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2023年收跌13.82%,2024年會好轉嗎?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31 00:50:46 熱度:13

導讀: 從年初的領漲到年末的領跌,港股經歷了一輪流動性危機,但隨着上市公司回購、香港方面推出盤活市場流動性的措施以及美聯儲表態轉“鴿”,其流動性問題有望得以緩解 文|《財經》研究員 張雲 編輯|楊秀紅 20...

從年初的領漲到年末的領跌,港股經歷了一輪流動性危機,但隨着上市公司回購、香港方面推出盤活市場流動性的措施以及美聯儲表態轉“鴿”,其流動性問題有望得以緩解

文|《財經》研究員 張雲

編輯|楊秀紅

2023年最後一個月的月中,恆生指數跌破16000點,創下年內新低。

恆生指數在2023年初曾經承載投資者“領漲全球”的預期。預期並非沒有現實來源,2022年四季度的一輪反彈中,港股就是反彈的領頭羊。從2022年10月底至2023年1月春節前,恆生指數由14597.31點反彈至22700.85點,短短三個月,指數區間漲幅達到52.65%。科技權重股騰訊控股從198.60港元/股的價格一直反彈到416.6港元/股,區間漲幅101.26%,成爲彼時中國香港市場交投最活躍的個股之一。

這樣的好成績在2023年隨後的時間裏被消磨殆盡,隨着年底時間臨近,恆生指數創出了年线四連陰走勢,這在港股歷史上尚屬首次。12月11日,恆生指數更是跌破16000點,創年內新低。隨後港股开始反彈,在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恆生指數收復17000點,報17047.37,全年下跌13.82%,恆生指數年线收出四連陰。

展开全文

(恆生指數年线圖)

Wind(萬得)數據顯示,2023年,在全球14只重要資本市場指數中,恆生指數全年以13.82%的跌幅位列倒數第一;位列倒數第二的是深證成指,全年下跌13.54%;上證指數居倒數第三,全年下跌3.70%。

(Wind全球重要指數2023年漲跌幅)

“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是一方面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流動性缺失。” 富春山資本(香港)董事總經理陳達對《財經》表示。公开數據顯示,恆生指數年初至今成交額僅有2022年的80%左右。另據港交所數據,2023年港股融資規模下降至1300億港元以下,新股破發率維持在三成以上。

2023年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不斷創出新高,也令港股市場資金外流,但市場預期,全球的流動性拐點正在形成。12月14日凌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罕見作出明確表態:降息已开始進入視野,決策者正在思考、討論何時降息合適。

平安證券認爲,目前港股估值相比A股折價情況已經比較顯著,“恆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處於近五年99%高分位水平”。對比A+H兩地上市的公司,H股2023年股息率(近12個月)均值爲5.7%,A股同期股息率均值爲3.2%,港股具有估值優勢。

緣何持續下跌?

2018年,恆生指數用十年時間創出了33484.08點的歷史新高,超過了2007年牛市的高度。五年以後,恆生指數點位跌至17000點左右,距離當年的高位回撤48.58%。

這五年間發生了諸如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衆多黑天鵝事件。陳達認爲,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外資對於港股的態度實行“一票否決”:“近年香港市場中一些長线外資,比如主權基金和各國養老金等,並不是以投資的眼光去考慮估值,而是以地緣政治爲考量。”

外資在估值模型中提高了港股的折現因子,相當於直接將港股市場排除在投資組合之外。“再好的公司,哪怕是蘋果公司,折現因子高了,推算的內在價值就會降低,讓投資‘失去吸引力’,把折現因子提高,相當於對港股的一種‘婉拒’。”陳達表示,這種“婉拒”導致港股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流動性危機。

2023年,港股全年成交額約爲25萬億港元,對比2022年30.69萬億港元的數據下降約兩成,相當於整個市場流動性打了八折。而恆生指數年內也下跌約13%,接近兩成數據,因此流動性危機成爲恆生指數年內下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陳達透露,實際上不少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IR(投資者關系)部門曾經尋求與大型外資機構之間的溝通,認爲公司現金流充沛,造血能力較好,現階段處於低估狀態,是較好的配置時機。但部分機構還是以流動性因素爲由拒絕,“大型機構建倉一般對股票標的有最低的流動性門檻要求,否則將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建倉馬上拉升股價提高成本,難以在某個價格上买夠倉位;二是後期難以退出。如果從這種考慮角度,那和公司基本面就沒有關系了,是市場流動性層面的一票否決”。

(Wind香港二級行業指數年初至今表現)

除了流動性影響,恆生指數中權重較高的地產行業持續“排雷”,經濟復蘇預期降低導致零售業表現不佳也影響了恆生指數全年表現。Wind香港二級行業指數中,香港房地產指數全年下跌27.75%左右,在24個二級行業指數中排名倒數第四;香港零售業全年則下跌28.97%。其余市值較大行業中,食品飲料下跌幅度也超過20%。24個行業中僅有五個行業指數全年漲幅爲正,其余20個行業指數均處於下跌。

(港股通今年漲幅排名靠前的個股)

個股方面,全體港股漲幅排名靠前的基本是市值不超過10億元的微盤股,成交額較小對市場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而成交額較大、流動性較好的港股通個股中,市值161億港元的美圖公司全年上漲165.35%位居第一,中廣核礦業、高偉電子位居第二、三位。港股通跌幅最大的則是鼎豐集團汽車。

(港股通今年跌幅最大的個股)

盡管臨近年底港股有所反彈,但在12月27日,港股市場依然出現了三只個股盤中閃崩下跌超過80%,分別是宏強控股跌近94%、奇士達跌90%、夢東方跌超87%。三只個股在2023年剩余的交易日也都沒有出現反彈。

流動性拐點或現

爲了應對流動性危機,港股上市公司掀起回購潮。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回購金額超1133億港元,超過2022年的1029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共有187家公司積極參與回購。

典型案例如騰訊控股。從2022年年中大股東宣布減持的時候开始,騰訊控股就加大了回購力度。Wind數據顯示,騰訊控股全年共有近200筆回購記錄。一开始騰訊控股每筆回購平均耗資還在3.5億港元左右,2023年6月开始,每筆回購平均耗資已升至4億港元左右,12月22日下跌後這個數字已經擴大至10億港元。

據《財經》粗略計算,騰訊控股已斥資逾700億港元進行回購。12月22日,騰訊控股大跌12.35%,隨後幾個交易日股價有所反彈,該公司股價年初至今下跌6.79%左右,跑贏恆生指數。

有機構投資者分析認爲,對財務狀況良好、有條件實施回購的公司而言,主動進行回購體現了對自身股價被低估的判斷,表明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從海外成熟市場經驗來看,上市公司回購對提高股票收益率、推動股價上漲有着積極作用,也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

與此同時,香港政府也在逐步推出盤活港股市場流動性的措施。11月15日,港府立法會通過《2023年印花稅(修訂)(證券轉讓)條例草案》,將买賣股票應繳印花稅稅率由當前的0.13%下調至0.1%。

此外,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不久前向《財經》介紹,還會有一系列舉措改善港股流動性,包括在惡劣天氣下正常开市、下調移動裝置市場數據服務收費、優化上市公司回購規則、降低港股價格的最小變動單位以收窄交易價差、提升香港上市的國際吸引力等。

陳達認爲,南向港股通或內資有可能成爲未來解決港股流動性問題的主要看點。“流動性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一部分資金走後有沒有新的資金可以承接?資金的真空誰來填補?”

平安證券的研究顯示,南向資金的交易力量近年逐漸擡升,2023年南向資金在月度成交中佔比平均在28%左右。

(南向資金港股市場成交佔比)

歐冠升表示,港交所也在和內地合作,不斷優化滬深港通機制,確保資金的雙向流動。港交所今年在港股市場推出了“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目前有24只港股已經增設了人民幣櫃台,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我們希望人民幣櫃台將來也可以納入港股通,讓內地投資者可以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的港股,這樣可以使交易更加便捷,有利於促進更多的交易。”

所幸市場普遍擔心的流動性問題有望迎來拐點。12月14日凌晨,鮑威爾表態轉“鴿”,其表示,降息已开始進入視野,決策者正在思考、討論何時降息合適。展望未來,降息已不可避免地成爲一個主題。隔夜道瓊斯工業指數創出歷史新高,亞太區股市也跟隨高开。

2024年會否好轉?

展望2024年的港股市場,陳達期待港股均值回歸,“主流資本市場中,其他年线出現四連陰的僅有1929年金融危機中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因此年线五連陰概率小”。

(道瓊斯工業指數1929年-1933年出現過年线四連陰)

平安證券研報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美聯儲政策由緊轉松的時期,權益資產普遍上行。在最近四次“加息結束後”六個月的區間周期裏,恆生指數的平均漲幅爲12.2%;而“降息开始後”六個月的區間周期,恆指平均表現則爲下跌4.70%。恆生科技在最近的“加息結束後”六個月的區間周期裏,平均漲幅爲17.7%;而“降息开始後”六個月的區間周期,平均漲幅則爲25.10%。但需要注意的是恆生科技指數僅有2018年數據,而恆指爲1995年以來的四次均值。

2024年港股行業展望方面,平安證券看好科技創新類股票,尤其是人工智能與智能汽車;其次是景氣修復的教育、服飾與餐飲等行業;第三類是高股息板塊,港股股息與A股相比具有一定的性價比,中長期資金對其有配置需求,其中煤炭與交通運輸行業近12個月平均股息率分別爲13%和10%,分別是全A平均股息率的1.9倍和3.8倍。

“港股作爲一個原本由外資主導的市場,調整爲由國內資金以及非歐美資金來參與的市場,過程中陣痛是一定有的。只要上市公司繼續發展,其價值總歸會體現。資金也是逐利的,假如港股能出現較好的賺錢效應,相信將來外資也不會固守其‘婉拒’的立場。”陳達表示。

(《財經》研究員黃慧玲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 |周瑾



標題:港股2023年收跌13.82%,2024年會好轉嗎?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135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