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1-01 16:59:20 熱度:4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的詩引起人們對楓葉的興趣。深秋,人們常去深山老林尋找漫山紅遍的感覺。據傳,全國看萬山紅遍的賞楓勝地有4個,即北京的香山、南京的棲霞山、蘇州的天平山、長沙岳麓山。
揚州市邗江區政協之友聯誼會攝影興趣小組一、二組組長牽頭,組織成員去蘇州賞楓,感受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視覺效果,用鏡頭記錄楓葉紅於二月花的光影。
據介紹,蘇州天平山的楓葉不僅五彩繽紛,更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蕴。萬歷年間,範仲淹後人在天平山上栽種培植了數百棵楓樹的幼苗。時至今日,歷經400多年的風霜和陽光,小小的幼苗早就已經成長爲參天大樹。到了深秋時節,楓葉變得多姿多彩,黃色、紅色、橙色,還有一些綠色的,各種顏色交織在一起,在藍天白雲之下,在湖水的倒映之中,五彩繽紛,組成一幅絕美的畫卷,成爲天平山最吸引人的景色。
導遊說,天平山並不高,最高處只有221米,但山勢險峻、異石林立,別有一番奇秀之美。大明朝的宰相王鏊有詩曰“吳山第一稱天平,宋家第一稱文正”,唐伯虎也贊其“天平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青霄”。
天平山勝景有四,一爲紅楓,有古楓林、旃楓谷;二爲奇石嶙峋,危聳峭峻,宛如大臣上朝用的笏板,層層疊疊,林立其上,故有“萬笏朝天”之稱。著名的有一线天、飛來石、卓筆峰等;三爲清泉,尤以白雲泉著名,該泉從山石裂縫中之水匯聚成泉。四爲聖跡,有白居易、範仲淹、乾隆、江南四大才子等歷史名人的遺跡和天平山莊等古建築群,代表性的有白雲古剎、高義園、範公祠等。
筆者一行到蘇州天平山景區已是中午時分,遊人不多,大概是還不到觀楓最佳時段吧?
天平山公園售票處是江南水鄉風格的房屋群,入口處有“十一屆蘇州“天平”紅楓季 楓樺正茂 2024”字樣的海報。這大概是天平山公園爲擴大影響、推介景區而作的活動吧。
進入園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天平紅楓甲天下的景觀。可惜,今年晚秋氣溫高,此刻,楓葉還以青綠爲主,缺少萬山紅遍的場景,僅有少部分楓葉變紅。
穿過天平紅楓甲天下景點,過“先憂後樂”牌坊,就進入古楓林。
古楓林在北臨範文公祠,東靠放生池,西依紫藤長廊的地帶,這些經歷400余年風霜的古楓香樹,高約20多米,胸徑近1米,冠幅達10多米,需三人合抱。這400多歲的古老楓樹是範仲淹17世孫範允臨從福建移來的。
從古楓林景觀向北,經過範文正公祠、範仲淹紀念館、三太師祠、碑廊、御碑楠亭,到白雲古剎。
白雲古剎是唐寶歷二年(826年)僧人永安修建,初名白雲庵,以白雲泉得名。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賜額“功德禪院”,成爲範氏功德香火院,又稱天平寺。如今的白雲古剎寺,爲晚清重建,內種有高大的古銀杏樹。
再從白雲古剎向北,沿着蜿蜒曲折的石路,一路攀登而上,只見樹木蔥蔥鬱鬱,空氣中帶着一股草木清新的氣息,碧水映照,景色宜人,令人心曠神怡。
在半山腰有景觀“一线天”。兩大巨石中有一狹窄的上山之道,只容一人通過,稱爲龍門“一线天”,通道不長,約10余米。由於天平山的奇石很多,故形成了一线天的奇特構造。
繼續攀登,經過一段比較陡峭的山路,那裏有一望楓台,在台上極目遠眺,可見山下層林疊翠,點點紅葉,將山體整合成了一幅油畫。
再向上,有飛來石景觀,只見一巨石突兀地聳立在豋山道邊,引來遊客拍照打卡。
繼續向上,由於山路崎嶇,台階由亂石鋪成,凸凹不平。加之,路邊沒有了扶欄,攀登不易,故而,從飛來石處折返的遊客居多,尤其是中老年遊客放棄登峰,未能領略山頂旖旎風光。
拾級而下,返程途經天平山莊、高義園、到十景塘。十景塘爲明末範允臨开鑿,池上架橋,紅欄曲折,四周有來燕榭、翻經台等古跡。池邊楓樹和藍天白雲在水中的倒影,融爲一體,美不勝收,是攝影好去處。
《清嘉錄》中有這樣的記載:“郡西天平山爲諸山楓林最勝處,冒霜葉赤,顏色鮮明,夕陽在山,縱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色彩斑斕的楓葉相互交錯,宛如一幅絕美的畫面。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仿佛片片楓葉都自帶柔光。一陣秋風吹過,還會有楓葉落入湖水中,激起一圈一圈的漣漪,不知驚豔了誰的時光。
此圖爲李光雲先生去年拍攝
光雲先生介紹,他去年11月底來過天平山看楓葉,那時是最佳觀賞期,楓葉絕大多數呈現紅色,眺望天平山,猶如萬丈紅霞一般,視覺效果十分震撼。
本次觀賞天平楓葉,雖未見“萬丈紅霞”,但五彩斑斕的調色板還是大飽眼福的。
(2024.10.29於蘇州)
標題:又見天平楓葉紅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718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愛上濰坊之美景篇⑤|秋染滿城霜華,夢繞千樹赤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