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險“國際板”啓動運營!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迎首批15家機構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0-27 08:50:40 熱度:56

導讀: 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 10月26日啓動的2023上海國際再保險大會有了新變化:從原來成功舉辦四屆的“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調整爲“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地點也從“陸家嘴金融城”搬到...

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

10月26日啓動的2023上海國際再保險大會有了新變化:從原來成功舉辦四屆的“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調整爲“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地點也從“陸家嘴金融城”搬到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所在地——“滴水湖金融灣”,兩地相距一個半小時車程,讓境內外主體真正“近距離”了解中國再保險交易市場的建設情況,可謂用意頗深。

作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一張閃亮的名片,今年的再保險大會同樣落地了許多重磅項目:一是再保險“國際板”正式啓動運營,及相關配套規則文件同步發布;二是首批15家機構入駐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三是國際再保險業務平台正式亮相。

再保險“國際板”加速建設,標志着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

再保險“國際板”啓動運營

再保險的交易周期長、環節多,人員面對面磋商是行業慣例。從國際經驗看,依托場內市場的集中交易組織方式,有利於信息交互和信用增進,更符合機構間大規模協作生產的客觀規律。再保險“國際板”聚集了國內外再保險經營主體、專業人才、風險資本、業務信息等要素的場內市場,填補了我國再保險市場長期存在的基礎設施建設空白。

根據規劃定位,再保險“國際板”將重點服務國內市場、國際分出和國際分入三個領域。其中,國內市場是基礎。再保險“國際板”將發揮信息集中交互、業務存證、账單籤署、集中清算結算等功能,提高市場運營效率和信用水平,以高效有序的國內統一大市場增強對境外機構、人才的吸附能力。

對於怎樣建設好再保險“國際板”,上海保險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任春生表示,將立足基礎設施定位,充分尊重市場和行業運行慣例,不直接介入交易、不幹擾價格形成,重點彌補市場不足,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場內市場價值。

一是前端通過要素集聚爲交易“促活”,提供集中辦公場所和交易設施,提高信息交換的可持續性和交易達成率。

二是中後端通過數字新基建爲交易“提速”,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平台,專注提供標准化的中後端系統服務。

展开全文

三是完善規則機制爲交易“拓面”,積極爭取承接監管政策試點和地方營商政策支持,促進保險、再保險交易機制創新。

四是加強監測自律爲交易“體檢”,強化系統風險防範。

五是深化國際交流爲交易“破圈”,加強與全球保險相關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參與度和話語權。

會上,再保險“國際版”四項配套規則文件同步發布。分別是《國際再保險業務平台國際分入業務登記規則》《國際再保險業務平台國際分入業務交易規則》《關於开展國際再保險業務平台國際分入業務統計工作的通知》《國際再保險業務平台再保險業務適配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再保險交易對手違約風險特徵系數操作指引》。

上述規則是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意,由上海保險交易所發布的首批市場規則,以跨境再保險業務爲主,涵蓋登記管理、再保險交易、保費統計、差異化償付能力因子等方面,助力打造交易風險更低、信息透明度更高、交易要素更爲集中的對外开放窗口,爲全球風險分散提供更爲透明、有效的承保能力。

首批15家機構入駐

打造國際一流的再保險中心,一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

2023年6月,原上海銀保監局與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在上海开設面向全球的再保險分入業務交易市場,明確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路徑,形成了各方政策支持合力。

時隔僅4個月,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迎來首批“住戶”,分別爲: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大地財險、中華財險、陽光財險、三井住友、安盛天平、國壽財險、紫金保險、黃河財險、中意財險、泰山保險、東海航運、國任保險,形成初步機構集聚形態。

上述15家入駐機構申請已經全部通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復,在本屆上海國際再保險大會上集中籤約,標志着國際再保險功能區機構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入駐的境內外機構數量、登記交易規模、清結算體量、產品創新活力等都將成爲衡量其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上海保險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峰說。

國際再保險業務平台也正式亮相本屆大會。該平台是國際一流再保險中心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的“數字內芯”,可在保證各方信息安全、加密和不可篡改的基礎上,爲再保險交易提供業務詢價報價、籤約存證、账務清算、跨境結算等數字化交易服務功能,有效推動行業线上化、智能化轉型,並爲全流程監管、穿透式監管和精細化監管提供更加有效的實施工具。

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提出要以再保險“國際板”爲載體、在臨港新片區打造國際再保險功能區。據了解,臨港新片區已面向國際再保險功能區出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政策,與差異化監管政策形成有力協同,基於領先的數字化新基建對再保險交易實施監測分析,實現營商環境的“精准滴灌”,更好地輔助監管开展制度創新和壓力測試,從而形成資本充足、機制完善、人才匯聚、運營高效的國際再保險功能區,深化功能區服務經濟、貿易、金融領域改革的作用,不斷完善保險爲實體經濟、貿易、航運、金融安全等提供安全、可靠、多元的風險分散保障路徑。

需重視相關風險

再保險“國際板”的推出,爲再保險事業發展帶來重要的政策紅利,爲我國再保險業深度融入全球治理體系創造了新的契機。如何把握這一战略機遇,全力助力我國再保險業高水平的對外开放和高質量的發展是再保機構、再保人一直思考的話題。

“國際化是再保險的天然屬性,再保險國際板的推出,標志着我國再保險業進入雙向开放的新階段。”中國再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和春雷認爲,再保險業要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斷提升專業性,主動將行業發展深度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進程。

在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綠色能源轉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全球氣候變化與巨災風險治理、養老保障體系搭建等關乎國家战略實體經濟和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完善保險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創新產品供給,充分發揮再保險分散行業風險,穩定經濟運行,促進創新融合的獨特價值,助力中國保險市場向全球第一大保險市場邁進。

數據顯示,我國已連續四年保持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國分出至境外保費規模約1120億元,境外分入保費規模約283億元,再保險逆差近4倍,與全球再保險市場進一步雙向融合仍需加強。

此外,再保險業天然具有平台型公司的獨特價值,要充分發揮保險業數據資源聚合和跨行業數據連接優勢,全面推動直再融合、產業融合和政企融合,打造“再保+科技+服務”新模式,構建“科技—產業—保險”循環暢通的生態圈,逐步實現從被動的損失分攤向主動的風險減量全過程管理轉型,從單一風險保障的提供者向綜合風險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轉型,在全面融入社會風險管理大生態的過程中,扎實走好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上海再保險中心要建設‘國際板’,一定要高度重視國際市場業務所面臨的相關風險。”中國財產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忠曜直言。首先,全球氣候變化疊加厄爾尼諾帶來的自然災害影響、地緣政治影響等都給相關險種業務帶來很多損失。其次,全球通貨膨脹對再保長期業務,特別是有長尾風險的責任險業務今後的賠付帶來很大的壓力。

“全球數字化經濟推動,在網絡安全領域、能源生產領域,特別是在全球的供應鏈變化轉移當中,在營業中斷方面都有很大風險,這都是做國際業務走向海外需要高度重視的。”王忠曜說。

記者 羅葛妹

編輯 姚惠

責任編輯 孫霄

—— / 好文推薦 / ——

  • “強賣”百萬裝修包!大華上海樓盤再現維權
  • 4500億身價鐘睒睒的煩惱
  • 重磅!我國將增發1萬億元國債
  • 國家數據局揭牌
  • 國貨美妝,困在“超級直播間”裏
  • 科大訊飛市值蒸發超百億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 (*╯3╰)



標題:再保險“國際板”啓動運營!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迎首批15家機構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770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熱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