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30 08:59:26 熱度:24
來雲南,一定要看的就是獨特的民族風情,雲南有25個少數民族,哪個民族都獨具特色。同時雲南也是茶馬古道的起點,在中緬交界的大山深處,有一個民族被稱爲最古老的茶農,一起走進布朗族的翁基村去了解這個古老的民族,聆聽他們與茶的故事。
我們的旅程沿着雲南的邊境线一路西行,來到西雙版納之後,明顯感覺到無論是從氣候還是景觀包括路邊的民居都發生了很多變化,傣族風情盡顯無余。
感受了西雙版納的繁華之後,繼續向西,很明顯山多了起來,今天的目的地就在大山之中,去探訪布朗族的翁基古寨。
來翁基村的路很崎嶇,蜿蜒盤旋到山頂,一路上都是熱帶獨有的風景。火龍果樹、香蕉樹讓我這個北方人非常的有新鮮感,一路上心情也變得很激動。
從外圍看整個寨子很有特色,茅草樣式的屋頂造型感十足,整個村莊沿着山坡蔓延,從高到低階梯起伏非常有立體感。
翁基寨位於哎冷山又稱芒景山山脈北端,依山勢而建,被古茶林包圍,海拔1350米左右,處於霧线之上。山下還是夏天,來到這裏卻有了絲絲涼意。景邁山5個布朗族村寨與哎冷山的布局形如大象,翁基選址於大象頭部。“翁基”在布朗語中是“看卦”的意思,傳說布朗族先民遷徙到景邁山時,就在此地看卦選址立寨。
村寨完整保存着景邁山布朗族村落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建築圍繞寨心沿等高线錯落布局。翁基設有寨門,過去僅允許在寨門內建設房屋。寨門對於他們而言非常重要,既能隔絕野獸也能起到防御的作用。
走進寨子,古樸原始的氣息撲面而來。想要了解這個寨子那就得先從布朗族說起。
布朗族是中華大地上最早的先民之一。也是雲南歷史上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布朗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他們自古就生活在橫斷山、瀾滄江一帶,這裏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是天賜的風水寶地。但是因爲生產力低下,被迫長期處在漢族和南詔、大理的夾縫之間,每一次战爭之後,他們都被迫遷徙,人口也很少。如今大概只有十幾萬。
布朗族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但是沒有留下文字。布朗族也有很多分支,如今有的用傣文,有的用漢文,還有的用佤文。其實我覺得這個民族無論從裝扮還是習慣都有點接近佤族。
他們的祖先古濮人,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野生茶葉並加以利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馴化、栽培和種植茶的雲南少數民族,有“古老茶農”之稱。
走在寨子裏,隨處可見的就是茶,家家戶戶都有炒茶的大鍋,雖然現在不是炒茶的季節,但是陣陣的茶香也是遊客對翁基村獨有的印象。
村子裏還有一大看點那就是幹欄式民居。曾經地理課本上的知識,如今保留的不多。但是翁基村卻向我們展現的淋漓盡致。
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一個至數個氏族,每個氏族有幾戶至數十戶組成,住房多爲兩層結構的竹樓,樓下堆放雜物,樓上住人,屋內中央設置火塘。幾乎每一個屋子都是一樣的布局,每間房子的不同之處是門的朝向,原因是地勢起伏不平。
每一座屋子不砌圍牆,四周有柵欄。竹樓屋頂爲歇山式,分爲四面,脊短坡陡,屋頂用草排或瓦片覆蓋。樓室門口一方安置木梯一架,一側設有陽台。在屋子的旁邊掛放着許多的當地特色,有香蕉有茶還有一些雲南特有的菌子。
布朗族有個傳統,“一家蓋新房,全寨來幫忙”,布朗族建蓋新房一般擇傣歷四五月間房。建房過程中要進行一系列的祭祀、佔卜活動。這種熱鬧的場面雖然沒見,但也能在腦海裏想象出熱鬧的場景。
翁基村是與茶樹相伴的古村落,這裏有茶園3133畝,其中在市場上十分搶手的古茶樹面積就佔了900多畝。茶葉自然也成爲了這個村的支柱產業。
走在寨子裏,當地朋友都會很熱情的邀請你進家品茶,你也不用擔心,买不买都行,不存在強买強賣的行爲,單純是因爲熱情。寨子裏有民宿但不多,在這裏聞着茶香待上幾天,我想心情都會有明顯的改善。
標題:尋找中緬邊境的布朗族村寨,在翁基了解幹欄式民居,沉浸茶的海洋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126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花漫光山 產村融合
下一篇 : 打卡美食節,品澳門多元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