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12 00:54:42 熱度:15
五月到了,正是鬥茶的好時節,武夷山下的小鎮上,隔老遠就能聽到茶樓上此起彼伏的喝彩聲,樓下大門口一旁的角落裏,一男子呆呆地看着遠處的青山,神情落寞。落寞是有原因的,他剛在樓上的鬥茶中敗下陣來,除了攜帶的茶與壺,他已是一無所有。
喝茶嗜壺,竟然可以玩到傾家蕩產?是的。清乾隆朝就多有記載,即使是在窮鄉僻壤的小地方,愛好者一年中在茶事上的花費就有好幾千。這茶與壺的魅力,可真是不小!
“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
“壺必言宜興陶,較茶(評茶)必用宜壺”
宜興紫砂,在這樣興盛的飲茶文化中脫穎而出,而朱泥壺則又分外奪目。
宜興紫砂壺以紫泥爲大宗,朱泥壺作爲一個分支,分量卻也不可小覷。
朱泥壺可以說是最早普及萬家的壺型。說個鮮爲人知的歷史,早在十七世紀的明末清初,朱泥小壺便已經從紫砂這棵大樹上开枝散葉,先是走向歐洲,繼而走向中國東南沿海,走入日本,走入南洋。
從茶文化視野看,紫泥壺主要依附江南茶文化以及文人墨客的參與;而朱泥壺則主要依附於東南沿海的功夫茶文化,借着茶民求精崇古的風尚興盛發展。
自唐宋以來,閩南就是全國重要的茶葉產區,到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行散茶,閩南地區的功夫茶开始大肆流行。而閩南茶人在長期的實踐積累過程中總結出泡茶最佳的器物,是朱泥小壺。這類證據可以說數不勝數。
比如潮汕功夫茶裏有烹茶四寶的說法:“烘爐、玉書煨、若深甌、孟臣罐。”烘爐是潮汕紅泥小爐,玉書煨是粗陶的側把煮水壺,若深甌是一種薄瓷小杯,孟臣罐呢,就是朱泥壺。
台灣學者連橫(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战的祖父),曾經在他的《雅堂文集》裏詳細記載了閩台兩地飲茶的習俗:“台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沒有朱泥壺都不好意思跟人喝茶,可見在當時已經是公認的標配。
這裏有個細節值得注意,爲什么民諺俗語都只說孟臣罐、孟臣壺,而不說朱泥壺?孟臣其實是一個人名——惠孟臣。閩南有句諺語: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說的是朱泥四大家。
現在有人說這是一個排名,其實這說法經不起推敲,我們上面講到的文獻記載還有民俗民諺的表達中,在單獨說到朱泥壺的時候所用的都是“孟臣壺”、“孟臣罐”,而不是另外三個名字。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並不是排名,只是一個點名,用現在的話說,叫“排名不分先後”。
惠孟臣並不是第一個做朱泥小壺的人,但他絕對是名聲最廣、影響最深的。孟臣擅制小壺,這種朱泥小壺特別適合福建烏龍茶和潮汕功夫茶,因而風靡南國,有“壺必孟臣”一說。也正因惠孟臣久負盛名,所以壺匠們紛紛开始模仿,連印章都以孟臣之名,甚至成爲整個朱泥制壺界的傳統,久而久之,“孟臣壺”不再指代孟臣本人所制砂壺,而是成爲朱泥壺的一個品牌、一類壺型款式流傳到世界各地。然後不僅東南沿海,整個南洋、還有日本、歐洲,都有朱泥壺的身影。據說當年英國安妮皇後定制銀壺時,便要求工匠對照孟臣梨形壺進行制造。
惠逸公與惠孟臣並稱“二惠”,二人皆爲朱泥壺界开山立派式的人物。
惠逸公和惠孟臣較大的不同在於,惠孟臣基本只有朱泥小器、圓器流傳於世,而惠逸公則大壺小壺兼具,紫泥作品也流傳了很多,並且不限於圓器,諸如六方宮燈這類方器同樣也是逸公的拿手好戲。
可以說,惠逸公其實更加全面,無論是朱泥壺的造詣還是傳統紫砂器的制作,都是行家裏手。
在惠孟臣制朱泥的時代,商品性其實遠遠大於藝術性,孟臣制壺也更加有“古拙之意”。而到了清初,制壺工藝水平相較有了發展,所以當我們看到惠逸公的朱泥壺的時候,感覺上更加注重工巧、細致。無論從泥料的篩料、泥色,還是從流傳下來的作品本身工藝細節,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清初紫砂行業工藝的發展和進步。
思亭與惠孟臣一樣,名號、印章成爲了朱泥壺的代名詞,所以從清中期到清晚期流傳下來的許多帶有“思亭”款識的思亭壺,都無法辨定是否爲陸思亭手制。
思亭壺,脫胎於梨形,將身桶拔高,身似瓜匏;壺蓋沿用梨形壺的截蓋,與身桶契合流线成型;壺把採用環耳;壺底採用一捺底或假圈足。
最大的變化來自於流。現今的思亭壺都採用三彎流,而早期的流出壺身之後不遠便折而往上,且折彎後壺嘴筒向上,三彎流並不明顯,更似爲二彎流。
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無名是誰?有說是龔春,無確鑿證據,現存的明清時期朱泥老壺中,有不少並沒有落款,所以個人比較傾向於另一種說法——“無款多佳器”,是爲無名。
其實朱泥上除了這三位大家,還有一位也非常重要,他就是張君德。
即便是最考究的書籍資料,對於張君德其人均無筆墨描寫。
——“‘君德式’,乃因壺工張君德而名。呈鼓腹矮梨形,三彎流朝天,圓環把,截蓋圓珠鈕,捺底。”人以壺傳,張君德已然與君德壺合而爲一,僅剩下那傳承的器型以及一兩把未能考證真僞的君德手制壺供後人瞻仰。
其實君德壺和思亭壺有異曲同工之妙。思亭壺將梨形拔高,而君德壺將梨形壺壓扁,可謂各具特色。思亭壺將壺型做得亭亭玉立,而君德壺則多取古拙,簡樸大方,在线與面的處理上可形容爲“正、圓、挺、均”。乃至發展到後期,君德壺的壺蓋面變得更平,壺蓋的曲线也更有古風,有大巧若拙的味道。若思亭可謂嬌媚的女子,則君德可謂風度翩翩的君子。
朱泥壺能爲古今茶家所癖,在於她的善解茶意,在於她的潤澤如玉,相較於江南文人壺的粲然多彩,朱泥壺以其極簡的线條、樸雅的形制,展現着紫砂器的另一番風情。正如詩雲:天生麗質難自棄——朱泥壺之美,惟有“壺癖家”飲水自知,可謂此中有真趣,拈壺微笑,不足爲外人道也。
往期精彩回顧
標題:北山說壺|朱泥寶記·天生麗質難自棄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672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三十年的閨蜜,因爲一篇文章徹底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