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看中東丨“天鯤號”:水擊三千裏 踏浪遨遊“一帶一路”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0-15 08:52:42 熱度:17

導讀: “駝鈴相聞,舟楫相望。”兩千多年前,中國商隊經由西域,一路西行探索,經中亞、波斯直到歐洲。這條商貿之路逐漸演變成繁榮千年的絲綢之路,它折射着古代中國和沿途國家人民的智慧。綿延萬千公裏的陸上和海上絲綢...

“駝鈴相聞,舟楫相望。”兩千多年前,中國商隊經由西域,一路西行探索,經中亞、波斯直到歐洲。這條商貿之路逐漸演變成繁榮千年的絲綢之路,它折射着古代中國和沿途國家人民的智慧。綿延萬千公裏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書寫着一段段文明的交融與輝煌的傳奇。如今在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下,古絲路重現輝煌:“天鯤號”揚帆起航、埃及新地標再書“金字塔奇跡”、沙特新城逐夢未來、新能源助力沙漠國家能源轉型。“一帶一路”非凡十年,見證了中國與中東國家的互聯互通,文明的華章將在此刻繼續書寫。

阿聯酋篇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鯤,源自中國古代神話,是傳說中的大魚。2019年,一艘名爲“天鯤號”的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船在中國投產。自誕生之日起,“天鯤號”即肩負着頂天立地的使命:踐行我國“海洋強國”战略,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大國重器”既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實現“國輪國造”的集大成者,同時也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港口建設、島礁改造、河道疏浚做出了重要貢獻。更爲難得的是,“天鯤號”團隊由一群青年人組成,行走天下,劈波斬浪。他們在地球遙遠的一端,日夜奔忙在建設前线,於吞吐間展現着宏大的時代氣象。

今年8月,記者驅車前往阿聯酋的首都阿布扎比。這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地面最高溫度逼近50攝氏度。穿越市中心,當汽車开上胡達裏亞特大橋,海水兩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觀。一邊是高樓林立的城區,一邊則是黃沙遍布的人工島。島上已是大型工地的模樣,一路飛沙走石,直到一汪蔚藍出現在眼前。換上小艇,再往外行船10分鐘,“天鯤號”巍然佇立在洋面,等待着我們的到來。

總台記者 魏然:搭乘着小艇,我們正從陸地駛向海洋。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剛才腳踏的這片土地,還不能算是陸地,而是在海面上通過人工憑空造出的一塊島嶼。而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就是前方填海造陸的主角—— “天鯤號”。

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首次來中東

展开全文

海面正中,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龐然大物就是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這個夏天,它都駐守在這裏忙碌作業,用了9個月時間完成了兩座島嶼山體景觀的吹填工作。這是“天鯤號”首次來到中東地區,在同一片水域,與荷蘭、比利時等國的疏浚船只同台競技。

中國港灣阿布扎比項目部“天鯤號”黨支部書記 霍宗傑:能看到遠處有兩座山包,這個就是我們在吹填造陸的兩座景觀山。這兩座山也是爲了當地旅遊業發展做的兩個景觀。島上有自行車旅遊的步道區,有網球等一些娛樂的項目,也有沙灘,給當地的居民也提供了一個休闲旅遊處所。

從“天鯤號”放眼望去,建造中的胡達裏亞特島,已初顯雛形。而要從無到有,造起一座島嶼,絕非易事。在船員的帶領下,我們得以在船頭一窺“造島功臣”之一的絞刀。鉸刀呈螺旋狀,長滿鐵齒,宛若一個“堅甲巨獸”。它可直達海底,搗碎最堅硬的礪石和珊瑚。每小時,鉸刀挖起的沙石可達6000立方米,相當於在一塊標准足球場挖出近1米的深坑。依靠海面上的管道,沙石最遠可輸送到15公裏以外。

中國港灣阿布扎比項目部“天鯤號”浚工長 高建偉:這種巖石就是我們現在疏浚的海底的巖石,比較硬。它這種巖石硬度基本能達到30兆帕,就相當於在人的大拇指甲蓋上放了300公斤重物的感覺。只有像這種重型的絞吸船才能將這種巖石破碎。

除了絞刀,爲適應復雜海況,“天鯤號”上的兩根高55米的巨型鋼樁也令人印象深刻,它們也被譽爲整艘船的“定海神針”。船上還配有當前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並具有全球無限航區的航行能力和裝駁功能,可實現自動挖泥、監控及無人操控。

異國他鄉,機器很快便能如設定好一般开始工作,但船員們卻還必須快速熟悉海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範。記者發現,駕駛室的一個角落張貼着英語專用術語和常用語句。海外作業的第一道坎,所有船員必須要邁過的,就是語言關。

中國港灣阿布扎比項目部“天鯤號”水手 陳佳俊:Pump,我們的泵。Pump Water,表示吹水。Pump Block,就是堵泵了。在國內用不到英語,都是在這邊跟外國人溝通才用到的。通過施工、日常交流用語學到了這些詞,也慢慢變得敢开口敢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溝通。

中國港灣阿布扎比項目部安全工程師 Amir Mahmood:對我來說,與這樣一支很棒的團隊合作是非常美妙的經歷。我們之間雖然是不同文化,但他們非常專業,能夠准確完成任務。我很感激,他們能夠學習、欣賞並尊重阿聯酋這裏的文化。

“天鯤號”的年輕團隊:行走天下 “家國”常在心中

2019年投產後,“天鯤號”就开始參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重要項目施工。在感受阿聯酋的極熱之前,船員們還曾在海外遠東的無人區駐守,體驗零下30多攝氏度的極寒,最長時間連續8個月沒有下過船。在甲板上工作的人,即便穿着厚厚的連體衣,戴着頭盔和護目鏡,依然難以抵擋刀子一樣的冰霜打在臉上。

中國港灣阿布扎比項目部“天鯤號”黨支部書記 霍宗傑:海況非常惡劣,大風天氣佔了施工的四分之三。當然遇到比較惡劣的海況和風況,補給就比較難了。常年被冰雪所覆蓋,水管長時間也是被凍裂,經常性地導致沒有淡水可飲用。野生動物像棕熊經常在我們工作的地方出沒,當然也給我們換了一種心情,也是讓我們身心比較愉悅。

苦中作樂,這是“天鯤號”團隊每天都要面臨的功課。團隊船員由一群年輕人組成,平均年齡不到32歲,承擔的任務卻遠超常人所想。遠行路上,喫飯、睡覺、健身娛樂都在這不大的船艙裏。從2018年至今,船員們幾乎就沒在家過過一個春節。雖然餐廳裏的飯菜都是家鄉味,但對家人的想念,卻始終揮之不去。

中國港灣阿布扎比項目部“天鯤號”大副 薛鴻盛:去年着家了總共加起來20多天吧。小孩子幾個月可能就會長高了,每次都是回去之後就拉着我一起玩,走的時候就不讓走。

行走天下,“家國”二字卻常在心中。船員們駕駛着“天鯤號”,一次次奔赴星辰大海,在一項項“一帶一路”重點工程中創造着享譽世界的“中國速度”。未來,還有更多的未知尚待挖掘,還有無盡的遠方值得期待。

中國港灣中東區域管理中心項目總監 楊明江:現在我們有8個項目在阿聯酋,這個市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比較开放的、比較高端的市場。它的要求也都是和歐美的要求是接近一致的。咱們中國公司也是在這個地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項目也是接連不斷。

中國港灣阿布扎比項目部“天鯤號”黨支部書記 霍宗傑:像非洲地區、南美地區等等,在港口建設這個方面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我們下一步也是錨定了一些新技術,做下一代船舶的迭代升級,更好地服務於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建設。



標題:沿“路”看中東丨“天鯤號”:水擊三千裏 踏浪遨遊“一帶一路”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520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