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小星|雄渾壯闊的大別山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1-02 01:05:06 熱度:4

導讀: 蘇皖相鄰,每次去安徽,在路上,到了點,看到蘇A……的車,能成串能扎堆,這次去大別山,在其中一脈牛草山頂,還看到了南京牌照的十數駕摩托車,騎手巾幗加須眉,在草坪上攤一大布擺放出各色喫喝,那是年輕的氣場...

蘇皖相鄰,每次去安徽,在路上,到了點,看到蘇A……的車,能成串能扎堆,這次去大別山,在其中一脈牛草山頂,還看到了南京牌照的十數駕摩托車,騎手巾幗加須眉,在草坪上攤一大布擺放出各色喫喝,那是年輕的氣場。我們這一拔老人,看着笑着,會想到自己的孩子,亦或想到自己也曾少年青年,也曾威風凜凜奔向遠方。

安徽,大的山,有名氣的山,好像除了大別山,是不是都曾光顧,沒算過,但肯定大差不差。皖南,不用說,"黃山歸來不看岳”,1984年春就爬過。不用“登”用“爬”更准確,當年上山動輒手腳並用,過鯽魚背,居然無欄杆,身子硬挺着實則心在"爬"。琅琊山似乎就在南京,80年春,大一時,學校租一大巴送我們去現場教學,車上大家背誦起《醉翁亭記》,有的同學搖搖晃晃吟道:“環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大別山,仰慕已久,我終於來了。從南京駕車約360公裏到達主峰白馬尖山腳,星星點點,遠遠近近,凡屋多爲民宿,繞山路旁的寬處拐角處多不放過。當下是旅遊錯峰淡季,老板娘稱節假日、暑假,這兒一房難求,包喫包住,我可給不了你們100元/1人/1天。一人笑答,空着,一塊錢也見不到呀。想到高堂講章說經濟學,什么邊際效應,人是理性的……搞得煞是玄乎,看看村民、來客不個個是算家,精明得很哩。往深處一想,政府是幹什么的,政府不就是守夜人,別鹹喫蘿卜淡操心的。

第二天一早,直奔主峰,沒有索道,山路都已石徹成階,門票標着“1777”,似在提醒對付這個海抜只能不怕辛苦埋頭上。民間有言:“爬山不看景,看景不爬山”,到了官場也會用,意思是想升官就不要想發財。山,就在那!老漢我爬山看景都不能誤,很快喘起來,但有迷人的景色拽着,回望一下,又有景色推着,腳底平生出氣力。

大別山的景,老實說,似乎無秀無奇無險,但耐看。近處,花草灌木豐盛飽滿;喬木成陣成勢松、杉尤甚;從山腳到半山腰還時有小片竹林迂回穿插……

展开全文

圖說 幾人合抱的大樹,雖枯猶榮

遠處,重巒迭嶂橫無際涯,地球是孤形的,故有海平面一說,那么極目大別山可就是"山平面"了,在牛草山頂努力想看到盡頭,環顧四周只有隱隱約約山脊的曲线,而且幾乎拉直……

圖說 山平面

雄峙而又如此遼闊,自然想到了劉鄧大軍,想到了剛剛聽說的紅28軍。第一次反圍剿,紅28軍"奪命狂奔”翻越白馬塵,甩掉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那是保住了火種;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千裏躍進,這可就是在蔣介石眼皮底下布滿了幹柴,全體官兵都舉着火把,只等一聲令下,爲民主自由、爲人民解放,進山出山,要把那獨裁政權火葬!

眼力,腦力了一番,可替代不了腳力,還得爬,還好大別山各山脈十有八九是正宗的山形,坡形並不陡峭,上山免用"爬"可用"登"字了。登着登着,同行的一個個打起招呼說爬不動了,你們繼續,最後一位在2號休憩站也說喫力,這回變成只對我說,你繼續吧。我呢,好個爬山,高度有限但貴在堅持,心想,不就1777,大老遠跑到這不拿下山頭豈不白來一趟。這時辰整個主峰上半截只剩我一人,那就慢悠悠地上。

沿山路,隔一段便會遇上一小方塊刻着細字的石牌,說眼前這石那景像個什么,有虎背石,花瓣石,刀劈石,水跳谷等等,要遊人駐足賞析,細瞅實在找不到北,聲音倒是挺悅耳,風來了,聽樹;水來了,聽泉。大別山的遊旅开發在安徽稍滯後一些,這帶來了好處,也就是吸取前面的教訓避免了不少花裏胡哨的造假和堆砌。如南京附近有個山,山上有個隆昌寺,屬全國文保,可是山友們每次光顧這一律宗名剎,都會念念有詞對外圍的畫蛇添足痛斥一番。大別山目前還是4A,其天然的資源,絕不輸名副其實的5A,至於有的5A實不敢恭維,動輒就拿古人的詩句、題字硬撐,特別是搬出皇上來過多少趟,哪位朝迋命官呼朋喚友串訪,當然這也沒錯,只不過自然的氣象早已大變,後面的开發又搭錯了筋,去了常難免帶着失望失落回。大別山依然質樸,本來就質樸,沒聽說也沒看到皇上,達官貴人,或是什么大文人在這兒顯擺,稱什么“獨尊”,“天下第一……”所以,在大別山,眼晴特別幹淨,心情很是清爽。

快登頂了,擡眼看到也許是終了的一塊石牌,石牌上刻着四個大字:“奇松走廊”,使勁過了“走廊”登高回望,是的,松一棵棵貼着山道排起了隊,漸漸覺着眼熟,每棵松都向着陽光來處伸展枝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噢,是在招手,情不自禁喊出了聲:“迎客松”!

圖說 接近登頂時的迎客松

山道漸平坦,明白快到了,興奮地奔跑上去,那是一大片由一塊塊巨石自然定位風化壘成的峰頂,面積大到可圍石轉一大圈,圓的正中赫然矗立4個由石片疊加而成的大數:1777。

瞅着,端詳着,厚重沉穩的“1777”,跟大別山的氣魄氣質吻合,隨即手機錄像向山下實時播報:"登頂了,白馬尖,1777,海拔,看,這個創意好!"此時聽到了悠揚的曲子,只見一人從山的另一端上來,兩人興奮地打起招呼,一聽口音是從皇城根過來的,北京,南京,兩京會師。我是只帶點水和幹糧上山,這該是老弟,背負了好大一包,音響、攝影器材全的,少許聊磕方知他是典型的“獨狼”,滿中國一人一車跑,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都不在話下。有意思的是,他笑問:你是买門票上來的吧?答,Yes。“哈哈哈,我從這兒上,免了。早些年我提前退开始窮遊,窮遊,最省心的是自由!”聽他一說,心裏好生羨慕。自己曾飆一文,題《失蹤》,說了自己三次有驚有險的人間蒸發,文尾也不無自詡地說到自由,可在這老弟面前算是小巫了。

要下山了,這老弟看我光溜溜的,說,最難的是下山,我看你沒綁護膝,又沒有撐杖(拐扙的另用),可得悠着點了。確實,這回上山用了3小時,下山用了4個半小時,幾乎是側着身子,有鐵索和欄杆立上前抓緊,好讓膝蓋休息一陣。快到山底了,小腿肚子老是打抖,幸好膝蓋沒啥反應,這是個經驗吧,以後如遇山又有索道,上山堅決爬,下山坐索道!

第二天,駕車就近轉轉,有的地方大別山也不能免俗,零零散散整出一些奇巧古怪簡陋粗糙牽強附會的“看點”,我們這一夥有的老兄在外瞄一眼連門都不進。這些點估猜花不了多少銀子,又不成數量不成氣候,無大礙,大別山氣象萬千寬容得下。下午獨自在民宿對面一山轉悠,說是緩解肌肉疲勞要“以動制痛”,還真是,轉轉好了許多。氣喘籲籲地上了半山腰見一大屋,有六個大开間,原來是制茶的農家,見茶農當然就聊茶,聽工藝,察器具,最後品茶。我下午靠晚不喝茶,就看泡开的葉型和湯色,再嗅嗅,果然好,果然是聲名遠揚的霍山黃茶,茶農立糾正,“不叫黃茶,叫霍山黃芽”,還要跟上一句“歷史貢茶”。我笑,大別山也把皇上搬過來了,茶農不知話中有話也跟着笑,說:“皇帝也是人,也要喝茶的”。皇帝是人嗎?多數時候皇帝可不是人,或者說曾經是人,後來成了神,成了鬼。走之前,把茶農罐子裏余貨买斷,在坡上與茶農揮手再見,只聽一聲高呼:下次來就住我這,好喫好喝!

大別山,這趟恰逢秋季,且雨後如洗萬裏無雲,雄渾壯闊,極目無邊,有了幾乎是極端的具象。是不是缺了許多名山的變化多端,其實不然,在登主峰半山腰小賣部有個短暫的休憩和聊嗑,小夥子說,在大別山看雲海看日出看落日有個好處,就是前面無擋,春夏多雲,有的人會在山頂草坪撐帳篷鋪睡袋耐心等候;冬天降雪,也會有人特地趕過來觀景,說着拿出手機讓我見一圖,噢,雲海一角。

我感慨道:“大別山,是大”。小夥子說,算算看,大中國,有多少山能給山名取個“大”字?對呀!大,有容乃大,當今天下如果能夠相容包容該有多好。大別山,沉默無語,正瞅着人類走向何方。想到加繆有一語,大意是:自然界冼空了我,我第一次空前未有地,向宇宙寬厚的靜默,敞开了心扉……



標題:繆小星|雄渾壯闊的大別山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726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