽錯”。青年時期,李國志曾在撫遠縣(2016年撤縣設市)的別拉洪鄉下鄉插隊在公社基建隊當木匠。當時的李國志就愛好廣泛、與人爲善且愛看書學習。回城後,他繼續讀書深造。大學畢業後,李國志被分配到建築系統工作,由於踏實肯幹,又一步步成長爲建設局局長。
“在小縣城裏,從一名普通工人幹到建設局局長,很不容易。”李國志說,其實相對於機關工作,他對於企業管理卻更有興趣。即便從政,李國志也持續學習企業管理的專業知識。
2006年,李國志辭去了局長的公職,毅然決然地選擇養殖鱘鰉魚,這一年他50歲。辭官下海這一決定在周圍人看來,無疑是十分難以理解的。“當時縣裏的領導很不理解我的決定,想讓我再多幹一屆,但是那不是我的人生目標。”李國志說。
“搞養殖既能夠完成我的人生目標,還能帶動就業,對社會有價值,對地方經濟也有價值。”李國志說。
東龍鱘魚子醬獲得國際好評。受訪者提供
“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2006年,辭職後的李國志第一件事就是再次回到課堂,進入高校的經濟管理學院學習工商管理專業。
同時,李國志還承包了當地一家瀕臨倒閉的養殖場,創立了撫遠東龍鱘業有限公司。幾十年來積攢的好口碑此時更是派上了用場,聽說李國志辭官養魚,陸續有人慕名而來,尋求合作。
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鱘鰉魚從受精卵到種苗再到成魚養殖是一個沒有成功案例可以模仿的過程,李國志完全依靠自主創新研發魚苗及養殖。“我是建築專業出身,跨行跨專業,起步非常艱難。當時鱘鰉魚商業養殖屬於創新行業,我屬於‘第一個喫螃蟹的人’,幾乎是從零开始探索鱘鰉魚的習性、營養成分。”
鱘鰉魚是冷水魚,它們的生存條件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對水環境要求較高。李國志介紹,人工環境下鱘鰉魚的生長水溫要保持在20℃左右,冬天水溫保持在2℃至4℃且水面不可結冰,同時還要保證以生態飼料進行天然牧養。有一年,由於水面結冰,鱘鰉魚在冰下出現大面積缺氧,造成魚“全軍覆沒”,損失慘重。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李國志研究過後,在撫遠找到了水質穩定的區域重新开始飼養鱘鰉魚。
創業初期,除了研究飼養技術、魚的習性,李國志就是在不斷地尋找更好的水源地。養殖鱘鰉魚需要離水庫近,具備引水回流條件,且在附近還需要有合適的地塊,同時養殖鱘鰉魚對面積、離水距離等都有着具體要求。
此後幾年,正是鱘鰉魚商業養殖產業發展起步時期,彼時撫遠當地陸續湧現出40多家公司在市場上競爭,但隨着時間推移,最終只有東龍鱘業成功突圍,此後公司從初創期進入成長期。
創業18年,如今的東龍鱘業已經是一家集繁育養殖、公益放流、醫藥研究、食品加工、餐飲文旅於一體的超有機鱘鰉魚生產加工企業,有着500名員工,2022年還組建了大灣區市場團隊。
東龍鱘業養殖的鱘鰉魚可以在其不同成長階段靈活銷售。鱘鰉魚全身都是寶,可以直接銷售到各大鱘魚繁育基地,一條50多斤的鱘鰉魚通過繁育魚苗的方式,可獲得3萬多元的收入,一條魚可賣出100多條鮮魚的價值。東龍鱘業還憑借其國際領先的加工技術,將雌魚的魚子精心加工成鱘鰉魚子醬。這款魚子醬顆粒飽滿,晶瑩剔透,不僅口感極佳,更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東龍鱘業的三大養殖基地魚子醬年產量達50噸,2021年獲得魚子醬加工技藝非遺認證。
現在東龍鱘業的魚產品已遠銷全國各地,並和伊朗等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讓鱘鰉魚走上了國際餐桌。
在李國志看來,“任何事情從頭开始做的,從艱難到成功是必經之路,更重要是看能不能熬過這個艱難時期。”
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
今年年初,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2023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和資助人員名單的通知》,公布了2023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和資助人員名單。
在2023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名單中,黑龍江省有15人入選,其中就包括李國志。4月12日,撫遠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轉發上述通知。
李國志介紹,公司是全產業鏈在運行,目前在旅遊板塊正在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打造鱘鰉魚的繁育、養殖、加工縱向產業鏈的同時,也可以打造一些觀光、旅遊等橫向產業鏈,只有這些鏈條相互擰到一起,才能織成經濟發展的大網。
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李國志目前也在探索工廠旅遊,它基於傳統的生產場景、養殖公益、生產設施,再輔之以解說、導覽、品鑑等服務,讓遊客獲得有別於傳統旅遊的體驗,豐富了鄉村旅遊產品體系。
“更重要的是進行科普。例如,在恐龍滅絕的時候,鱘鰉魚是怎么生存下來的?由於過量捕撈等多方面因素造成鱘鰉魚瀕危,我們應當如何去保護它?如果开發利用人工養殖,可以爲社會提供哪些產品?”李國志介紹。
小志愿者參與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受訪者提供
开放技術、公益流放
不僅如此,李國志還進行保護增殖等魚類資源保護工作。在育苗和養殖之外,在李國志的推動下,當地還成立了撫遠市鱘鰉魚保護協會,有組織地進行魚類資源的保護工作。2022年6月14日,撫遠鱘鰉魚保護協會獲批升級爲黑龍江省鱘鰉魚保護協會。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過度捕撈、環境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原因,黑龍江流域鱘鰉魚資源急劇減少,鱘鰉魚自然分布水域變得相當狹窄,鱘鰉魚資源瀕臨枯竭。
李國志介紹,鱘鰉魚成長周期特別長,性成熟晚,一般在十年以上才能達到產卵狀態,因此其野生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很難恢復。
每年撫遠市鱘鰉魚保護協會都會號召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家參與到鱘鰉魚放生活動中。從2010年起,東龍鱘業幾乎每年都堅持放生活動,且放生魚苗數量逐年遞增,當地還確定了每年的8月8日爲撫遠鱘鰉魚放流節。2022年8月,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在哈爾濱和撫遠舉行,東龍鱘業無償提供約35萬尾鱘鰉魚苗送歸黑龍江、松花江。
“通過放流放生活動,逐步增加黑龍江鱘鰉魚野生種群數量,既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又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李國志說。
從掌握孵化繁育養殖技術开始,東龍鱘業就積極免費向大衆推廣。作爲一名商人,开放技術不是在爲自己培養競爭對手么?
李國志表示,鱘鰉魚產業仍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從業者需要用开放思維,與各方面力量共同謀求發展,如此才能形成產業。東龍鱘業不索要任何利益回報,對小到村民、漁民個體,大到世界五百強中國企業,沒有任何保留开放技術。
“國內市場都存在着巨大空間,而未來中國的鱘鰉魚產業一定要面對全世界的。”李國志說。
目前,李國志還在謀劃新建數字化漁業項目,並幫助農民建起家庭漁場,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致富路。
上遊新聞記者 張瑩
標題:上遊人物 | 建設局局長辭官“下海”養鱘鰉魚,成鄉村文旅帶頭人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396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