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三季度青睞新經濟港股 增持阿裏減持兩只“中字頭”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1-19 16:52:17 熱度:3

導讀: 財聯社11月19日訊(編輯 胡家榮)盡管港股市場近日呈現調整,但是從相關數據指出,在第三季度中,新經濟領域的投資比例有所上升,尤其是阿裏巴巴的持倉比例顯著增加。 根據中金公司的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財聯社11月19日訊(編輯 胡家榮)盡管港股市場近日呈現調整,但是從相關數據指出,在第三季度中,新經濟領域的投資比例有所上升,尤其是阿裏巴巴的持倉比例顯著增加。

根據中金公司的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內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除QDII)共3701只,總資產2.36萬億元,其中數量較二季度增加103只,規模同樣增加1551億元,佔全部12615只非貨基和19.0萬億元規模的29.3%和12.4%。

其中,主動偏股基金2043只(總規模1.57萬億元),規模較二季度同樣上升1144億元。

發行方面,三季度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新發數較二季度基本持平,月均新增34只,但新增規模較上季度明顯放緩,約307億元(對比二季度36只與631億元)。

展开全文

主動偏股型基金同樣如此,發行速度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月均20只,但新增規模明顯放緩至80億元(二季度245億元)。

行業配置:可選消費隨阿裏入通明顯增加,能源與公用事業等老經濟下滑

可選消費板塊隨阿裏巴巴入通提升最多,相反能源與公用事業等老經濟明顯下滑。老經濟持倉佔比從二季度的38.4%降低至30.8%,已降至2023年三季度水平。同期新經濟佔比從二季度的61.6%升至69.2%。

細分行業上,阿裏巴巴9月進入港股通交易,其所在可選消費板塊持倉比例提升最大。與此同時,消費者服務、制藥與生物科技等新經濟板塊提升幅度同樣靠前。相反,能源與公用事業等老經濟板塊降幅則最大。部分投資者獲利回吐及板塊相對跑輸都可能造成這一現象。

跨行業對比,媒體娛樂、消費者服務及能源等持倉比例最高;商業和專業服務、家庭與個人用品以及必需消費等行業持倉比例較低。相比自身歷史水平,可選消費、銀行與保險等已處於歷史高位;公用事業以及耐用消費品與服裝等則處於歷史低位。

個股層面,阿裏巴巴入通後備受青睞、公募同樣增持騰訊等新經濟龍頭,但中海油中國移動等明顯下滑。市場期待已久的阿裏巴巴9月正式入通後引發廣泛關注,不到一個月南向累計流入規模已超過460億港元,一舉進入公募重倉港股前三位,騰訊同樣受青睞。相反,中海油與中國移動等則在同期減少最多。

重倉持股層面,阿裏巴巴與港交所取代中芯國際中國神華進入前十大重倉股行列,其中阿裏巴巴更是一舉取代中海油進入前三大重倉股行列。相比二季度,持有阿裏巴巴、騰訊、美團與小米等的基金數量上升最多,持有中海油、中國移動、中廣核電力以及中石油的基金數量卻明顯減少。此外,重倉股集中度層面,前3大重倉股佔前100只重倉股市值39.1%,較二季度下滑2.8個百分點,前10大重倉股佔前100只重倉股市值卻從二季度的58.0%上升至59.2%。

前景展望:短期外部擾動增多;整體延續震蕩格局,結構仍是主线

在經歷了9月底尤其是國慶假期期間超出絕大部分投資者預期的大漲後,情緒透支與政策預期降溫共同導致A股與港股在國慶假期後出現回調,基本回吐了前期上漲中接近一半的漲幅,並在20,000點附近震蕩盤整

從一定意義上,市場出現回撤並不意外,至少符合此前的預期和多篇報告中的提示,一方面是因爲前期市場預期計入過於充分,恆指22,500點所計入的情緒(隱含股權風險溢價)與2023年疫情政策優化後市場高點所對應的樂觀情緒相當,想要維持較爲困難。另一方面是政策力度有限,想要維持2023年初時的樂觀情緒需要更強的政策配合,畢竟當前的政策力度和基本面狀況與2023年疫情政策優化時還有所差距。

在經歷了一個月的橫盤震蕩後,近期特朗普一些鷹派班底成員的提名使得此前被“忽視”的風險具象化,港股也因此明顯回調。正如中金此前提示,一些資產如中國市場和出口鏈,對“特朗普交易”的反應並不明顯,存在預期差,需要關注擾動風險。往前看,短期來自外部的擾動在增多,不排除波動進一步放大,保持謹慎,但震蕩格局仍是基准假設,也不必過於悲觀。

中期看,當前需求下行、通脹低迷、信貸疲弱,進而導致盈利不振等所有問題的根源是信用收縮,源於回報預期與融資成本依然倒掛。“對症”的解決之道:其一是繼續壓低實際融資成本,5年LPR進一步下調40-60bp可以解除上述的倒掛。其二在於提振回報預期,新增7-8萬億元財政支出可匹配當前名義增長所需的社融增速,甚至彌補疫情以來的產出缺口。但高槓杆、利率和匯率的“現實約束”與政策“應激式”的響應函數,意味着增量刺激會有,但過高的期待並不現實,除非外部壓力加大。

上述宏觀假設下,增長和盈利有兜底,但幅度也有限,因此市場仍沒有完全擺脫震蕩格局,“反彈是間歇,結構是主线”,更類似2019年反彈後結構性行情下的弱平衡。在整體震蕩格局假設下,“在低迷的左側逐漸布局,在亢奮的右側適度獲利”轉向結構,似乎是一個有效的策略。

(財聯社 胡家榮)



標題:公募三季度青睞新經濟港股 增持阿裏減持兩只“中字頭”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050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