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快時尚品牌關店,Zara“姐妹團”節節敗退 一次失敗的轉型?快時尚撤退名單又有新成員?押注高端化的Zara

來源: 天下網商 發表時間:2024-10-31 08:32:49 熱度:26

導讀: 快時尚的冷風依然在吹。 近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旗下品牌Oysho宣布,將於11月17日關閉其在電商平台上的店鋪。 目前,店鋪已經开啓清倉模式,多款產品5折售賣。關於關店原因,官方解釋...

快時尚的冷風依然在吹。

近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旗下品牌Oysho宣布,將於11月17日關閉其在電商平台上的店鋪。

目前,店鋪已經开啓清倉模式,多款產品5折售賣。關於關店原因,官方解釋是“公司業務調整”。面對關店後退貨處理的疑問,Oysho客服表示可以撥打官方電話聯系處理。

Oysho自2011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品牌目前還有20多家线下門店。與巔峰時期88家門店相比,已經收縮了四分之三。而在消費者的認知裏,近年來一批時尚運動休闲新品牌崛起,Oysho卻一直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難以佔據年輕人的視线焦點。

而在當下這股快時尚的行業洗牌中,面臨撤退局面的,Oysho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一次失敗的轉型?

Oysho退出了线上的競爭,但它仍保留了一部分线下店。

今年3月,Inditex集團發布2023財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Oysho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實體門店數量爲25家。隨後,Oysho被曝出關閉了深圳、寧波、成都、蘇州、西安等多地的門店。

《當代企業》通過團購平台查詢發現,仍有11家Oysho門店顯示“營業中”,但杭州地區位於西溪印象城和龍湖濱江天街的兩家Oysho已顯示“歇業關閉”。目前,Oysho在杭州已經沒有門店。

Oysho最初的定位是女性內衣品牌,以性感和舒適著稱,成立數年後,轉型爲一個專注運動休闲風格的服飾品牌,在2018年品牌發展的巔峰時期,一度在中國內地擁有88家門店。

“它有點像‘素色’的維密,款式簡約、舒適,北歐風滿滿。”一位杭州消費者對《當代企業》表示:近十年前她很喜歡Oysho,买了好幾件內衣和睡衣,內衣的價格在100多,睡衣300多,“很具性價比”。

每次去逛街的時候,她都會爲風格簡潔、幹淨的Oysho线下店吸引。但如今,當初常逛的Oysho的門店早已關閉,而她也被層出不窮的新品牌分散了注意力。

展开全文

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消費者表達了惋惜。多位消費者提到,Oysho從專注內衣向運動休闲風的轉型,或許是其衰敗的一大因素。

“想买蕾絲睡衣沒了,想买海灘系列也沒了,只剩運動了,滿滿的lululemon風。”一位消費者也表示,曾經穿了很久Oysho的睡衣,洗了多次仍然舒服又好穿,不變形不變色。但現在再去Oysho網店,卻驚訝地發現完全沒有睡衣了,全是運動休闲風。

有人總結Oysho陷入失落的原因,沒有堅持自己擅長的家居线,轉而去跟其他品牌卷運動休闲賽道。

雖然近些年運動休闲賽道在中國發展勢頭不錯,但競爭也尤爲激烈。

lululemon等巨頭林立之外,蕉內、Maia Active等黑馬品牌也不斷湧現。在硬件上,它們注重面料和體驗創新;在軟件上,它們更會講故事,懂得如何與消費者對話。

相對而言,Oysho定位相對模糊。《當代企業》發現,這個最初定位內衣、且具有一定消費心智的品牌,如今已經不再銷售家居服。其產品线包括時尚休闲服、運動健身服、鞋包,以及一些列內衣配飾,包括內衣胸貼、梳子、雨傘等。

快時尚撤退名單又有新成員?

2011年,Oysho進入中國市場時,快時尚之風愈演愈烈。乘着中國購物中心不斷拔地而起的東風,快時尚品牌們逐漸從一线城市擴展到更下沉市場。以快時尚爲核心的商圈,是當時的年輕人們最熱衷的逛街地。

中國廣袤縱深的消費市場也給了快時尚品牌們立足發展的空間。但到了2016年,高歌猛進的服裝市場迎來拐點,供需的天平开始搖擺。Zara在中國的門店也在2016年達到183家的高峰,之後逐年下滑,到如今不到百家。

當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激烈的洗牌周期开啓。隨着李寧、太平鳥、安踏等一衆國產服裝品牌崛起,喫盡紅利的國際快時尚品牌,也迎來了新的生存之战。

2019年,服飾巨頭Inditex集團旗下已經有4個品牌撤出中國市場,分別爲Bershka、Pull & Bear、Stradivarius和Uterqüe。

到目前,Inditex集團目前在仍在運營的品牌是Zara、Zara Home、Massimo Dutti,以及一部分Oysho线下門店。截至2024年1月底的2023財年財報顯示,這4個品牌的中國門店數量一年時間減少了50家,總門店數量不到200家。

Oysho此番撤退路徑早已不新鮮。2021年,快時尚巨頭H&M旗下走時髦誇張少女風的品牌Monki就陸續關閉线下店。2022年3月底,其天貓旗艦店及线下門店同時關停。

但接下來Oysho线下店是否關店,尚未可知。

2018年以來,快時尚品牌Topshop、New Look、Forever 21、C&A等紛紛退出中國市場,這個名單仍在逐漸膨脹。

押注高端化的Zara

雖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陷入增長瓶頸,但Inditex集團最近的財報業績其實表現不錯。

據其2024上半年業績報告,銷售額181億歐元,同比增7.2%,毛利率也升至58.3%。拆分到具體品牌來看,所有品牌的銷售額都實現正增長。如主力品牌Zara同比增長5%,達到130億歐元。

在一衆姐妹品牌中,Oysho的存在感更弱。在Inditex集團中的佔比僅爲2%。而主力品牌Zara貢獻超過7成。

分地區來看,歐洲、美洲等地區都有增長,但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亞洲及其他地區營收同比下降3.3%至30億歐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Inditex集團在全球共有5667家門店。2018年時,中國市場曾是Inditex旗下僅次於西班牙本土的第二大市場。但近幾年,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及其他地區”市場份額一直在收縮,到今年上半年佔比僅爲16.1%。

深度調整的中國市場,或許已經成了Inditex集團一大“心結” 。

在市場競爭更激烈、電商玩法更活躍的中國市場,近兩年Inditex集團也正在調整策略。

以款式新穎、出款節奏快、性價比起家的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已經被更快、更具性價比的“平替”們搶走風頭和市場,更細分、多元的消費趨勢也在瓜分注意力。而它如今的策略似乎是進行錯位競爭,向高端路线聚焦。

尚在中國市場運營的Massimo Dutti本身是比Zara定位更高的品牌,產品價格多在千元以上。

“我之前是Zara的重度用戶,後來發現還是海瀾之家更有性價比。”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在中國市場,快時尚品牌無論在設計創新還是性價比都沒有特別的優勢。但他最近幾年反倒會更多买高端品牌Massimo Dutti。

Zara想走類似的路。近幾年,不僅頻頻提價,還通過提升高端系列佔比、推出價格更高的聯名款等,試圖擺脫快時尚原本給人留下的廉價低質印象;线下調整也傾向於關小店,开大店,整體往形象店、旗艦店轉型,拉升消費者心智體驗。

據了解,Inditex集團在國外开設門店時,一般先开Zara門店,試探城市的成熟度後,再根據市場特性擴大品牌度,以這種方式在全球市場復制門店。而在離开一個市場時,Zara 或許也能成爲最後駐守的那個。

面對更復雜多變的中國市場,Inditex集團持續收縮存在感不強的Oysho,聚焦資源到更具基礎及知名度的Zara上,也不足爲奇。

畢竟,Zara在中國市場的命運,也已經來到新的轉折點。



標題:又一快時尚品牌關店,Zara“姐妹團”節節敗退 一次失敗的轉型?快時尚撤退名單又有新成員?押注高端化的Zara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686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