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別只看降薪減員,多家研究所招兵买馬逆勢布局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1-23 16:50:30 熱度:5

導讀: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的賣方研究經歷滿2年方可注冊爲分析師。而在2024年降傭政策出台之前,行業處在大發展階段,一直在招兵买馬。這也意味着,一大批近兩三年入職的應屆生正陸續成爲注冊分析師,這也是爲什么...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的賣方研究經歷滿2年方可注冊爲分析師。而在2024年降傭政策出台之前,行業處在大發展階段,一直在招兵买馬。這也意味着,一大批近兩三年入職的應屆生正陸續成爲注冊分析師,這也是爲什么在行業下行,但分析師人數上行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分析師人數創新高,不可忽視的是資本市場對賣方研究的需求一直在增長;另一方面,面對壓力,雖有一些研究所在減員,卻也有一些研究所在逆勢加大布局,廣招賢才。

據記者了解,包括國聯證券華源證券等中小券商,目前都在逆勢布局,且卓有成就。國聯證券在研究領域的布局大刀闊斧,隨着徐春的加盟,國聯研究所也有着非常大的變化,研究人員從去年底的100余人逆勢擴張到近200人,市場影響力得到快速提升;華源證券自2023年11月开始進行研究布局,劉曉寧及其團隊加足馬力,加人手,拓業務,至今團隊成員已近百人,力度與魄力可見一斑。

也有一些研究所出現人員淨流出的現象,這其中因素有多種,包括研究所定位發生變化,比如從二級市場研究偏向於產研,人員往往會出現松動情況。也有的因爲所長等負責人的變化,人心浮動,出現較多跳槽情況,同時新負責人的到來,也會帶來新團隊,這也是一些研究所看似人員大變動的原因。

頭部券商分析師人數佔優,中小券商更有研究強者

年內來看,共21家券商分析師在100名以上,中金公司分析師最多,爲356名。排名在前十的依次爲中信證券(246名)、國泰君安證券(175名)、興業證券(175名)、中信建投(173名)、華泰證券(165名)、浙商證券(162名)、廣發證券(159名)、海通證券(145名)、長江證券(136名)。還有21家券商分析師僅爲個位數。

展开全文

總體來看,分倉傭金排名居前的券商,分析師人數也同樣居前,除了優勢明顯的頭部券商,作爲研究實力的翹楚券商,長江證券的分析師人數達136名,一直以來分倉傭金收入也名列前茅。

一些中小券商的研究實力更是不可小視,這其中包括天風證券、浙商證券、東吳證券民生證券華創證券國盛證券國金證券方正證券等的分倉傭金收入排名遠超其公司整體實力的排名。觀察這些研究所的人員構成可見,也是排在前列。

其中,浙商證券162名,國金證券分析師人數爲116名,國盛證券爲111名,民生證券爲110名,華創證券爲108名,天風證券爲104名,東吳證券94名。當然,衡量研究所體量與實力,不僅僅看研究團隊,還會疊加銷售團隊,研究+銷售,才能體現一家研究所的綜合人才實力。

這也是一些研究所在減員,而另一些研究所卻在逆勢增員的重要原因。據記者了解,包括華源證券等券商目前都在逆勢布局。華源證券自2023年11月开始進行研究布局,至今團隊成員已近百人。可以確定的是,躋身賣方研究實力前列,人員布局到位,是必要條件。

如此,作爲相當穩定的研究所,華創證券雖有人員流出,但也同時在一些領域擴張人才,今日即有團隊公衆號發出擴招邀請。

華創證券的招聘僅僅是衆多案例中的一件,近一兩年來屢見賣方研究的招聘信息。而賣方研究人才進進出出,也恰恰反映了人才的供求。很多研究所的人員進出,反映出了人才需要,也反映出了一個平台應有的優勝劣汰。

因此,整體來看,一方面,是成熟的研究所在不斷吸納優秀人才;另一方面,是逆勢擴張的新秀研究所加大人才布局;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研究所自顧不暇,眼見人才流出。

賣方變動頻繁,正經歷多元化轉型

券商高管變動大潮下,研究所從業人員流動也較爲密集,特別是降本降傭背景下,不少券商本着降本增效原則,都正在加強研究人員配置,同時對優秀人才的引進需求更強。整體來看,上半年是券商研究所所長、首席分析師跳槽的小高峰。其中,知名度較高的研究所所長及明星首席更是被挖角的重點對象。

2月至3月間,是今年首席分析師密集跳槽的期間。變動的至少包括原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原海通證券科技行業首席分析師鄭宏達及固收首席姜珮珊、原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鬱、原國盛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峻曉、原興業證券研究所汽車首席戴暢、原中泰證券家電/美妝團隊首席分析師鄧欣、原華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醫藥首席分析師譚國超。

10月至11月,也是個密集期。先是原海通證券研究所原銀行首席林加力在“加力資產配置研究”公號官宣,正式加盟國海證券,並任研究所副所長、首席資產配置官、金融首席分析師。研究領域從銀行業,拓展到了大金融+資產配置。海通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婷將加盟東吳證券的消息已經不脛而走。同時,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蘆哲已加盟東吳證券,擔任研究所聯席所長、首席經濟學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研究人員變動中,賣方首席正尋求多條路徑轉換新賽道,分析師跳槽至上市公司、出海創業均提供了新的樣本案例。從以往人員變動案例中可以看到,有人選擇堅守陣地,繼續在研究行業深耕賦能,也有人在行業周期下選擇新的轉型路徑,不再拘泥逗留金融圈。但無論哪種選擇,不變的是券商對於研究行業“求變”的渴望。

二級市場研究+產研,成爲大方向

券商研究所作爲公司核心部門,對投行及經紀業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財聯社記者通過梳理近期券商發布的公告發現,在面對監管環境和市場變化下,券商研究所正在尋找新的盈利點和業務模式,以探索多元化服務模式,开拓更多收入來源,同時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

與此同時,除了專注於二級市場研究,多家券商均加大產研力度,成立產業研究院也是不少券商的重要布局。如今年6月西部證券成立產業研究院、11月國投證券產業研究院正式成立。

西南證券的研究業務推動“對外服務”+“對內賦能”常態化運行,建立並完善對財富客戶、產業客戶和機構客戶的研究服務體系,對外持續打造西南研究品牌,對內推動常態化交流機制,積極融入公司大財富和大產業條线,提升重慶上市公司覆蓋率,積極爲地方政府、產業客戶提供咨詢服務,深挖研究業務的綜合價值。

長江證券在研究業務發展上,一是持續堅持聚焦業務本源,持之以恆提升研究能力和服務能力,繼續保持突出的研究優勢及較強的市場影響力。二是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長江證券近年來持續布局非公募業務,拓展私募基金、保險、銀行理財子等客戶,全面提升非公募業務收益;積極推動研究業務國際化,加大境內業務與國際業務聯動,以香港子公司爲抓手持續向海外推廣“長江研究”品牌,拓寬收入來源。同時,長江證券還提到公司非常重視研究業務的對內賦能,積極提升研究價值的內部轉化,深度賦能包括經紀、資管、自營、投行在內的核心業務環節,支持公司各項業務做大做強。

招商證券的研究業務則是緊緊圍繞“三條曲线”發展路徑推動研究業務轉型,全面提升對內對外服務水平。一是強化專業能力建設,提升更加優質的研究和投資服務,通過組織上市公司交流會、春季策略會、制造業論壇、低空經濟專題論壇等多場特色研究活動,積極拓展第一曲线收入;二是積極踐行“研究+”模式,加強產業鏈研究和一級市場研究,堅持價值創造,加強對公司重點業務的研究賦能;三是以樹立“招證智庫”品牌爲目標,圍繞政策、產業鏈、央國企改革等开展特色主題研究,全方位提升研究品牌影響力。招商證券表示致力於研究服務支持體系的數智化轉型升級,積極布局AI研究所,打造研究服務品牌“招商智研”,建設一站式智能研究生產與服務平台,實現對研究的全生命周期的數智化覆蓋。

華泰證券通過加強多行業研究聯動、海內外行業比較研究,多方式开展研究服務活動,滿足內外部客戶專業化的研究服務需求。繼續升級迭代數字化平台,夯實投研底座應用並更好向多業務线輸出研究能力。

華西證券的研究所同時兼顧對外和對內雙重定位,對外爲資本市場提供研究與咨詢服務,爲當地政府部門和監管提供研究支持;對內通過導入優質業務資源、輸出專業研究成果等方式,在合規前提下爲公司相關部門、子公司提供協同支持。

(財聯社記者 趙昕睿)



標題:分析師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別只看降薪減員,多家研究所招兵买馬逆勢布局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13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