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多少山?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06 08:54:40 熱度:8

導讀: MOUNTAIN 上周末,《悟空一鬧,平頂山這座山藏不住了》一文發布後,魯山姜道山迅速成爲鷹城網友的熱議對象,還有粉絲意猶未盡,喊話小編想看平頂山的群山合集。 這座私藏寶藏小山終於發出來了 白龜湖北...

MOUNTAIN

上周末,《悟空一鬧,平頂山這座山藏不住了》一文發布後,魯山姜道山迅速成爲鷹城網友的熱議對象,還有粉絲意猶未盡,喊話小編想看平頂山的群山合集。

這座私藏寶藏小山終於發出來了

白龜湖北岸看到的就是這座山

神似嵖岈山

我外婆家附近的山

姜道山怎么導航啊

要門票嗎

不要,這地方挺不錯的

展开全文

這不,

小編今天安排上啦,

話不多說,

一起來看看吧!

平頂山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東接黃淮平原,因市區建在“山頂平坦如削”的平頂山下而得名,是新中國第一個自行勘探、設計的特大型煤炭基地,素有“中原煤倉”之稱,如今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打开衛星地圖搜索,你會發現,平頂山市區北部分布着一系列高低起伏的山,大香山、大龍山、擂鼓台、落鳧山、平頂山、馬棚山、金牛山等自西向東,猶如一條屏障護衛着美麗的平頂山市。這裏不僅自然資源豐富,更有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說故事。

1

大香山上有古寺

大香山是觀音文化聖地,漢傳觀音祖庭。大香山原名火珠山,東有大龍山,西有小龍山,從整體上看,呈二龍戲珠之勢。東漢靈帝光和三年(180年),來華傳教的印度貴霜王朝僧人支法度巡遊到此,流連忘返,於次年在這裏建起了“香山精舍”,坐禪修道,改火珠山爲香山。汝河藩其北,沙河繞其南,香山寺就坐落於大香山之頂。

俯瞰香山寺

據有關學者考證,這裏的香山寺初建於東漢時期,距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全國60余座香山寺中,它的地位最爲重要,因爲這裏是佛教漢化觀世音菩薩的證道之地。廣爲流傳的“真香山,假龍門”“南普陀,北香山”中的香山說的就是這裏。傳說觀世音菩薩出生在寶豐父城,出家於白雀寺、成道於香山寺、傳道於普陀山。

香山寺近景

據《寶豐縣志》《汝州志》和“蔡京碑”記載:三皇姑妙善就是在這裏修成正果,成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這裏是“菩薩成道之地”。星雲法師爲香山寺親筆題寫了“觀音祖庭”“大香山”。

相傳春秋時期,楚莊王有三個女兒,三公主叫妙善。妙善公主出生時大地震動,有五彩祥雲遮體,老百姓都說是聖人出世。三公主幼年就喜愛佛法,不慕榮華,被人稱爲三皇姑。

長大後,楚莊王逼妙善成家,三皇姑不從。莊王就命白雀寺慧真師父將她帶到寺院受苦,希望打消她出家的念頭。誰知修行更讓三皇姑一心向佛,莊王一氣之下燒了白雀寺,並將僧衆趕盡殺絕。王後得知後哭得死去活來,其實此時三皇姑已被救出,藏在香山。

後來楚莊王得了怪病,痛苦不堪,奄奄一息之時,三皇姑挖下自己的雙眼並砍下手臂,制成藥丸救活父親。莊王對女兒的孝心非常感動,就在香山給女兒建了一座寺院,並讓工匠給三皇姑塑像。工匠問塑成什么樣子?國王說“全手全眼”。工匠誤聽爲“千手千眼”,塑成了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如今,巍然屹立的香山觀音大士塔仍在默默向人們講述着古老的傳說。

傳說雖然有點離奇,但這裏確有一鎮寺之寶。在觀音大士塔下的券洞內,立着一通千年古碑,這便是聞名遐邇的“香山大悲菩薩傳碑”,又稱“蔡京碑”,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獻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是漢化觀音本生故事的源頭。

“蔡京碑”由唐代高僧道宣口授,弟子義常記述,北宋通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汝州知州蔣之奇撰文,翰林院大學士知制兼侍讀蔡京書丹。全碑通體楷書,碑文50行,滿行91字,共4280字。該碑是目前唯一能夠見到的蔡京這一時期的書法作品,又是楷書,所以彌足珍貴。蔡京書法初師蔡襄、徐季海,後改學沈傳師,又學“二王”,博採衆長,自成一體,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爲海內所推崇。

2

大龍山上有道觀

大香山是一座圓圓的山丘,西有小龍山。小龍山尾西首東,尾低首高。東有大龍山,大龍山首西尾東,龍首高昂,氣勢磅礴。

《香山大悲菩薩傳碑》記載,妙善問山神曰:“此名何山?”山神曰:“龍山也,龍居此山,故以名之……此去西岺若何?曰:龍亦所居,是故謂之小龍山。”

大龍山東連擂鼓台,主峰海拔464.3米,山體南北長4.5公裏,東西寬3公裏,呈西北東南走向,蜿蜒若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聖物,人因龍而興,地因龍而著。古代中國有四大龍山,即湖北江陵龍山、河南平頂山龍山、遼寧朝陽龍山、山西渾源龍山。《辭海》上的這個排序是以文獻先後爲序,若按得名之由來說,平頂山龍山應排在第一位。因爲此山之得名,另一種說法是上古豢龍氏居於此,在這裏養龍,其南邊還有豢龍城。

相傳劉姓始祖劉累奉旨在此豢養兩條龍,因一龍驟然死掉,恐聖上降罪而攜家遠徙魯山邱公城,龍山積聚乾坤龍氣肇始此緣。東西南北中之“青白赤黑黃”五龍慕名而至,讓龍山更添靈威。

大龍山爲道教聖地,山頂有石城一座,內建道教宮觀玄武廟,也就是常說的龍山廟。據記載,這座玄武廟始建於東漢,至唐宋兩代規模甚盛,明清時重修,遠近知名。

《大龍山五龍廟碑記》記載:每歲二月二龍擡頭之日獻戲三天,香客來自晉冀魯皖鄂陝,近邑百姓更歡。是年香客潮湧療疾聖水爭灌,部隊設崗限止香客接續不斷。虔誠仰靈光,拜祭食盈潭,龍王降恩澤,萬家沐康年。

3

擂鼓台上战鼓響

擂鼓台,海拔505米,是平頂山市區北部的第一高山,西接大龍山,東鄰落鳧山,西南有兩小山,一個叫豎旗山,一個叫點將台。關於擂鼓台,有兩個不同版本的傳說。

其一,還是和楚莊王有關。楚莊王即位後,革除弊政,勵精圖治,經過3年准備,決心洗卻先祖“城濮之战”之辱,籌謀北伐中原。

公元前610年,楚莊王率大軍出方城渡沙河,駐守大龍山,尋機與晉決战。晉鄭聯軍殺氣騰騰撲來,欲將楚軍圍殲。

楚莊王派細作連夜渡河,令沙河沿岸軍民高舉火把,吸引晉鄭聯軍。晉鄭聯軍心生恐懼,不战自亂。莊王見战機成熟,親自在山上擂鼓助威,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楚軍吶喊着衝下山去,殺入敵陣,晉鄭聯軍大敗而去。

爲紀念楚莊王和楚軍的英勇無懼,後人就把大龍山上的這個山頭稱爲擂鼓台,並沿用至今。

位於擂鼓台山上的平安禪寺

在战火硝煙中,三公主在山上紅石寨中降生,莊王驚喜異常,賜名妙善。後人爲紀念觀世音菩薩在此平安誕生,把紅石寨改名爲平安寨。

在擂鼓台的陡峭北坡上,有一塊兩米多高的紅色巨石,猶如一把座椅,據說這就是楚莊王的“金交椅”。人們在山寨內建觀音殿供奉妙善公主,香火旺盛。漢朝時,佛教傳入我國,僧人在此山寨內建立寺院,起名“平安禪寺”。

擂鼓台頂上有一塊平地,這是當年楚莊王的“回耬地”,傳說當年士兵在這裏無意間落下幾顆糧食,轉眼就見莊稼生長並成熟。楚莊王大喜,命士兵耕種,軍糧問題就此解決。從整體上看,擂鼓台如一頭伏獅,東西兩側各有一眼泉水,稱之爲“東獅奶泉”與“西獅奶泉”。兩眼泉水的中間向北不遠處,還有一眼較大的泉水“涼水泉”,可惜現在水流很小,有時甚至不見流水。

其二,與劉邦有關。相傳楚漢爭霸,劉邦在此練兵,借鼓發號施令,嫌鼓聲不亮,不禁仰天長嘆。當夜,玉皇大帝就派神仙從天宮搬下一面鼓,放在練兵場上。第二天早上,劉邦看見後大喜:“此乃天助我也!”爲安放大鼓,他命士兵們鏟平錐形山頂做神鼓底座。於是,人們就稱放置大鼓的山頭爲擂鼓台。

美好的傳說隨着歷史的車輪湮沒在山間的蒿草中。1955年11月,开山的炮聲驚醒了沉睡千年的擂鼓台,一群建設者從四面八方湧來,在怪石嶙峋的山坡上搭起帳篷。3年多後,在我國煤炭行業赫赫有名的擂鼓台礦建成,後幾經發展技改,成爲中國平煤神馬四礦。

如今,在藍天白雲下,四礦礦區花團錦簇,煤倉林立,擂響了二次創業的战鼓,攀登新的高峰。(杜光松/文 禹舸 張鵬 田秀忠/圖)

只有三座山?

NONONO!

關注“悅讀平頂山”,

下期更精彩~

監審:王冬梅

審核:董佳理

責編:朱碧瓊



標題:平頂山,多少山?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596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