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丨二十連豐背後的主糧產業變遷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12 16:53:47 熱度:54

導讀: 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實現糧食生產“二十連豐”,且連續九年超過1.33萬億斤。 玉米、水稻、小麥是三大主糧,也...

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實現糧食生產“二十連豐”,且連續九年超過1.33萬億斤。

玉米、水稻、小麥是三大主糧,也是糧食增產的主力,全國糧食豐收之際,新京報記者對話專家,詳解三大主糧產量背後的產業變化。

玉米:政策市場多方推動玉米增產

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2023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6.63億畝,比上年增加1723.2萬畝。同時,玉米單產比上年提升了6.4公斤,達到435.5公斤每畝。

“今年玉米播種面積、單產和總產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國家對糧食安全高度重視,各地重農抓糧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尤其對耕地非糧化的管理更加嚴密和完善,使得糧食種植面積得到了保障。今年我們國家還選擇部分縣,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農業生產條件得到較好保障,這對單產的提升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2022年玉米種植收益較好,今年年初農戶種植積極性也很強。”農業農村部玉米市場監測預警團隊首席分析師吳天龍說。

農業農村部玉米市場監測預警團隊首席分析師吳天龍。受訪者供圖

在氣候方面,今年玉米主產區天氣條件相對良好。吳天龍介紹,“夏季台風對個別地區玉米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但水淹一條线,總體上看,利大於弊,台風帶來的強降水有效提高了土壤墒情,對主產區玉米生產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我國年產玉米超過5000億斤,2023年玉米產量爲5776.8億斤。這些玉米都用在了哪裏?吳天龍介紹,玉米的用途主要有飼用、工業需求兩種,食用、種用、損耗等佔比不高。“工業用途主要是用來制備澱粉、酒精等,今年這方面的需求較爲穩定。”吳天龍說,“飼用是玉米最大的消費需求,其中,豬飼料的需求最高。”

今年,我國生豬存欄量一直較高,帶動玉米消費需求,玉米市場價格也一直處在相對高位。吳天龍介紹,“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和備耕期間的玉米市場價格有一定關系,事實上,今年年初,生豬存欄量處於歷史高位,飼用需求較強,帶動玉米的市場價格相對堅挺,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展开全文

今年秋冬,玉米成熟的季節,市場價格有所回落。對此,吳天龍認爲,“今年玉米增產幅度較大,售糧進度預期較常年偏慢,而下遊消費需求增量有限,價格上漲動力不足,爲防止後期東北地區疊加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天氣,影響銷售,建議農戶根據糧食質量、儲存條件和自身經濟狀況把握售糧時機。”

水稻:種植結構調整 科技攻關向質量傾斜

水稻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也是兩大口糧之一。中國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春春介紹,今年水稻生產呈現兩減一增的現象,面積有所降低,總產量略微下降,單產提升。

中國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春春。受訪者供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稻谷播種面積4.34億畝,比上年減少751.6萬畝,這不是水稻面積首次減少,“十三五”以來,我國水稻面積7年中有5年減少,除了災害、成本、市場等因素,主要還是糧食品種內部的結構調整。“關於面積,從統計數據看,2022年黑龍江水稻面積同比減少近400萬畝,2023年水稻面積也在減少,主要是擴種市場需求較大的玉米和大豆。”徐春春說。

黑龍江是糧食主產區,也是水稻生產大省,徐春春說,“我國南方水稻生產主要是早稻種植波動較大,近年來在國家和地方重視下趨於穩定;黑龍江水稻種植面積增長較快。比如2000年,黑龍江只有2400萬畝左右,到2017年,面積最大時達到5900萬畝左右。2021年、2022年,黑龍江水稻面積連續兩年下降。”

水稻面積波動的背後,是糧食種植結構的調整。徐春春說,“面積變化,主要是內部結構調整的結果,當前我國水稻生產和供應相對充足,且市場需求比較穩定,而玉米大豆等飼料作物的市場需求則在不斷提升。事實上,水稻減少的面積,很大一部分都是種了玉米大豆等。從科研上看,水稻育種的攻關,在保障豐產穩產的基礎上,目前也更偏向於提升水稻的質量,开發優質產品。一方面,我國水稻的平均單產已經連續三年超過470公斤每畝,今年又創造了475.8公斤每畝的新紀錄。另一方面,我國優質水稻的品種也在不斷增加。”

2023年8月,台風帶來的暴雨,給東北水稻產區造成了一定影響,這是否會影響水稻最終的總產量?徐春春說,“我國水稻種植分布非常廣,從東北到華南都有,局部的氣候災害確實會給當地帶來影響,但區域之間的互補性,使得總產量受到的影響不大。比如今年,大家都比較關注黑龍江五常的水稻受災情況,但同時,長江中下遊的水稻生產情況非常好,尤其是中晚稻,是一個風調雨順的生產季,這保證了全國水稻的生產和供給。”

小麥:爛場雨下如何保住穩產

小麥是我國居民兩大口糧之一,也是夏糧最主要的作物。我國是世界小麥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常年種植小麥3.5億畝。

2023年夏季,我國黃淮海等小麥主產區,在麥熟之際,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爛場雨,大量麥田受損,這也使得今年的夏糧生產遭遇了困境。但即便如此,小麥產量也只下降了0.8%,比上年減少22.7億斤,總產量達到2731.8億斤。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說,“科技支撐是基礎,這些年來,我國小麥單產一直在穩步提升,通過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的技術集成示範和輻射帶動,小麥平均畝產由2006年的306公斤,增加到2023年的389公斤,單產增長了27%;小麥總產實現了三級跳,躍上1.3億噸台階,居全球首位。這一數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0%左右,比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小麥出口國高出70%。”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受訪者供圖

對小麥來說,2023年是大災之年,大災之年的穩產尤其艱難,針對2023年小麥收獲季節黃淮海麥區出現的持續性降雨,引發了不同程度的穗發芽和倒伏現象,“爛場雨影響了小麥生產,但中央和地方迅速行動,开展了一系列減災減損工作,採取超常舉措搶收小麥,最大限度減少農民損失,也使得今年小麥生產的總體損失降到了最低。”劉錄祥說,“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小麥產業專家團,及時組織栽培、機械收獲、加工、貯藏等領域崗位專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56人,快速組建了黃淮南片、黃淮北片、北部冬麥區、長江中下遊等4個應急工作小組,深入田間地頭做調研,提出了優選機型、適時搶收、擇場晾曬、低溫烘幹、分類入庫等搶收入庫建議方案,配合主管部門現場指導、快速應對,確保小麥顆粒歸倉,保障夏糧豐收。”

及時的政策及金融措施,也有效降低了災害造成的損失。“當爛場雨發生時,政府第一時間安排專項資金,保障分類分級搶收搶烘等各項措施落地。當時除了少部分嚴重穗發芽已經無法挽救的,大部分處於萌動狀態的還可以做飼料,還有一部分受影響不大,加緊烘幹後仍可做食物,所以採取了不同的應急措施,將糧食損失降到最低。同時小麥落實全成本保險,降低農民損失,穩定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劉錄祥說。

小麥是大田作物,一定程度上還要依賴天氣,但科技的發展,區域的互補等,使得我們有了更強的防災減災能力,“我國小麥領域的科研力量和水平,都處在世界前列,同時小麥未來也還有很大的增產空間。”劉錄祥說,“過去40年、30年、20年、5年我國小麥單產增長率分別爲2.7%、2.1%、1.8%、1.3%,呈增速放緩趨勢,但保守預計,‘十四五’期間單產年均增長將保持在1%以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作爲主糧兼口糧的小麥,也是提升的重點。小麥佔糧食總產量的20%,這意味着,小麥未來要增產200億斤以上。按照當下1%以上的增長速度,這個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在增產的同時,品質也已經成爲小麥育種攻關的重點,我國小麥制粉中70%以上用於面條、饅頭、餃子等面食制作,面向未來日益增長的高質量消費需求,加快培育高產並適合中國大宗蒸煮產品的優質專用小麥品種,是當前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王心



標題:專家解讀丨二十連豐背後的主糧產業變遷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687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