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17 16:50:33 熱度:17
今天我們來講講特斯拉的裁員廣進計劃。
創立長達21年的特斯拉縱然經歷多次死裏逃生的險境,也飽受“割韭菜”、“車輛失控”等諸多爭議,卻仍然是大衆公認的電動汽車龍頭企業。
同時,特斯拉也算得上是輿論場和銷量場上的“雙料常勝將軍”。
可這一次,卻是“常勝將軍”特斯拉最大幅度的裁員。如果按去年年底特斯拉全球披露的員工總數140473來算,10%將裁掉超過1.4萬人!
對此,很多人可能有些困惑:特斯拉是遭遇了多大的困境,才對自家員工下此狠手?
其實不僅是特斯拉,汽車圈的“裁員浪”其實早在去年就刮了起來。
Stellantis集團裁員超4.77萬人,大衆旗下軟件公司CARIAD裁員2000人,大陸、博世、採埃孚等零部件供應巨頭也紛紛公布了裁撤計劃,最多的甚至要开掉1.2萬人……
那么,當汽車行業的巨頭們紛紛選擇裁員以斷臂求生,是否意味着這個行業凜冬已至?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大家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有些敏感的話題——裁員,看一看特斯拉到底是槍響時驚飛的第一只鳥,還是那名執槍的獵手。
七百多年前的宋朝土地上,出現了很多大量種植茶葉、柑橘、蔗糖、鮮花等經濟作物的地主富戶。他們的茶園、桔園每到收割播種之際,就會大量僱傭幫工。
這些僱傭來的“臨時工們”,不僅可以在主家喫住,還能拿走一定的米糧銀錢作爲報酬。
繁榮豐年時,一個大型茶園甚至要僱傭上千人做工,甚至會提前支付“定錢”,鎖定勞動力,這也形成了早期的“勞務合同”。
而對於被僱傭的貧農們來說,只要是豐年,其實給誰家做工都一樣。唯一能影響他們的,只有可怕的荒年。
一旦因爲洪澇災害或者天幹物燥導致減產,那么沒有余糧的地主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減幫工們的報酬,乃至於遣散人手。
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到了現在,只要企業遇到什么問題,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同樣是“降本增效”——开支少了,利潤不就上來了嘛!
福特降本增效,研究出了“流水线”生產模式;豐田的降本增效,搞出了“精益生產”,影響了全世界大半的制造企業;而車企中最有名的模塊化生產的本質,也是爲了降本增效。
這四個字,用在豐年是“步步高升”,用在荒年是“救命良藥”。
但當它成爲企業救命藥時,往往意味着一個個體的困頓、一個家庭的愁容、乃至一個行業的風波。
特斯拉以龍頭企業的地位撕开了裁員的傷疤,也讓大家恍然發現:原來汽車圈、乃至汽車供應鏈上的“荒年”早已到來,甚至因此激發了衆多矛盾。
Stellantis出於成本考慮,想將小型電動汽車的生產從歐盟成員國(法國、意大利)轉移到成本更低的摩洛哥和塞爾維亞,也因此遭到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的嚴厲批評。
畢竟Stellantis可是意大利唯一一家車企,支柱走了怎么行?
也因此,數千名意大利員工爲保飯碗而參與罷工行動,還有包括公認、當地政界人士和市民約1.2萬人聚集在都靈,要求保障工作,保證全國其他工廠的未來。
但至少在北美,要有近400多名Stellantis員工離开企業。
而車企的上遊——零部件供應鏈,其實早已進入“飢荒模式”。
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曾宣布,要在2026年底前裁員1200人,法雷奧則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150人,採埃孚尺度最大可能需要裁員1.2萬人。就連德國的老牌企業,舍弗勒和馬牌集團也發出了裁員警告。
而2月20日,法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佛瑞亞(Forvia)則直接發布“未來五年計劃削減成本並裁撤 1萬個工作崗位”的通知,影響比例達13%。
而這個令人苦惱的災難,不僅存在於汽車行業,美國知名鼎盛的科技公司們,也在進行各種裁員,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
據悉,美國已有144家科技公司共計裁員超3.5萬人,這還沒算上特斯拉的1.4萬人(只能說他們是懂數據統計的)。
比起當年車圈高價挖牆腳、翻兩三倍薪水去搶人才的大战,似乎如今的裁員就像興盛過後的寒冬,枯葉凋零碾作塵。
若想一探“荒年”的究竟,我們必須先回答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誰取代了他們?
我們回到特斯拉這個範本上來看,馬斯克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據悉,本次裁員不適用於任何實際生產汽車、電池組或安裝太陽能產品的員工。
也就是說,這第五次也是最大規模的裁員針對的可能並不是生產线上的“一线員工”、核心的電池部門,以及一线負責裝配的員工。
那么方向基本明確了,那基本就是“中上遊”的管理層、職能部門、以及各大研發、銷售、品牌宣傳(啊不對,特斯拉沒有公關部)中無法直接創造價值的崗位。
而與之呼應的是,就在這兩天,已經爆出兩位特斯拉高管離職的消息。
其中一位是特斯拉動力總成及能源業務高級副總裁德魯·巴格利諾(Drew Baglino),另一位則是特斯拉公共政策副總裁羅漢·帕特爾(Rohan Patel)。
這基本印證了一些方向性的猜測,特斯拉“斷臂”的核心法則就兩個詞——替代和轉移。
替代,是用新技術、新方法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馬斯克的自傳裏曾經提到,在spaceX創業之初,馬斯克會批准用幾千美元給辦公室換一套好看的地板,也不肯批准購买質量更好更貴的零部件。
原因很簡單,如果“我們都用這個價格的零部件生產,那我們現在就可以解散了”,畢竟只有想到有效替代的辦法、實現真正降本,才能活下去。
而特斯拉在這件事上一直做得非常極致,並且有一個非常馬斯克的綱領性方針,那就是全面自動化。
4月15日發布裁員消息當天,就有德國媒體宣稱:特斯拉將通過一種名爲“拆箱”的新生產工藝,實現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這種工藝可以實現“沒有裝配线”的工廠,也就是說可以大幅減少員工數量,提高自動化程度。不僅能夠降低人工成本,還能更高效迅捷。
衆所周知,工業機器人早就在各大車企的產线上發光發熱,用來取代人力了。而特斯拉正在研發的人型機器人,也正是爲了實現更高階的“自動化替代”。
也確實,如今越來越多的崗位正在被機器、乃至AI替代。作圖、設計甚至是文案、剪輯和編程這種嚴重依賴“人類智慧”的工作,都可以使用AI進行更高效的創作。
對於特斯拉這樣激進的科技企業,用自動化和AI替代人力,顯然是水到渠成的。
甚至很多人都看得出,馬斯克不止想用機器替代人,還想成爲制造機器與人工智能的那個“獵人”。
相比之下,特斯拉做的第二件事——轉移,則更好理解。那就是哪裏的“人力物力”成本低,就把工廠建在哪裏。
某種程度上,特斯拉和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鏈是互相成就的關系,前者帶來訂單,後者打下價格,並不存在誰統領誰的“上下級關系”。
所以當特斯拉打出這樣一套前有自動化AI替代、後有想更低成本轉移的組合牌時,大範圍的裁員,或許已經不可避免。
新能源汽車剛剛興起時,我和公社小夥伴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1907年4月24號那一晚,美國曼哈頓地區經歷了“至暗時刻”,因爲街道上所有的燈都沒有點亮。
原因可能有些離譜,那就是當時美國是由一群燈夫負責在夜幕降臨前,用隨身攜帶的梯子和火把點亮每一盞燈。但是,電燈出現了。
只需要哪怕一個孩子輕輕撥動开關,全市區的燈都能一起閃亮。
所有燈夫們都將失業。
與燈夫一樣消失的,還有抵抗過火車與鐵路的馬夫們,還有有线電話接线員們……時代巨輪碾壓而過時,確確實實會有很大一批人的利益受到傷害。
特斯拉裁員如是,歐洲巨頭們裁員也如是。
但與從前不同的是,這一輪釋放出來的並不只是毫無技術能力的“弱者”,而是在企業方向選擇中砍掉的“斷臂”。
或許是因爲企業的科研方向轉移,從研發發動機轉移到了智能座艙,那么從前研發發動機的人只能被舍棄,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本身不具備價值和能力。
從經濟學的角度,我們是可以看到這樣一批被釋放到社會的技術型人才將會在生存壓力的驅使下,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新方向。
當然,有人會覺得這個假設有些樂觀,也有些殘酷。但客觀事實就是這樣,產業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勢必要經歷這樣的陣痛期。
有人因此生活品質下降,有國家因此經濟產值跌落,也有人乘勢而起,有國家因此突飛猛進,憑借多年的厚積薄發終成時代浪潮下的“幸運兒”。
但從本質上看,我們最終應該關注的或許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隱藏的福利。
這兩天,我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條有意思的內容。
或許,當年有燈夫淪爲流浪者,但也有很多個燈夫轉而進入到燈廠、發電廠、甚至是電燈推銷員。而那一顆顆樹立的路燈柱,也讓無數人享受到了免費的光明。
或許,當年有無數倚仗男耕女織的小家庭破碎在英國低價傾銷進來的棉布之中,但這也讓更多的工廠出現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更讓無數曾經衣不蔽體、粗布麻衣的人,穿上了一件便宜柔軟的棉布衣服,一件厚實暖和的棉襖。
而當年皇帝的寵妃才能享受到的一顆“妃子笑”,如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經濟發展的跌宕起伏,潮漲潮落都是必然。
所以特斯拉這場裁員浪潮究竟還會傳導多遠,讓多少供應鏈企業受到影響,或許都不足爲奇,甚至應該感到开心。
因爲槍響時,能被驚飛的鳥兒反而是幸運的。
標題:特斯拉裁員1.4萬人、市值蒸發2萬億!究竟要把寒氣傳遞給誰?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131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