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街道就有19種,有意思的澳門街道超出想象,一篇文帶你解鎖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1-23 00:57:36 熱度:16

導讀: 隨着春節臨近,不少朋友選擇到南方過年或掃貨。其中人氣排名前列的就有澳門。面積不大,卻因爲歷史和地理原因,充滿異國風情。購物方面,品種多樣,優惠多多,選擇去澳門旅遊的你,這一次不妨跟隨Abby從“軋馬...

隨着春節臨近,不少朋友選擇到南方過年或掃貨。其中人氣排名前列的就有澳門。面積不大,卻因爲歷史和地理原因,充滿異國風情。購物方面,品種多樣,優惠多多,選擇去澳門旅遊的你,這一次不妨跟隨Abby從“軋馬路”开始吧。因爲在澳門,單單街道就有19種。

別不信,澳門歷來出現過的街道種類有 (以中文爲准):大馬路、馬路、街、路、石級、公路、圍、圓形地、前地、巷、斜巷、斜坡、牧羊巷、裏,以及另外幾個特殊的名稱爲“海景花園”,“聚龍舊社”,"嚤囉園路",“亞馬喇土腰/關閘馬路”,“炮兵馬路”,“路氹連貫公路”和“瑪利二世皇後眺望台”。

展开全文

澳門的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瓷磚畫(azulejos)藝術作爲藍本。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富有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質和藝術性,成爲了澳門的地方特色之一。追溯始源,青花瓷起源於唐代,經過宋、元兩代的成熟與發展,至明代達到了巔峰。澳門作爲古代中國和歐洲之間瓷器貿易的起點之一,由葡萄牙人在此把青花瓷器運往歐洲售賣,結果掀起西方國家的中國瓷器熱潮。更沒想到,青花瓷在葡萄牙以瓷磚畫等形式演變,最後回到澳門,還變成了現在澳門街牌的設計。

小知識點:官也街是澳門第一條行人專用街道哦。

在葡萄牙管治時期,街道名牌的葡文名稱一般佔了名牌四分之三的面積,中文則佔四分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後,便把街道名牌的設計修改,中葡文街名各佔名牌面積的一半,中文在上,葡文在下。而街道的中文名稱也由原來的直書改爲橫書。如果你留心觀察,還會發現澳門的街道名字很有趣:比如“肥胖圍”、“西瓜裏”、“賊仔圍”、“鹹蝦巷”,以及圖片上的“跛腳梯”等。澳門本地藝術家黃子灃與邢丹惠於跛腳梯的兩側牆壁繪畫了多條色彩斑斕的沙丁魚,極具葡萄牙元素;同時利用石級的垂直面,繪畫葡磚圗案,打造多層次的葡韻壁畫,突顯凼仔舊城區的濃厚歐陸風情,爲區內增添打卡熱點!

要說澳門最浪漫的街道,也是被稱爲網紅街道的戀愛巷。這裏不僅色彩豐富,而且也是巧妙取景大三巴牌坊的好去處哦。快帶上愛的人一起去打卡吧。

澳門還有些街道名稱是以葡萄牙軍官政要,或歷史人物的名字命名,然後以粵語音譯出來。比如:西接板樟堂街於仁安裏、哪吒廟斜巷交界處,東至水坑尾街的伯多祿局長街,街道於1942年被命名,以紀念曾任澳門議事公局局長的伯多祿。有160多年歷史的伯多祿局長街,是澳門第一條水泥街道,古時稱爲“醫院街”,因當時此街上設有醫院,但居民認爲醫院街稱呼不吉利,又因街上有一渣甸洋行專營一種“白馬牌”威士卡,看到豎起有白馬標志,居民便开始稱此街爲“白馬行”了。

澳門還有用日期命名的街道,比如:十月初五日街(Rua de Cinco de Outubro;通稱十月初五街,簡稱泗孟街),源於己拆卸的泗孟碼頭。昔日的十月初五街原屬海灣淺灘,後來經填海而逐漸變成內陸的街道。爲了紀念葡萄牙於1910年10月5日發生的革命,澳葡政府後來將之改名爲十月初五日街。在老一輩眼中,十月初五街是一條陪著他們成長的街道。在四五十年以前或更早的時候,內港一帶最爲繁盛,自早上至傍晚以至深夜,在海傍以至十月初五街的人流熙來攘往,各大行業都在這裏开設店號,其中以海味雜貨店及找換店爲多。現在這裏也是尋覓澳門老字號酒樓美食的寶藏地。

如果你想感受色彩繽紛的澳門 ,不要錯過的兩條斜巷分別是兵房斜巷和嘉模斜巷。牆壁上五彩繽紛的塗鴉圖案,是兵房斜巷的一大特色,有趣的塗鴉給人誤闖進了新奇童話世界的錯覺,同時,這裏還有個性鮮明的商店林立,適合文藝打卡。嘉模斜巷有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嘉模聖母堂,是澳門居民舉行婚禮和郊遊觀光的好去處。這裏也是梁洛施的電影《伊莎貝拉》取景地之一。

最後留一個彩蛋,大家猜猜看“仙女巷”在澳門哪裏呢?聽說合影打卡的都是小仙女,哈哈哈哈

我是不旅不婷的Abby, 關注我,帶你用不同角度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原創不易,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標題:單單街道就有19種,有意思的澳門街道超出想象,一篇文帶你解鎖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644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