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旅融合,騎馬牧羊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鄉村遊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10 08:56:30 熱度:46

導讀: 復古鐺鐺車位於赤坎鎮站。 注入新活力的赤坎古鎮。 展开全文 2013年,銀信與潮汕地區的僑批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謝文清(左)在茶山生態園打詠春拳。 擁有豐富文化和旅遊資源的廣東,近年來在文旅...

復古鐺鐺車位於赤坎鎮站。

注入新活力的赤坎古鎮。

展开全文

2013年,銀信與潮汕地區的僑批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謝文清(左)在茶山生態園打詠春拳。

擁有豐富文化和旅遊資源的廣東,近年來在文旅領域一路“狂飆”。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2023年僅中秋國慶八天假期,全省累計接待遊客6386.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71.6億元,文旅市場活力迸發,文旅產品供給充足,文旅消費持續升溫。在文化+旅遊的賦能下,廣東省緊密結合“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強化文化和旅遊雙向融合,廣東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結出碩果,大灣區成爲展示灣區現代都市文明、呈現文化交融特色的世界遊客向往之地。

近期,南方都市報、N視頻重磅推出大型融媒策劃《WALK IN新廣東》。本期,特邀嘉賓是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謝文清@文清旅遠方。他曾以文旅局長身份“出战”,以詠春拳“武”上央視,憑一己之力帶動鶴山文旅“出圈”,一度成爲當地文旅IP。他將探訪廣東小衆文旅路线,沉浸式體驗廣東新文旅的魅力所在。一路走訪,他會如何描述廣東新文旅的高質量發展呢?

文旅新地標

“拍攝年代戲的天然攝影棚”

江水環繞,古榕婆娑,穿越百年騎樓的浮沉,這裏是廣東开平的赤坎華僑古鎮,始建於清朝順治年間,沿潭江而生。

“鐺鐺鐺……”復古的鐺鐺車緩緩駛出站台。二層是半开放式的,可以近距離觀測到灰雕、招牌樣式、窗沿、窗花等……

來到第一站,謝文清走下鐺鐺車,眼前古樸的木門,泛黃的牆面,寫滿歲月的痕跡。1928年,旅美歸僑司徒璧如先生創辦了开平縣靈通電話有限公司,大大便利了赤坎鎮與全縣以及鄰縣的商業溝通與聯系。如今,電話公司雖已經停止營業,但依然聳立在赤坎華僑古鎮內,見證古鎮的發展。

“仿佛走進電影裏的地下情報站。”謝文清不由自主地感嘆。

19個省級文保單位、600多座騎樓,赤坎古鎮擁有得天獨厚的影視資源,早在20世紀80-90年代便受到制片公司的青睞,在此取景拍攝的影視劇高達80多部,其中《一代宗師》更是聞名全球。著名導演王家衛在赤坎拍攝《一代宗師》時曾說:“赤坎是拍攝年代戲的天然攝影棚。”

近年來,开平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物活化保護模式开發赤坎華僑古鎮。對古鎮的舊建築修舊如舊,並打造文化展示和體驗方面的內容,恢復赤坎古鎮的歷史風貌,將赤坎古鎮打造成爲中國文化旅遊古鎮新地標,成爲海外人士了解中國古鎮文化、華僑歷史文化、开平碉樓文化的窗口。經過9年努力,今年1月10日,赤坎華僑古鎮以嶄新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接下來,將持續深挖、宣傳古鎮文化內涵、豐富古鎮業態,着力打造集嶺南文化、華僑文化、鄉村文化、休闲文化於一體的展示平台。

古鎮結合新文旅概念打造集觀光遊覽、休闲度假、商務會展、文化創意與古鎮體驗功能爲一體的綜合性休闲旅遊度假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而今,赤坎華僑古鎮是廣東省和江門市的重點建設項目,同時也是江門市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國家平台的重要載體之一。赤坎華僑古鎮成爲赤坎鎮乃至开平市的文旅產業“龍頭”,輻射帶動周邊村鎮的文旅產業發展,以文旅賦能鄉村產業振興。

銀信紙短 家國情長

赤坎華僑古鎮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依靠的正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1840年鴉片战爭後,大批赤坎人爲生計遠赴國外。在國外,他們辛苦勞作的同時,也親身體驗了西方的文明與先進。之後,以赤坎關氏、司徒兩大家族爲代表的華僑,帶着自己賺來的血汗錢歸來,建設赤坎。

“赤坎古鎮有着370多年开埠建墟的歷史,而到了近代這一百多年來,整個古鎮的發展都是圍繞着當地的兩大家族司徒氏和關族而展开的。他們在這裏互相競爭,比文明、比修養、比對社會做的貢獻,於是也成就了如今赤坎古鎮這種騎樓林立的盛況。”江門政協文史研究員余泳恩介紹。

古鎮經貿發展的廣闊空間吸引了鎮外村裏的族衆,關族和司徒氏家族有經濟能力的家庭紛紛在鎮裏买鋪位。籌建商鋪這些家庭主要是僑眷,他們的資金來自海外的親人。當時華僑匯款回鄉,多相信本鄉人在香港經營的銀號,並通過其在家鄉的接駁銀號把款項送抵家人。此爲匯款時附帶的信封與信件,當地俗稱“銀信”。2013年,銀信與潮汕地區的僑批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作爲反映僑鄉歷史最完整且保存數量最多的民間文化遺存,也是研究近代華僑史的珍貴檔案,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

一封封泛黃的銀信,帶着銅錢味的家書,是華僑的家族史,是當時家家戶戶的支柱;也是遊子在外打拼的信念,對故鄉親人無聲的承諾與責任。而今重走赤坎華僑古鎮,一座古樓、一封銀信,皆是僑史的縮影,嶺南文化的載體;更是廣東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強文化與旅遊雙向融合的體現。

“破圈”力量

文旅IP帶動鶴山旅遊收入7.8億元

隨着電視劇《狂飆》帶火江門,廣東各地頻頻“出招”打造文旅新名片,其中本地特產及民俗文化IP的打造,也成爲“引客入粵”撬動文旅消費的新路徑。

“未有鶴山縣,先有古勞茶”。鶴山人種茶始於宋代,盛於明清,曾有“滿眼茶園、遍地茶香”之說。謝文清表示,明清時期,鶴山茶葉的出口佔了整個廣東的百分之六七十。

歷經數百年風雨考驗,產業持續發展壯大。2015年,“鶴山紅茶”成功申報成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022年,入選江門市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近兩年,通過大力推進中歐合作區建設,鶴山紅茶搭乘“江門號”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大踏步走向全球市場,在展現鶴山新形象和聯系海外華僑紐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作爲鶴山文旅IP之一,鶴山紅茶已經成爲鶴山鄉村旅遊的重要引客點之一。

“茶旅融合對弘揚茶文化,推動鄉村文旅產業發展,進而助推鄉村振興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謝文清介紹,鶴山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區域特色的茶旅融合發展模式。“茶山生態園在振興茶產業、創造就業、賦能文旅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讓茶山村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產業齊頭並進之路。”

曾任古勞鎮委書記的謝文清,今年3月,更是以鶴山文廣旅局局長身份“出战”,以詠春拳“武”上央視,帶動鶴山文旅“出圈”。

謝文清介紹,“出战”視頻發布後,短短幾天,江門古勞水鄉景區的线上點擊量比以往半年的累計點擊量還多。隨後啓動的鶴山全域旅遊嘉年華接待遊客超15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7.8億元,鶴山知名度一路“狂飆”。數據表明,鶴山市文旅部門負責人“出战”視頻發布成功產生了強大的推廣宣傳效應,極大提升了鶴山文旅的知名度、美譽度,讓鶴山一度成爲國內旅遊的首選地之一。线上流量成功轉化爲文旅產業的线下經濟。在文旅深度融合的道路上,IP的力量已不容小覷,打造文旅IP更是文旅市場的發展趨勢。

更新升級

“十一”全國鄉村遊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近1倍

近年來,文旅行業呈現出小衆目的地走紅、“反向旅遊”出圈的特點,遊客們更愿意避开人群,慢下來享受旅程。

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文旅新產品成爲帶動形成文旅市場新的增長點。旅遊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呈現明顯的個性化、多樣化趨勢,遊客對文旅融合新產品的需求更旺盛,沉浸式文旅產品受熱捧,深度遊覽、互動式旅遊帶來旅遊消費新體驗。

“在這種遠離都市喧囂的地方騎馬、牧羊、露營,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放松和心動。”謝文清感慨道,“不同於走馬觀花式的景點打卡,這種體驗式的文旅正是當下人們所追求的精神享受。”

攜程發布的《中秋國慶旅遊總結報告》》顯示,依賴於美麗鄉村和綠水青山建設成果的鄉村遊,在經歷暑期連續8周增長後,“十一”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全國鄉村遊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近1倍,對比2019年同期也增長4倍多;而鄉村旅遊人群中,90後佔比達到了30%,成爲增長最快的消費人群。

伴隨着旅遊業態日益變化,消費群體不斷擴大,熱點更熱、冷門不冷。諸多小衆城市和遊玩路线紛紛登上熱門目的地榜單,主打“性價比高、人少、特色濃”的三四线城市備受遊客追捧,成爲旅遊市場“黑馬”。

在南方地區,見牛容易見馬難。1922農場部落是迄今爲止全中國首個和Bridestowe薰衣草莊園合作的農旅項目。1922農場部落,創造Bridestowe永續生活美學,關注自然本身,是充滿魅力的戶外農場。農場部落佔地約230畝,分爲萌寵牧場區、精致露營區、輕奢民宿區、越野車運動區,遵循親子自然相處的模式,回歸到大自然中。

“這些小衆的地方,正是我們灣區市民特別喜歡去的地方,在這種地方回歸自然,你會感受到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謝文清表示,近年來,廣佛居民偏愛鄉村文旅路线,“這是我作爲一名文旅人,現在感受到的灣區文旅魅力所在!”

當前,廣東省高標准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在此背景下,各地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战略,因地制宜打造美麗鄉村、美麗圩鎮,重塑鄉村風貌、重振鄉村產業,成爲助力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關鍵引擎。

城裏人愿意到鄉村,本質上是地區差異縮小的體現;而鄉村留得住旅客,正是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答卷,讓廣東新文旅在鄉村振興路上綻放異彩。

大V說

“在這種遠離都市喧囂的地方騎馬、牧羊、露營,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放松和心動。不同於走馬觀花式的景點打卡,這種體驗式的文旅正是當下人們所追求的精神享受。”  

“這些小衆的地方,正是我們灣區市民特別喜歡去的地方,在這種地方回歸自然,你會感受到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這是我作爲一名文旅人,現在感受到的灣區文旅魅力所在!”  

——@文清旅遠方

總第136期

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統籌:王佳 陳偉斌

執行統籌:柯曉明

編輯統籌:李思萌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張婷 李敏誼 陳燦榮 劉紅豆 王熠 譚俊鳳



標題:茶旅融合,騎馬牧羊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鄉村遊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632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