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熱”到觀展寸步難行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11 08:54:53 熱度:8

導讀: 暑假期間,深圳博物館的觀衆達130萬人次。 這個暑期,持續高漲的“博物館熱”席卷全國,不少人“爲了一座館,奔赴一座城”。在线旅遊平台數據顯示,2024年暑期國內博物館觀衆數量同比呈現兩位數增長,博物...

暑假期間,深圳博物館的觀衆達130萬人次。

這個暑期,持續高漲的“博物館熱”席卷全國,不少人“爲了一座館,奔赴一座城”。在线旅遊平台數據顯示,2024年暑期國內博物館觀衆數量同比呈現兩位數增長,博物館門票預訂量躍居所有景區排行第一,7月以來“博物館”搜索熱度環比增長61%。

“博物館熱”背後,也與博物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我國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並出台了諸多政策給予博物館大力支持。近年,國內博物館無論是建設、展覽、活動,還是策展理念、科技手段、服務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升,提供給公衆更豐富、更多樣化的參觀體驗。在互聯網平台的有效傳播下,熱門博物館和文物頻頻出圈,吸引了更多年輕群體尤其是青少年觀衆走進博物館,掀起暑期“研學熱”。“博物館熱”,既是機遇,也是挑战。它揭示了公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強烈需求,也對博物館提出了許多值得探索的課題。

熱度

持續开放60天不閉館 每日开放時間近12小時

9月5日,深圳博物館舉辦媒體座談會,深圳博物館副館長杜鵑介紹,深圳博物館面對爆發式增長的客流量,克服萬難,進入“超長待機”模式,持續开放60天不閉館,每日开放時間近12小時,爲觀衆提供夜間、免預約、周一不閉館等服務,整個暑期累計接待觀衆總數達到130萬人次。

深圳博物館金田路館(歷史民俗)、同心路館(古代藝術)自今年7月12日至9月1日實行延時免預約开放,連續延時开放52天,每日开放時間調整爲9時至20時(延長3小時),周一(原閉館日)也調整爲正常开放。2個場館各增加延時开放212小時,以开館8小時/天標准計,相當於2個場館各增加26.5個开館日,开放時間同比增加約59%。深圳改革开放展覽館、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开放時間維持原10時至18時。

深圳博物館4個場館暑期實行延時开放和免預約參觀,客流量持續攀升,累計接待觀衆超129萬人次,對比去年同期68萬人次,同比增90.6%。

其中,參觀最熱門的金田路館(歷史民俗)接待觀衆超78萬人次,同比增加115.2%。周一至周三觀衆人數與場館日均限流量基本持平,周四周五觀衆人數平均約12000人/天,達到場館日均限流量的120%,周六周日觀衆人數約平均25000人/天,達到場館日均限流量的250%。參觀高峰期多集中在10時30分至12時、14時30分至16時30分時段,場館內保持4000人同時在館,入場觀衆排隊從展樓入口沿福中三路北側、金田路西側,直至福中路與金田路交界處,排隊入館約需1小時以上。

展开全文

同心路館(古代藝術)周一至周五觀衆人數變化不明顯,周末觀衆人數增加約20%,高峰期排隊隊伍亦有數十米,但通過增派值守人員基本可確保开放服務平穩有序。

深圳改革开放展覽館和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2處場館,取消預約參觀限制前後,到館觀衆人數變化不明顯。

困境

場館承載空間有限 展櫃玻璃布滿指紋

這個暑期的博物館“熱”,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缺憾,龐大的客流量給場館運營帶來了不少壓力。如場館承載壓力、設備設施壓力、參觀環境壓力等。

因場館承載空間有限,高峰期客流量和人員密集度持續超飽和,存在擁堵、爭執推搡、丟失兒童等安全隱患,且較難滿足觀衆在觀展舒適度和體驗感方面的高需求。設施設備老舊且終日超負荷運轉,發生諸多故障,包括電梯運行過久導致停運死機、衛生間因使用人數過量導致排污管堵塞、展廳護欄損壞、展廳邊條脫落、空調停機等。

解除預約限制後,高峰期大量人流導致展廳擁堵,觀衆觀展寸步難行。除了觀展觀衆,也有不少觀衆將博物館當做納涼玩樂之地,展廳內出現諸多不文明現象。如:打牌下棋、隨意飲食、席地而坐、亂丟垃圾、追跑打鬧等。展廳垃圾量急劇增長,展櫃玻璃上布滿了指紋。同時,工作人員數量難以匹配龐大的觀衆數量,難以及時制止和有效管理。

深圳博物館館長黃琛表示,“整個暑期,其實不僅僅深圳博物館,應該說全國大概有100家左右的博物館都面臨着類似人員多到爆棚的現象,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博物館依然採取預約和限流方式。深圳因爲本身優質的文化資源比較少,政府希望能夠接待更多的觀衆,所以我們大膽地嘗試用取消預約、延時开放的方式來服務觀衆。”

反思

“不是說博物館來的人多了,就證明城市進步了”

但黃琛表示,從數據上看,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問題。“在現有的場地設施條件下,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服務呢?這其實需要我們重新來研判的。在之後的十一‘黃金周’、春節‘黃金周’,都可能會遇到暑期同樣的問題。博物館考慮的是最主要的是文物安全與觀衆的秩序安全。觀衆爲什么要進入博物館?那肯定是來看展覽的,更多的目的是學習,提高個人的修養、藝術修養、文化修養。但如果這么大的人流量,我想這個目的很難實現。暑期裏面,我們接到很多觀衆反饋的意見建議,包括投訴,其實很多是跟流量大有關,觀衆不能夠很好地看到,也聽不到講解”。

“我們想形成一種討論——作爲社會公衆來講,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心態、什么樣的舉止進入博物館?在面對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我們的行爲舉止、心理狀態應該是什么?我覺得這些都是一個社會、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不是簡單地說博物館來的人多了,就證明這個城市進步了、文明了。其實你到這裏來做什么?獲得了什么?你的行爲,你的思考是什么?才是這個城市文明的標志。我們只是萬裏長徵走出了第一步,讓更多的人走進了博物館。但是他並沒有獲得真正想要獲得的價值。”

黃琛表示,深圳目前有衆多博物館在建設中,如在坪山建的10萬㎡深圳自然博物館,在前海建的一個12.6萬㎡的前海博物館,在香蜜湖建的一個將近15萬㎡的深圳博物館新館。另外各個區也都有博物館建設任務,未來3至5年,深圳將會增加將近100萬㎡的博物館空間,這么多的博物館空間怎么樣來運營?其實也是需要人們展开廣泛討論,爲深圳的博物館行業把脈問診,能夠爲深圳博物館業的高質量發展謀劃出一些新的方式方法。

數據

提供講解服務5055場次

南都記者了解到,深圳博物館這個暑期共展出18個高質量展覽。在更新優化9個常設展覽的基礎上,全新推出“契齋藏印——深圳博物館藏商承祚捐贈印章展”“深圳歷史中的墟”兩個常設展覽。精心打造“熊貓時代——揭祕大熊貓的前世今生”“千乘之國——战國時代的中山國”“坐臥安寢——深圳博物館藏牀榻精品展”“藝‘述’深圳”等主題臨展,涵蓋自然科學、古代文化、歷史民俗、改革开放等多類型主題,廣受好評。

同時策劃开展58場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活動。配合展覽創新推出“穿越熊貓時代”工作坊、拓印體驗、尋寶研學、學術講座等各類活動,吸引了2700多名觀衆參與。提供講解服務5055場次,含團體接待600多場、定點講解4000多場。其中,志愿者講解在本次暑期开放服務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流動的“紅馬甲”爲博物館增添了社會溫度和力量。  

採寫:南都記者 謝湘南 受訪單位供圖



標題:博物館“熱”到觀展寸步難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696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