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仙山幽趣,唯善呈和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3-05 01:01:30 熱度:58

導讀: 從重慶朝天門碼頭乘旅遊大巴,約2個小時便到了豐都“鬼城遊客中心”。豐都鬼城位於長江北岸,依“名山”而建,與豐都新縣城隔江相望。江邊的那座《幽香》牌坊最爲亮眼。牌坊上“仙山幽趣”的題額,更激起了這次豐...

從重慶朝天門碼頭乘旅遊大巴,約2個小時便到了豐都“鬼城遊客中心”。豐都鬼城位於長江北岸,依“名山”而建,與豐都新縣城隔江相望。江邊的那座《幽香》牌坊最爲亮眼。牌坊上“仙山幽趣”的題額,更激起了這次豐都旅行的好奇感。

乘纜車上名山,須經過“鬼城遊客服務中心”。中心正對大門處是名山的立體浮雕圖,背景是一幅“天下名山”畫。上面一一標明鬼城的景點。細看可知:鬼城台亭樓閣依山而立,廟宇殿堂神像森羅;奈河橋、寥陽殿、玉皇殿、鬼門關、黃泉路、望鄉台、天子殿、二仙樓、五雲樓、百子殿、陰司街、鬼國神宮等景點,一目了然。

隨着纜車節節升高,但見群山起伏,層巒疊翠。萬裏長江浩浩湯湯,奔流而去。“名山”原叫“平都山”。較早描寫此處盛景的是唐朝青城道士的《平都山》詩:“萬仞峰巒插太清,麻姑曾此會方平。一從宴罷乘雲去,玉殿珠樓空月明。”詩中將平都山的險、秀、奇描繪得淋漓盡致。宋仁宗嘉祐四年,蘇軾和父蘇洵、弟蘇轍去汴京路經豐都,登臨平都山,感其地勢高曠,與天爲鄰,爲抒發心曠神怡的感受,寫下詩《題平都山二首》,其二雲:“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歲月闲。午夢任隨鳩喚覺,早朝又聽鹿催班。”他將“平都山”稱爲“天下古名山”。自那以後,人們便將豐都平都山改爲“名山”。

名山本是道家洞天福地。據《豐都縣志》記載,“舊志謂平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是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後來卻變成了“幽冥鬼都”。據傳說,漢朝方士陰長生、王方平曾在平都山上修煉成仙。人們將兩人的姓氏“陰、王”連讀爲“陰王”,久而久之,便誤爲“陰間之王”,豐都便成了鬼都了。再加上文學作品《西遊記》、《喻世明言》、《聊齋志異》、《封神演義》等,把“豐都鬼城”描繪得具體生動,更讓“鬼城”之名遠揚。

展开全文

俗話說“鬼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下了纜車,便是一座飛檐翹角的山門,啓功題名曰“中國神曲之鄉”。穿過門坊,就進入“鬼城”。

鬼城第一關便是“奈何橋”。“奈何”二字系梵文的音譯,即“地獄”之意,是陽間通往地府之橋。《西遊記》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這樣描寫“奈何橋”的恐怖:“寒風滾滾,血浪滔滔,號泣之聲不絕”;“陰氣逼人寒透骨,腥風撲鼻味鑽心”;“上無扶手欄杆,下有搶人惡怪。枷杻纏身,打上奈河險路。你看那橋邊神將甚兇頑,河內孽魂真苦惱,椏杈樹上,掛的是肯紅黃紫色絲衣;壁鬥崖前,蹲的是毀罵公婆淫潑婦。銅蛇鐵狗任爭餐,永墮奈河無出路”。此橋橋面窄小,由三座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石拱橋並列而成。橋長7.2米、高3.95米,寬2.5米。左爲金橋,右爲銀橋。人死後,普通人過中間的橋,善人過橋會被牛頭馬面放行,惡人會被打入橋下血池。生前爲官清廉、品德高尚的人會被神佛接引,過金橋成仙;生前積善行德的人死後會被白無常接引過銀橋,經閻王發落投胎到富貴人家。可見,“奈何橋”不僅是通往陰曹地府的通道,還是審視人在世時善與惡的“試金橋”。

奈何橋後寥陽殿旁是“孟婆忘憂鋪”。賣湯藥的孟婆,據說是哭倒萬裏長城的孟姜女。她感嘆人生有那么多的淚水和苦惱,便給每個鬼魂一碗“孟婆湯”喝,讓亡者不計前世苦樂,重新投胎做人。

在寥陽殿右側,有一坡石階,叫“三十三重天”。陡疊着的33步石級,人稱 “登天梯”。古人認爲天很高,有很多重。這“三十三重天”是根據《子不語》記載而來的。傳說登一步石梯即上一重天,只要一口氣從這三十三級石梯跑上去,就進了南天門,上到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了。

登上三十三重天,是玉皇殿。玉皇殿屋脊上是姜子牙的神像。據說姜子牙本來是偷偷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給自己的,有個叫“張友仁”的猜到了這件事,就藏到封神台下。姜子牙封了衆神後,有神仙就問爲什么不封玉皇大帝?姜子牙搪塞說:“不用急,自然有人。”這時藏在台下的“張友仁”跳出來,說:“謝謝相父,友仁在此”。姜子牙只好把玉皇大帝的位置封給“張友仁”。封神已經結束,姜子牙沒有了位置,只得爬上天宮屋頂,坐在上面吼道:“姜太公在此,諸神回避”。看來姜子牙也是“愿者上鉤”,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玉皇殿門前有塊“唯善呈和”石碑,中間“口”字共用,左邊是“唯”,上邊是“善”,下面是“呈”,右邊是“和”;四個字連起來便是“唯善呈和〞,碑文將此四字一筆揮就,構思及其巧妙。此碑意在勸人善行相待,善惡有報。

攀上一組石階,就是鬼門關了。人死後進入鬼國,必經這座森嚴的關口。兩旁有十六鬼王和把門小鬼看守,於此盤查過往亡魂,看是否持有鬼國通行證——路引。據說這路引長3尺、寬2尺,是用黃色的軟紙印做的。人死後入殮或火化時燒掉它,就會隨靈魂來到地府才能暢通無阻。

過了鬼門關,就是黃泉路。黃泉路口石牌坊兩側一副石刻聯語雲:“紅塵生涯原是夢,幽冥黃泉亦非真”。黃泉路是一條寬約2米,長約50米的青石板路,路面很不平整。黃泉路盡頭,是民國十六年蓬溪縣縣長劉治國所立、銅梁縣縣長吳載易所書的《勸誡碑》,以此勸誡人們多行善事,以孝爲先,與人爲善,不做惡事。

黃泉路盡頭是望鄉台,給鬼魂回望家鄉。是死後的人在頭七這一天,登樓遙望陽世家鄉,和親人告別的地方。

拾階而上,來到天子殿前,首先看到的是天子殿牌坊。天子殿就是閻羅殿。是陰曹地府閻羅王居住之處,是鬼城的最高首腦機關。

穿過牌坊進入大門,兩旁有四尊塑像。手拿白蒲扇,面帶微笑,挺着白白胖胖大肚子,頭戴高帽的是白無常,帽子寫着“你也來了”四個字,他是負責接待行善積德的亡魂的。而黑無常,面目猙獰,帽子上寫着“正在捉你”,他是負責捉拿作惡亡魂的勾魂鬼。另有雞腳鬼、鷹將、蛇將,他們猙獰恐怖,專司提拿壞人。再往裏走,擡頭即能看見一副明末高僧硝山和尚作的楹聯:“不涉階級須從這裏過行一步是一步,無分貴賤都向個中求悟此生非此生”。殿堂正中塑閻王6米高坐像,他頭戴金冠,身着蟒袍,腰圍玉帶,秉圭端坐,雙目圓睜,莊重威嚴。

閻王兩側塑六案功曹站像,下面塑四大判官,還有無常、牛頭、馬面、鬼王等。一個個身高丈二,威風凜凜。能想到,無論造孽作惡的鬼魂有多大本領,都難逃過他們的手掌。閻王後翕中塑頭戴鳳冠,身着霞披,文靜美貌、形象逼真的天子娘娘坐像。女子拜拜她,會有漂亮的容貌。

天子殿左右廊房設東西地獄。記得《聊齋志異•聶僧》中,有寫地獄刑罰的一段,“張下,私浼鬼使,求觀冥獄。鬼導歷九幽,刀山、劍樹,一一指點。末至一處,有一僧孔股穿繩而倒懸之,號痛欲絕。”已經覺得很可怕了。東地獄刑罰是磨推、挖心、火烙、寒水、刀山、車裂等;西地獄是碓舂、鋸解、下油鍋、拔舌、補經、轉輪等地獄刑罰。觀看此場景,比書上描寫的更震撼,更恐怖。《說岳全傳》第七十一回:“苗王洞岳霖入贅,東南山何立見佛”;寫秦檜地獄受刑:“但見秦檜披枷帶鎖,十分痛苦,叫道:‘太師爺,小人在此!’秦檜道:‘何立!你休叫我太師,只叫我殘害忠良的奸賊罷!你若回去,可對夫人說,我在受罪,皆因東窗事發覺,如今懊悔已遲!他不久也要來此受罪了。’佛爺叫獄主:‘帶秦檜仍回地獄去罷!’獄主辭了菩薩,衆鬼卒將秦檜一步一打去了。”可見,十八層地獄,是對世人的警戒。正如《西遊記》中所言:“人生卻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過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下山,從豐都名山“鬼城”牌坊穿過。牌坊上最搶眼的是“天下名山”4個大字,牌坊大門兩側的楹聯,用的是李白詩句“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羅酆”。站在牌坊前,我想,豐都“鬼城”用類似人間的法律機制建成的“閻王殿”、“鬼門關”、“十八層地獄”等一系列陰間機構,是爲了懲罰惡魔,昭雪冤屈,伸張正義。它文以鬼喻事、以鬼說人,勸誡人們,任何時候都要慎獨、心存敬畏,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具有教化從善的功能。

可以說,“豐都鬼城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發揮了規範道德、維系人心、傳承文化的作用”。豐都是被神怪志異掩蓋的人文古城。“懲惡揚善,唯善呈和;人做善事,社會和諧;好好活着,珍惜當下”;應該是“幽冥鬼都”文化的深刻內涵底蕴,也是我這次仙山探奇的最大收獲。

在本平台發布的作品,在騰訊【企鵝號】【喜馬拉雅】【360圖書館】等主流平台網頁版同步刊出。敬請前往關注並收閱!

關聯閱讀

我們的山湖江海丨天目山莊,林深歸處盡物華

行吟丨教授品詩:從溪流奔向大海

行走丨江上巍峨白帝城

行走丨开化龍頂

行走丨揚州



標題:行走丨仙山幽趣,唯善呈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28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