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0-21 16:51:41 熱度:9
財聯社10月21日訊(編輯 瀟湘)在上周五強勢突破2700美元關口後,現貨黃金價格本周一繼續馬不停蹄再創歷史新高,盤中一度最高觸及了2732.8美元/盎司。
從近來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勢看,各類資產的行情邏輯主线已逐漸從三季度圍繞美聯儲的“降息交易”,轉爲在11月美國大選前日益升溫的“特朗普交易”。
那么黃金近來的走強,除了中東和俄烏緊張的地緣局勢外,是否也正得益於此呢?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周末最新發布的資金流向報告中就表示,根據最新博彩市場反饋出的美國大選獲勝賠率,特朗普勝出的概率已高達61%,而哈裏斯的概率僅爲39%。
當然,Hartnett認爲這其實還不是重點——市場可能不會太關心特朗普或哈裏斯在僵持的國會下誰會獲勝,但其肯定會關心民主黨或共和黨是否能橫掃參衆兩院。而 目前,與市場走勢息息相關的選舉“橫掃”的風險已高達44%,這主要是因爲出現“共和黨紅潮”(特朗普當選總統且共和黨拿下參衆兩院)的可能性已從20%飆升至了33%。
那么,上一次共和黨橫掃大選時發生了什么?
歷史其實並不遙遠——就發生在特朗普2016年上次入主白宮時。
Hartnett回顧稱,2016年共和黨橫掃大選對股票、石油、美元來說是好事,但對債券、黃金來說卻很糟糕。
不過Hartnett認爲,這一回黃金與石油間的命運,可能會出現逆轉。
過去一周的價格走勢已顯示,銀行股、小盤股和美元等在2016年走牛的資產仍跑在了前面,不過黃金和石油的走勢則與當時出現了分歧。Hartnett認爲這是有道理的。
Hartnett如何看市場?
先來看財政方面。Hartnett表示,2019年美國政府的年度預算支出還只有約4.5萬億美元,而如今已高達約6.9萬億美元。
同時,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了35萬億美元大關。這最爲清楚地解釋了爲什么美國國債仍將處於結構性熊市中:由於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沒有計劃或者不抱有任何希望地來平衡預算,美債料難以擺脫頹勢。
而當美國通過大規模持續的債務注入悄悄刺激經濟時,其他國家也在竭盡全力加碼財政刺激。
回顧過去一周的資金流情況,人們其實不難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亮點:黃金和加密貨幣的流入額出現激增,因爲投資者正將資金從現金、科技、新興市場等領域中撤出。
例如,在截止10月16日當周,各領域資金的流向出現了如下的變化:
現金:12周以來最大流出量(-174億美元);
現金:12周以來最大流出量(-174億美元);
黃金:12周以來最大流入量(12億美元);
黃金:12周以來最大流入量(12億美元);
債券:2020年10月以來最大流入量(232億美元);
債券:2020年10月以來最大流入量(232億美元);
新興市場股票:2023年10月以來最大流出量(-42億美元);
新興市場股票:2023年10月以來最大流出量(-42億美元);
科技股:6月24日以來最大流出量(-13億美元)。
科技股:6月24日以來最大流出量(-13億美元)。
回到重頭戲——兩周後的大選,Hartnett在報告中着重探討了黃金和原油命運,可能在新一輪“共和黨紅潮”下逆轉的原因。
金價
黃金價格目前已升破了2700美元,大大高於了2020年的2000美元/盎司和2011年的1900美元/盎司的前歷史峰值。
Hartnett認爲,黃金牛市將由政策和通脹驅動——2020年代將是美國和全球財政刺激過量的十年,也是科技、貿易關稅及保護主義盛行的十年。
Hartnett指出,美聯儲決心在未來幾個季度推動實際利率下行,投資者需要對衝通脹和美元貶值的威脅——比特幣價格逼近75000美元的歷史高點也是佐證。
這位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師的結論是:“黃金將遠超3000美元/盎司”。
油價
與連創歷史新高的黃金不同,目前70美元/桶的油價大大低於之前的歷史峰值——如2022年的124美元/桶,2008年的145美元/桶。
Hartnett認爲,油價疲弱受到經濟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影響:2024年全球制造業將出現衰退,而投資者對俄烏、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未來幾個季度的緩解則持相對樂觀態度。
Hartnett指出,這意味着美國市場相對於國際市場的表現將相對偏弱,因爲與主要是能源進口國的歐洲和亞洲地區相比,美國資產對地緣政治衝突的依賴較大(存在大量高科技和國防領域的風險敞口+美國能源獨立)。
而對於歐洲和亞洲市場而言,低油價就等於降息。
(財聯社 瀟湘)
標題:黃金又創新高!一文讀懂:“共和黨紅潮”下金價將遠超3000美元?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490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美聯儲“詐胡”、特朗普“發力”!新興市場陷入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