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紀遊之二: 訪昭君故裏 /何銀華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26 08:55:10 熱度:6

導讀: ☐何銀華 “一陣陣胡笳聲響,一縷縷荒煙迷茫,傷心不忍回頭望……”佇立昭君塑像前,耳畔驀然回響粵劇名伶紅线女的名作《昭君出塞》。每每吟唱,那哀惋的曲調,動人心魄,催人淚下。 全國地市新聞界同仁在宜昌會...

☐何銀華

“一陣陣胡笳聲響,一縷縷荒煙迷茫,傷心不忍回頭望……”佇立昭君塑像前,耳畔驀然回響粵劇名伶紅线女的名作《昭君出塞》。每每吟唱,那哀惋的曲調,動人心魄,催人淚下。

全國地市新聞界同仁在宜昌會議期間,慕名來到了昭君故裏。昭君故裏座落於湖北省興山縣城東北郊的一座山台上,名叫寶坪村。因其是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又稱“昭君村”。進得村來,但見山台處處錦繡:層層梯田,桔林盡染;房前屋後,修竹叢叢;香溪河畔,垂楊吊柳……明山秀水,可謂桃源仙界。

風物依稀認昭君。這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與昭君連在一起。昭君故裏的勝跡,如畫卷一般,引人去尋幽探勝。面對清清香溪水,人們引吭抒情,是“臨水而居”的“浣帕遺香”,溪水才如此清澈明淨;是昭君姑娘從這裏乘舟離鄉,香溪水才這樣瀟灑動人,才出現了離鄉灘、珍珠潭、五色石、繡鞋洞、望鄉台等滿河的優美傳說……

王昭君是位傲身潔骨、出類拔萃的中華女性,是位揚名四海、衆口皆碑的歷史人物。“佳人一去古今思”。王昭君的絕倫美色,連同她出塞和親的壯舉,蕴藏着長長久久的魅力。

當地人都爲本土出了個昭君而驕傲。爲發展文化旅遊,舍得耗巨資將昭君故裏遺址修復得十分完整壯觀。在昭君故宅瀏覽,那望月樓、梳妝台、楠木井、姑娘泉,還有那紫竹園、浣紗亭等,山水形勝,古樸典雅。昭君故宅沿用漢代建築風格,按照漢代民居的習俗、風貌,再現了昭君進宮前的情景。各景點之間,又用仿漢曲廊、街市和漢畫石壁銜接勾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風格獨特的漢代村落——“絕代昭君村”。

史籍方志,關於昭君事跡的記載並不多。班氏的《漢書·匈奴傳》只簡略記載昭君出塞和出塞後的點滴。《後漢書》也只是簡注:王嬙王氏女,名端字昭君,但出生和籍貫不明。晉代落實籍貫後,才有“昭君村”的稱謂,後爲避司馬昭之諱改爲“明妃村”。只是到宋代,昭君的生平事跡才有比較具體而准確的記述,才派衍出豐富而美麗的推想和傳說。

在寶坪村,我索取了幾份資料。粗粗瀏覽,思索良多:偏僻山旮旯,緣何出了個“絕世美女”?一位普通的農家姑娘又緣何成爲留芳千古的歷史人物?

昭君故宅的庭院中,立着一尊王昭君塑像,漢白玉造,2.8米高,其像端莊娉婷,螓首蛾眉,羅裙飄逸,外秀內慧,令遊人駐足留戀。昭君的美貌,自古妙詩萬千—“娥眉絕世不可尋”,“王嬙豔色奪天仙”,蘇東坡稱其“豔色照江水”……昭君村畫山繡水,使其故鄉姑娘們都有一副天生姿色,因而又有“昭君故裏美人窩”之譽。昭君人美,緣於“香溪孕秀”。香溪位於長江兵書寶劍峽口,源於神祕的神農架峽谷。草木知情,山水有意,人不美才怪呢!

展开全文

至於昭君如何被選入宮,以往杜撰的故事未免有失偏頗。昭君出塞的動機,更是歷來爲人爭議。有的說:昭君自請出塞,乃“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有的說她出塞是要衝破“牢籠”,爭取自由,是對封建專制的挑战和抗議;更有認爲,昭君出塞是由於漢朝沒有力量抵御匈奴入侵,因而讓一個女子遠嫁求和,是民族的屈辱……昭君出塞之舉該如何評說?

歷史上出塞和親的女子屢見不鮮,僅西漢王朝遣送公主出塞就不下五六次,但爲何只剩昭君獨留芳名,使古今之人虔誠憑吊?結論是:昭君的出塞之舉與民族命運緊密相連。歷史作證,昭君的背景是:從漢高祖劉邦立國到昭君的170年間,漢匈之間多爲战爭,少有和平相處的日子。長期的战爭使匈漢雙方國力大損,雙方百姓渴望和平,彼此元首也求互通友好。正是爲了結束战爭,和親安邦,昭君出塞才顯得不同凡響。“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劍戟盡歸田,牛羊繞塞多。”“是時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幹戈之役。”這些史詩真實反映了和親後漢匈的繁榮升平景象。勞動人民也出面作證。眼前的這尊昭君塑像,就是由她婆家內蒙古人精心設計,特意制作,從千裏塞外運到興山的。

“馬上琵琶不復哀”。消化有關歷史資料後,我掩卷沉思:平日愛唱的粵曲《昭君出塞》,悲而不壯,壯少悲多,並沒有真實地反映歷史的本來面目。以後怎么唱呢?

[何銀華 ,中國當代作家,現任湛江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原《湛江日報》副總編兼《湛江晚報》總編。著有《在雷州這片土地》《筆蹤集》《旅蹤》《何銀華文集》等]



標題:楚天紀遊之二: 訪昭君故裏 /何銀華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01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