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旅規劃:農業+文化+旅遊,讓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0-15 08:52:33 熱度:44

導讀: 隨着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战略日漸明晰,各項配套政策逐步細化,三農問題逐步得到解決,鄉村活力得到空前激發,農業景觀資源、農業生產條件、鄉村文化資源等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挖掘。 在消費升級...

隨着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战略日漸明晰,各項配套政策逐步細化,三農問題逐步得到解決,鄉村活力得到空前激發,農業景觀資源、農業生產條件、鄉村文化資源等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挖掘。

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隨着人們的出遊頻次不斷增加,以及對假日生活質量的不斷加大,鄉村旅遊市場空間得到了拓展,推動了農文旅融合向着更完善的方向發展。

農文旅融合的定義

農文旅即“農業+文化+旅遊”,真正的農文旅融合項目要以農業產業爲基礎,旅遊休闲爲形態,風土文化爲靈魂,挖掘鄉村的深層價值,在鄉村原有的基礎上做創新。農文旅的融合是產業的融合是農業產業跨越傳統產業邊界,與文化旅遊產業相互改變產業鏈的過程,同時,文化旅遊產業的無形要素要跨越其產業邊界,應用到農業產業,對相應功能模塊進行創新。

要不斷激發農業的多種功能豐富旅遊產業鏈,讓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爲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的傳承體。

農文旅融合發展的3大優勢

農文旅融合有利於推進農業結構轉型、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農民脫貧致富、帶動農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1、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在鄉村振興的推動下,各級政府統籌調度,各地紛紛展开了農文旅融合發展工作,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

2、農業功能不斷擴展。各級政府着力打造集農業觀光、農耕體驗、休闲度假等爲一體的新形態農業發展格局,不斷拓展農業功能,隨着農村集體土地所有制度的不斷改革,城鎮一體化建設穩步推進,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爲新時代經濟體系下的第一產業發展提出了更大挑战,農業功能的不斷挖掘有利於激發第一產業潛力,在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下,既能保證農業的基礎性地位,也有利於反哺文化旅遊產業的穩步發展。

3、特色文化不斷顯現。在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推動下,古村落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鄉俗文化等各級地方特色文化得到不斷顯現。

展开全文

農文旅融合的3大發展策略

1、農文旅融合要立足實際。鄉村旅遊要以綠水青山爲底色,一是要明晰本地資源、風土文化、區位特點等自然資源稟賦,發掘獨特價值。在此基礎上,樹立用戶導向思維,緊依市場需求,創新开發特色項目、優質服務,在需求與供給的精准匹配中提升農文旅產業的自然流量;二是要堅持差異化發展思路,加強整體策劃、規劃、招商、推廣、運營,打造特有品牌,規避同質化惡性競爭,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態勢。

2、農文旅融合要以農爲本。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是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根本。各地要以高質量推進“三農”工作爲目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配套,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科技下鄉、鼓勵資本回鄉、引導人才返鄉,讓農文旅企業有甜頭、農業提質有奔頭、農村建設有搞頭、農民增收有盼頭。

3、農文旅融合要整合文化資源,打造鄉村旅遊高地。將文化融入旅遊开發之中,實現以文鑄旅,以旅彰文,實際上是非常大的一項工程,要建立相關的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制度,如對古村落、古建築、古民居、古遺址等要進行必要的保護和修繕。建立專門機構對文化保護和旅遊开發實施有效監督,建立良性的文化運轉機制,對鄉村旅遊的开發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如對民族風情、民俗習慣、非物質文化遺產、傅統廟會等加以正確引導、利用、开發。同時減少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障礙,促進傳統文化的深度發掘,使鄉村旅遊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更爲緊密,從而創造出良好的經濟、社會雙重效益。

綜上所述,發展農文旅模式是爲了實現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目的,促成“農業+文化+旅遊”的產業聯動,激發鄉村發展的經濟活力,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遺產傳承使命感,真正助力鄉村的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以上來源 | 互聯網 免責聲明 | 僅用於學習交流,並不用於商業用途。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及設計圖片,所有轉載的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知識歸該權利人所有,新社匯·全媒體矩陣不對相關圖片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

以“農”興鄉村,以“文”促發展,以“旅”期未來

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和文旅的深入融合表明,以農業、旅遊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助能模式能激發鄉村經濟的活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強人們幸福感、獲得感,帶動農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推進鄉村振興快速發展,“農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已經成爲一種極具實踐意義的發展模式,以農業產業爲基礎,以旅遊休闲爲形態,以風土文化爲靈魂,深度挖掘鄉村價值,跨界創新產業業態,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技術鏈、人才鏈的融合,進而形成一個分工協作、互利共贏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以“農文旅”產業融合,引領產業振興。以農業爲核心,將文化和旅遊引入農村經濟中,依托現有特色資源和闲置資源,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促進農業多功能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民收益共享。

“農文旅”融合驅動鄉村振興的機制在於以組合優勢延伸產業鏈,多方向拓展功能;並以旅遊業放大價值鏈,提升農業、文化等產業及其產品的附加值,激發消費市場。鄉村振興需要着眼於農村、農業和農民,着力於生態、生產和生活,以“農文旅”產業爲抓手,積極推動旅遊與鄉村的自然資源、文化價值、生態環境、特色村落嫁接,打造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打造“以旅興農,農文旅互惠共贏”的鄉村振興模式,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扎實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休闲採摘、精品民宿、農事體驗、觀光度假等,釋放磁吸效應,形成以旅興農、以農促旅、文旅結合、城鄉互動的鄉村旅遊發展新格局。以現代化思維發展鄉村旅遊,致力形成“環境因鄉村旅遊更美麗、產業因鄉村旅遊更興旺、百姓因鄉村旅遊更富裕”的發展態勢,以“農”興鄉村,以“文”促發展,以“旅”期未來。

——————————

智庫+IP+F+EPC+O|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緊抓城鄉一體化建設、鄉村振興政策機遇和市場經濟發展導向,通過智庫引領,規劃統籌,運營賦能等有機結合,立足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市場趨勢,圍繞“五大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打造實現從“策劃-規劃-設計-實施-運營”全鏈條專業服務輸出,以農業、旅遊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助能模式激發鄉村經濟的活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城鄉聯動,增強人們幸福感、獲得感,帶動農村與城鎮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力爭塑造成爲鄉村振興新徵程時期一支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規劃與運營服務的高端有質、有效力量。

區(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僅僅是以往區(縣)域發展战略的演進與優化,也是長期以來我國區(縣)域發展路徑的更加全面地轉型升級,爲此,實現區(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要有創新思維。

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是產業與人才的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加速引擎,區(縣)域經濟高質量建設發展要堅持走“一條主线、兩個轉變、三個融合”“123”路线,即:

牢固一條主线

以“農業高質量發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業的供給側改革”爲主线。

加快和促進兩個轉變:

一個是從增產到提質的轉變,加大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力度;

一個是從品質到品牌的轉變,加大品牌強農、服務強農的力度。

倡導和推進實現三個融合:

① 城鄉融合,要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通過城鄉一體化融合來激發人氣活力,激發區(縣)域多重功能價值,打造實現“產融內循環 經濟外循環”發展格局推動現代化;

圖:“產融內循環 經濟外循環”發展格局

② 農文旅融合,即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業是吸引源頭、文化是提升品質、旅遊是盈利途徑。以農文旅融合實現"线上+线下”雙线閉環的供銷貫穿體系,利用“四生 四共 四融”(四生:生活、生產、生態、生意;四共:項目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四融:文化融合,制度融合,資源融合,利益融合)的農文旅融合實施發展理念,共創共生共贏。未來農業必須轉型,必須由“賣原料”向“賣加工品”轉變,由“賣大路貨”向“賣品牌產品”轉變,由“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實現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

圖:以“農文旅融合”實現"线上+线下”雙线閉環的“供銷”貫穿體系

③ 數實融合,數字化將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主要引擎,圍繞“一基三化”,以數字技術爲基,讓產業數智化,生活智慧化,治理現代化。實現:技術進鄉、人才回鄉、金融到鄉、農品出鄉、農商興鄉。

圖:“五位一體”數字鄉村振興閉環生態體系

“產融內循環,經濟外循環”扎實踐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奮進共同富裕發展新徵程,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台階,區域經濟實現高質量建設發展。



標題:農文旅規劃:農業+文化+旅遊,讓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520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