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李濟致信於右任,揭露張大千在敦煌劣跡,但他手眼通天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8-08 09:06:31 熱度:79

導讀: “萬裏敦煌道,三春雪未晴”。敦煌路漫漫,萬裏尚不算,此處冬日飄落的積雪,春至亦未曾消除。如斯敦煌,是異域風情,是神祕莫測。論敦煌之美也,當屬敦煌莫高窟是也。 談及莫高窟內的壁畫,許多人第一反應是張大...

“萬裏敦煌道,三春雪未晴”。敦煌路漫漫,萬裏尚不算,此處冬日飄落的積雪,春至亦未曾消除。如斯敦煌,是異域風情,是神祕莫測。論敦煌之美也,當屬敦煌莫高窟是也。

談及莫高窟內的壁畫,許多人第一反應是張大千。昔日,傅斯年、李濟致信於右任,只爲揭露張大千在敦煌劣跡,奈何此人手眼通天。

東方之筆張大千

1899年5月10日,張大千出生於四川內江的書香門第。其一生曾有過跌跌撞撞,亦達成輝煌矚目。功過如何,後人當也無可判斷。張大千無疑是中國知名的書法家,成就無可比擬,一聲“大師”並不爲過。

現存的張大千作品,備受追捧,亦能證明其之成就。如此耀眼之人,此生最令人詬病的,便是他同敦煌壁畫的“愛恨糾葛”。有人說他是歷史文物的破壞者,有人說他並未做錯。

一切的是非對錯當如何,衆人儼然是無法回到當初,進行判斷了。只得通過一些文獻筆記和經歷者的述說傳達,粗淺的了解些許始末。論對錯,談功過,只可言自在人心,自行判斷。

入敦煌時,張大千聲名赫赫,無疑是功成名就。出敦煌後,他獲得新的感悟與靈感,畫風一改往昔,愈發精進。由此,敦煌的歲月,他潛心臨摹各類壁畫,定迸發了無限思緒與創作之情。

展开全文

可這份創作熱情之下,是傅斯年、李濟等人的痛心。多人目睹張大千破壞壁畫,只爲“私心”。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是何種事宜?或通過此二人書寫於右任的書信,能窺看一二。

傅斯年、李濟致右任信

1941年,張大千率妻兒門人奔赴敦煌莫高窟,意在對藝術的研究。此番之旅,歷時近三年,他頂着惡劣的環境,先後臨摹276副壁畫。於張大千而言,敦煌之旅不虛此行,他的畫風得到了升華。對傅斯年、李濟等人,張大千意味着“破壞”和災難。

張大千剝壁畫、亂勾描,甚至題寫自己的姓名,樁樁件件,隨心所欲的背後,皆是對歷史的破壞。這般行徑,自然引起了學術界的震動,爲此,告狀信一封封遞往傅斯年和李濟手中。

傅、李二人自是對此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可他們斷然不敢輕舉妄動,此人當時在政學二界人脈廣闊、關系雄厚,豈是輕易可撼動的。且當時國軍方面檢察院院長於右任乃爲張之故交好友,如此關系之下,當如何是好?

1942年,事情迎來了轉機。向達隨考察團奔赴敦煌,親眼目睹張之“惡行”,他心痛難耐,故詳細書寫了張大千破壞壁畫的全過程,後遞交於傅斯年、李濟。12月5日,傅斯年、李濟聯名給於右任寫下了一封書信。

信中內容,大約便是:張大千爲臨摹歷朝歷代的先人繪畫手法,將壁畫一層層剝落。此舉私心且不妥,對於敦煌壁畫的保存亦非可取之舉。縱張大千個人繪畫技藝得以精進,但於文化而言,此舉定造成無可彌補之傷。信末,傅斯年、李濟希望教育部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能夠迅速制止張大千的“瘋狂”行徑,也望於右任通過私人渠道制止。

對於敦煌壁畫,當時許多人所秉持的態度皆是在尊重現有面貌的基礎之上,忠實的臨摹下其之精髓,保存其之色彩。張大千的舉動,無疑是極端的,他所求乃是“恢復”,剝離先人們一層層的水泥塗抹,去還原一個未可知的本來面貌。如斯取舍,談何對錯?

王子雲方面表示,張大千臨摹中所謂的還原,不過是其個人理解的臆想之作,真假未可知也。這些畫作,是帶着張大千個人印記的作品,而非真實的還原圖。他的臨摹,已然失去了本真之意。

向達目睹張大千破壞文物之舉後,當時輾轉難眠的,他後更是化名“方回”,公开發表萬字長文,只爲揭露張之行徑。但向達之力過於微薄,收效甚微。

張大千在敦煌的劣跡,不過是被當時的國軍高層輕拿輕放。1943年4月,甘肅省政府主席谷正倫致電敦煌縣長陳儒學,令其轉告張大千,毋稍污損敦煌壁畫,免遭誤會。後張大千被聘爲敦煌藝術研究院籌資會委員。此言此行,可見張大千是如何手眼通天。

同年11月,張大千才離开敦煌這片土地。從1941至1943年間,他對敦煌壁畫的破壞已無可估量,處在於右任庇護下的張大千對這些文物和歷史的肆意妄爲,亦難以追溯。除此之外,據聞張大千帶走了敦煌衆多文物,後流往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

離开敦煌的張大千,並未因其對敦煌壁畫的肆意破壞而遭受懲罰。相反,他舉辦了反響盛大的畫展,後出版了《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第一集》,推廣了敦煌的藝術和文化。

這般結局,略顯荒誕,一個肆意剝落敦煌壁畫、隨意勾勒描繪、題寫自己名字的人,爲敦煌藝術的傳播起了巨大作用,甚至有人表示是通過張大千方知曉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

張大千爲了尋求敦煌壁畫的畫中畫,是特意請教過寺廟的老喇嘛的。老喇嘛坦言,莫高窟內到處是寶,畫下有畫、寶中有寶。或許,此言才是真正促使張大千打落外層,只欲窺看內裏的真正動力。待剝落之後,他確實得到了色彩豔麗的盛唐壁畫,可其中付出的代價,是其余歷史畫作的損毀。

今日的人們,再也無緣得見昔日真實可觸的那些壁畫。敦煌莫高窟內的牆壁,是戈壁灘上的石頭堆砌而成的,牆體表面塗抹泥巴、石灰等物。“畫下有畫”的主因是歷代先人們畫無可畫之下便往牆體重新鋪上泥巴、石灰,而後接着作畫。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了今日的敦煌莫高窟。

對於張大千的剝落壁畫的行爲,至今依舊存有多種解讀。他清理了309個洞窟,臨摹了兩百多件作品,這對敦煌是巨大的貢獻。部分人認爲其之行爲是爲去糟粕、取精華,並無不可。

可不論如何,事實已然發生,一切無可挽回。張大千之於敦煌,是互相成就亦是互相破壞,張大千因敦煌之旅精進畫風,卻也因敦煌一生伴有污點。敦煌壁畫被張大千損毀,卻也因他的畫作得人了解。

只不論如何,昔日傅斯年、李濟致於右任的信件,雖揭露張大千在敦煌斑斑劣跡,卻收效甚微,這樣的手眼通天,亦屬實無奈。張大千對於藝術的追求,無可挑剔,但其對於敦煌的破壞無法原諒。兩相權衡,功過對錯,自行判斷。



標題:傅斯年、李濟致信於右任,揭露張大千在敦煌劣跡,但他手眼通天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434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