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开始嫌棄長期存款?銀行怎么變心了?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1-21 08:50:13 熱度:15

導讀: 在中國銀行市場上,銀行拉存款已經成爲了不少人心中普遍的形象,然而就在最近銀行开始嫌棄長期存款的消息衝上了熱搜,很多人都很奇怪,銀行怎么突然變性了?銀行是怎么想的? 一、銀行开始嫌棄長期存款? 據21...

在中國銀行市場上,銀行拉存款已經成爲了不少人心中普遍的形象,然而就在最近銀行开始嫌棄長期存款的消息衝上了熱搜,很多人都很奇怪,銀行怎么突然變性了?銀行是怎么想的?

一、銀行开始嫌棄長期存款?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銀行存款利率出現一個很不尋常的趨勢,那就是長期限人民幣存款利率反而比短期限存款利率更低了,5年期比3年期存款利率還低,3年期存款利率比2年期還低。

比如,建設銀行的人民幣存款整存整取3年期最高年利率是2.6%,而5年期的最高年利率卻只有2.25%。交通銀行的情況也類似,2年期的最高年利率是2.35%,而3年期的最高年利率卻只有2.2%。這種現象甚至在江蘇銀行、寧波銀行等其他銀行也有所體現。

從第三方平台監測的數據來看,從2023年10月份开始,各類型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均已低於3年期。特別是股份行和城商行,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甚至比3年期低了11個基點和13個基點。長期限存款利率下降更快可能是導致這種倒掛現象出現的原因。

正常來說,銀行存款的利率,期限長的應該會比期限短的高。因爲存期限長的存款,會讓儲戶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成本,而且還會承擔更大的利率波動風險,肯定就會要求獲得更多的利息回報,不然就不劃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各家銀行的長期限存款產品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利率相對更高的特色存款產品和大額存單。大部分全國性銀行在售大額存單裏已經沒有5年期品種。甚至部分銀行連3年期大額存單都沒有了。

展开全文

二、銀行怎么變心了?

在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業務中,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平衡和利益分配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近年來,我們發現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銀行开始“嫌棄”長期存款,表現爲長期限人民幣存款利率反而比短期限存款利率更低,甚至許多長期限的存款產品已經悄無聲息地消失了。這種趨勢的出現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討論。那么,爲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

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銀行作爲金融機構,其主要的利潤來源是通過吸收存款再放貸出去賺取利差。當存貸息差不斷收窄時,銀行就會失去爲吸收存款提供高利息的動力。隨着貸款利率的持續下降,銀行在成本控制上的壓力也在增大。如果繼續以較高的價格吸收長期存款,可能會進一步壓縮銀行的盈利空間,因此,銀行對於提高長期存款利率的意愿也就降低了。

其次,當前社會環境下,企業和個人對貸款的需求有所減弱。一方面,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投資和發展前景不確定性增加,使得它們在尋求貸款時更加謹慎;另一方面,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以及對未來收入預期的降低也導致了個人貸款需求的減少。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優質長期貸款的選擇變得相對稀缺,從而降低了銀行對長期存款的需求。銀行的貸款利率卻在不斷下降,這也導致了銀行的存貸息差不斷收窄。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從貸款中獲得的收益和從存款中支付的成本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因此,銀行自然就沒有動力去提高存款利率,吸收更多的存款。

第三,銀行對未來利率走勢的預期也是一個關鍵因素。目前,全球範圍內的貨幣政策普遍呈現出寬松態勢,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利率還會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銀行接受大量長期存款,可能在未來面臨更高的機會成本。因爲當利率下調時,銀行需要支付給儲戶的利息會高於它能夠通過貸款獲得的收益,這顯然不符合銀行的利益最大化原則。

第四,當前流動性寬裕也是銀行不再熱衷於長期存款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過去,每到年底,由於各種原因,銀行的資金需求通常較爲緊張,所以它們更愿意通過提供較高利息來吸引長期存款。然而,現在的情況是,隨着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和金融市場的發展,銀行面臨的資金壓力得到了緩解,因此,他們沒有太大的動力去高息攬儲。

因此,雖然銀行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但儲戶仍然有很多投資選擇。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市場環境來做出最佳的決策。



標題:銀行开始嫌棄長期存款?銀行怎么變心了?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605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